APP下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8-02-16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核心价值观

陈 露

摘    要: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党和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健康成长成才发挥着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高校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塑造、品牌活动打造、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构造,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努力营造学生成长成长的新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教学思考

党的十八大提出高度凝练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年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2017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高校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在推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校园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塑造、品牌活动打造、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构造,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以精神塑造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思想深处。

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在当前国家经济体制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取向趋于多元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影响,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时代性与导向性的价值观念加以引导。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理想信念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学校应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校园文化建设最首要、最核心的位置,通过主题班会、党课、知竞赛、主题演讲等形式,向广大学生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让党的先进思想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思想认识,使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化思想认识,从而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境界,让他们自觉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价值准则,自觉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规范,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

二、以行为活动为载体,打造融入社会主心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培育和践行的动态行为过程。要实现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应精心策划、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形成精品校园行为文化,以此带动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践于行。可通过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校园科技、学术、文体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环节,让青年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服务同学、服务学校的意识得到增强;主动联系校外资源,通过打造校外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 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增长才干,在社会大课堂中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实践中关注民生、熏陶思想,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道德境界。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精品行为文化,让学生得到锻炼、强化意识,提升素质,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树立正确主流的社会观与价值观,并将内在价值观念轉化为外在的实际行动。

注重树立模范典型。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拔培养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激励他们在学风、班风、校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热心为同学服务,切实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意树立导向,通过选拔出身贫寒但积极向上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表彰身残志坚的先进事迹、提倡勤工助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做法,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模范以自己的行为影响为广大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带动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三、以环境建设为途径,建设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的校园文化景观。

校园里的空间布置、内部结构、各类建筑都是有形的校园文化形式,承载着一所学校的精神、品格和灵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还要注重在物质层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方方面面。科学规划学校各类标志性建筑如图书馆、主题教学楼、校史馆及校园景观如凉亭、人工湖等的建设,赋予其特定的学校办学文化、办学精神的内涵,使校本特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打造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教学楼(区)、实训楼(区),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拓展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内涵,提升校园建筑景观的文化品位。注意保护老校区人文景观符号,如中大的陈寅恪故居、马丁堂、怀士堂,华工的凤山雅筑、百步梯,华农的红满堂、校史馆和丁颖教授纪念馆等,做好日常维护,强化其人文特色,使其成为一所学校的文化标志。

重视校园建筑与景观文化的宣传,充分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和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作用,着力做好办学精神、建筑景观设计理念、命名内涵等内容的宣传,使校园文化精神能随时映入学生眼帘,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思想,使各类媒体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

四、以制度规范为保障,春风化雨使核心价值观内容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

规章制度是高校办学治校的保障,也是引导规范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原则要求,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依法治校、依规办事,有效践行校园规章制度,学生的规则意识便会得到强化,对规章制度的价值认可度则高。因此,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制度建设,把核心价值观规范层面的内容转化为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将其贯穿于学生管理过程当中。

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分门别类建设各项管理制度,经常性梳理、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各类业务流程,将学校发展战略、治学理念、管理要求融入学校治理、制度规范和业务流程中,建立一套简明、有效、科学的学校制度体系。在执行具体工作过程中,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要求,照章办事、奖罚分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使核心价值观成为维系学校内部管理和运行的精神纽带,引导学生自觉将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主动作为。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进行探索、总结与创新。高校要始终保持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足点,肩负起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使命。只有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和精神锤炼,用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活动,美化、完善校园建筑景观、人文景观建设,健全校园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思想过硬、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全面发展、踏实能干的优秀学习,这样他们未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之后,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献:

[1]沈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7(1):77-80.

[2]杜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世纪桥,2018(7):42-43.

[3]郝连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79-80.

[4]周萍.社主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8(8):128-132.

[5]刘惠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交际,2017(21):112-113.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核心价值观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