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16陈丽花
陈丽花
【摘 要】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推崇和广泛应用。初中语文教学同样如此,教师要学会合理地运用提问方法,尤其是有效提问,通过精巧的提问设置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将重点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及如何将有效提问应用于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课堂要关注师生间的密切合作与配合,真正将课堂教学变成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活动。其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则是课堂学习和探究的主体。教师引导者作用的发挥,更多是通过课堂设疑的方式,所以课堂提问关乎语文教学的开展及教学的成败。为最大化发挥有效提问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突破语文学习的重难点,提高语文素质,教师就要将有效提问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对提问方案进行优化改进。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
有效提问是一门艺术,讲求方式方法和原则,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才能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打下基础,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确保提问效果,增强提问有效性,必须注意遵循以下几项重要准则:第一,新颖性。这一原则要求课堂提问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带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将学生代入特定情境,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假如提出的问题不够有吸引力,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或提出的问题老套,不具备创新性,均会使提问丧失价值。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新颖性这一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第二,有效性。需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这一主体开展问题设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困难和在探讨中涉及到的有意义的问题为问题设计的出发点,保证问题设计得更为有效。与此同时,要掌握好提问时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问题的有效度得以提升。第三,针对性。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确保问题严谨,在设置好问题后,需对其进行反复深入的思考,以便保证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并领会问题实质,深化学生对问题内涵的思考,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丧失思考动力。第四,适宜性。教师一定要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过于简单和过难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习兴趣。
二、有效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思考兴趣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最为明显的功能是学情检查。学生的能力层次及思维习惯不同,那么学生对于问题的解答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想要让学生投入到问题思考当中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学生对思考题有兴趣。因此,有效提问的前提条件是提出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假如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就不能够准确抓住问题的核心,既影响到回答问题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热情。为了保证提问有效和有趣,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挖掘,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便以此为依据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置问题,将学生带入到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例如,在教学《故乡》时,教师可以用趣味性的问题导入课程将学生带入到本课的情境当中:你们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怎样的情感?你们是否可以对作者的思乡之情感同身受?你覺得自己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哪些让你感叹之事?这样的问题生动有趣,结合教材内容主题紧密相关,还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可以将学生顺利的带入到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鲁迅作品和情感主题的掌握水平。
(二)曲直结合,有效变换提问角度
教师之所以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想要探究有效提问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不单单只是想让学生掌握知识,更为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开发以及锻炼。这就给有效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需要教师在提问时变换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思考,将曲问、直问整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诱发学生思维发散,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而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主动的从不同角度提问,用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现状。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当学生学习到本文的主旨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表达作者渴望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思想和愿望。为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教师可以换一种提问角度:你是否愿意过作者描绘的自由生活?这样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探讨兴趣,也会让学生在探讨当中认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态度,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肯定学生思维发散,使得学生可以在提问和回答时受到鼓舞。
(三)把握时机,提高学生思维动力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究,注意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要确保课堂提问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相适应,增强学生活跃思维的动力,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设置的问题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同时还要选准机会在学生可以引发深刻思考的位置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化的发挥问题价值,同时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例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刻感知浓浓的父爱之情。在全文当中能够集中反映父爱情感的是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个部分,于是教师要把这部分的教学作为重要的提问时机,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来体会浓浓的父爱之情。如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设置这样的问题:在这段话当中,有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于父亲的感情?从父亲的一系列动作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又是怎样认识父爱之情的?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对这部分重点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通过感知父亲艰难的举动来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爱的深刻感受。
(四)以生为本,合理把控提问难度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有效提问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进行,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层次,考虑到学生学习技巧不足和思维不够深入的特征,把控好提问的难度,以免问题难度过大或过小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降低课堂提问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提问时逐层深入,也就是先为学生提出简单浅显的问题,之后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逐层递进的过程当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思考。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以逐层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的身份是什么?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对孔乙己的为人进行描述和表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对上一个问题的拓展,所以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发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深层次研究与思考,进而顺利的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提高整体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堂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宝贵的教学工具,通过对课堂提问方法进行合理利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有效性。为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打下基础。为了更好的将有效提问应用于语文课堂,打造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注意在提问时创设情境,把握时机,曲直结合和以生为本,用难度适宜,内容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完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