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傣族特色菜肴
2018-02-16唐川惠
◎ 唐川惠
(云南省德宏职业学院,云南 芒市 678400)
傣族是一个居住在亚热带地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饮食文化的民族。傣族菜肴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改革开放后,傣族走向全国,全国开始了解傣族。傣族菜肴也开始崭露头角,令游客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傣族居住地区的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为傣族菜肴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傣族菜肴总的特色是一酸二辣三苦:酸,爽口而利于消化;辣,有调节胃口驱风除湿之功效;苦,则有清热解毒,使人神清气爽之作用[1-2]。这对于长期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傣族来说,十分有利于满足他们的需要。笔者一直生活在傣族地区,对其特色菜肴有一定的探索。
1 傣族菜肴简介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世居少数民族25个,傣族可谓是其中的一枝独秀。有人曾称赞道:“翠竹风情深,诗情画意浓”,作曲家杨非曾创作一首反映解放后傣族生活及婚姻恋爱的著名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其优美的旋律,深邃的意境使人对傣族及傣族居住地心驰神往。而《月光下的凤尾竹》同样反映了傣家民族的风情,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傣族爱水,其泼水节更是使中外游客陶醉。傣族人民种植水稻、菠萝及其他农作物,德宏遮放贡米更是久负盛名。
傣族喜食酸辣,擅长烧烤,精于凉拌,注重卫生,烹调火候掌握得当,高中低档菜肴成龙配套。傣味菜肴远近闻名,众人皆知,吃傣味已成到德宏、西双版纳旅游者的首选。吃酸,心爽可口,有益消化,消暑解渴。吃辣,可开胃口,增进食欲,预防感冒,追风祛湿。小米辣个小辣烈,辣味独特;“涮涮辣”,为之“魔鬼辣椒”,只要在汤菜中或“撒撇”里涮几下,其辣味突显香味别具一格。吃苦,是傣味的另一特色。由于傣家聚居地常年气温较高,易上火,吃一点苦味,清热解毒,神清气爽。苦味以德宏“撒撇”为代表。“撒撇”用牛苦肠熬成汁,拌上剁细的生肉(依食者喜好也可以将肉末炒熟)、韭菜等,将米线及牛肉片、烤牛肝片、生蔬菜等蘸着吃,风味独特,清热祛火,食之难忘[3]。
历史上,傣族姑娘到集市卖黄焖鸡招亲,更富于浪漫特色。傣家小卜少面对不中意的买家,就加倍要价,如遇中意的人,则会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身旁。小卜冒说:“阿妹呀阿妹,你炖的鸡肉怎么这样香啊?放的是凤凰山上的青辣椒,孔雀湖里的盐巴,芳香园里的香茅草吧?是不是有贵客先来订做的?”若姑娘笑着说:“阿哥呀阿哥,我做的鸡肉没有人来订做。我放的是普普通通的香茅草,一般的辣椒和盐巴。我要让有心的人来吃。阿哥如果不嫌弃,就坐下来尝尝吧!”小伙子如有意就一定会说:“我们傣家有句俗话说‘一起抬才轻,一起吃才香。’我们一起吃吧!不然再好的鸡也没味道。”姑娘假装害羞地说:“阿哥呀阿哥,我们傣家常说‘放开吃才香,放开做才利索。’这里人多嘴杂,我们还是把鸡肉抬到林子里吃吧!”于是,一对少男少女抬着鸡肉,拎起凳子,到林子里互诉衷肠。由买卖鸡肉而情定终生,这是怎样洋溢诗情的风俗,怎样充满画意的爱情。只可惜而今这种古老风俗已改变,与傣家渐行渐远。
当一对青年男女举行婚礼之时,亲朋好友相聚一起,吃喝三天。凤尾竹婆娑摇曳,民族风情洋溢诗情画意。
2 傣族特色菜肴的制作
傣族菜肴酸甜苦辣,样样俱全,食之利于身心健康,其独特风味令人永不忘却。傣家菜肴,象征人生五味,饱含哲理,在民族菜肴大家庭中独树一帜。
2.1 牛撒撇——苦味菜肴的代表
牛撒撇为德宏及西双版纳傣族苦菜肴的特色菜,是当地傣族喜吃的风味凉菜,有的甚至直接当主食吃。缅甸傣族同样制作牛撒撇,喜吃牛撒撇。牛撒撒是一种风味独特,清凉爽口的风味凉菜。其使用原料和制作如下。
2.1.1 原料
主料:牛肚300 g、牛里脊肉150 g、牛肝300 g、牛腱子肉300 g。
辅料:米线300 g、苦肠汁300 g、韭菜150 g、香柳50 g、刺芫荽50 g、莲花白200 g、茼蒿200 g。
调料:辣椒面、食盐、味精、小米辣各适量,涮涮辣1个。
2.1.2 制作过程
将苦肠汁在锅中文火焙干熬出香味,加入冷水煮沸,用纱布过滤冷却后待用。将牛里脊抽掉筋丝剁细或捶烂,与切细并挤干水分的韭菜一道揉匀,再加入切细的香柳、刺芫荽、食盐、味精和辣椒面揉拌成团状,接着再加入冷却了的苦肠水、食盐、味精和切碎的小米辣调拌均匀,若辣味不够,再用涮涮辣涮几下。米线烫熟放入凉开水里再捞出滤去水分后放在盘底,上面将切成片状焯水后的毛肚、牛腱子肉,将烤熟的牛肝切片和切成片状的生莲花白及生茼蒿拼成什锦图即成。吃时,将盘中的食品置入调配好的苦水混合物中便可食用[4]。
成菜特点:口感苦带回甜、鲜香可口,享有苦甜醉仙的别称。
食用功效与营养价值:撒撇清热润肺、消炎止咳、开胃健脾,香柳不但使其香味独特,对肠胃炎亦有明显疗效。撒撇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撒撇是傣家传统的特色菜肴,家家户户无论什么席面都缺少不了,深受傣族同胞喜爱,也是傣家宴客的必备菜肴。
2.2 酸笋煮鸡——酸味菜肴代表
傣族喜酸,酸笋煮鸡酸香可口,诱人食欲,令人胃口顿开,是酸味菜肴代表。其使用原料和制作如下。
2.2.1 原料
主料:壮鸡1500 g。
辅料:酸竹笋300g、西红柿300 g。
调料:食盐、味精、大蒜、荆芥、芫荽、小米辣各适量。
2.2.2 制作过程
将鸡去毛后用火焰烧除绒毛,反复洗净,除去血水,砍成4 cm×4 cm的块状备用。酸笋洗去异味,入锅加水煮熟,或将酸笋在锅中焙去一些水分再加热水煮熟后,再放入鸡肉煮沸,又加西红柿和食盐,待鸡肉煮至入味刚脱骨即可。食用时可用大蒜、小米辣或干烧小米辣、荆芥混合捣细,辅以鸡汤和味精做成蘸水。
成菜特点:酸辣可口,汤色橙黄,风味独特,诱人食欲。
食用功效与营养价值:开胃健脾,粗纤维含量丰富,有效促进肠胃蠕动,含有蛋白质、钙、铁等营养元素。
酸笋鸡味鲜爽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傣族菜肴之佳品。但是,因酸笋中含有植酸、鞣酸,胃溃疡患者慎用。
2.3 风味独特——火烧猪,食之香甜久难忘
火烧猪,又叫草烧、小烧。选用15~30 kg生猪。其味香甜可口,鲜嫩无比。是傣家上等菜肴,与西北烤全羊相似。其使用原料和制作如下。
2.3.1 原料
主料:小仔猪一头,约15 kg。
辅料:干芭蕉叶、藿香叶、缅桃叶、香茅草、砂仁叶、野香菜。
调料:树番茄、芫荽、小米辣、鱼腥草、米醋、傣族腌菜膏、食盐、味精各适量。
2.3.2 制作过程
用来作火烧猪的主料,傣家人都是用青饲料自养的重15~20 kg的小猪。宰杀、刮毛、开膛、去内脏后,将新鲜竹竿(一端削成签),自肛门穿至猪嘴,两端留出尺余长,再将干芭蕉叶、藿香叶、缅桃叶、香茅草、砂仁叶和野香菜等塞满腹腔并缝合,便可架于火烧。烧时要边烧边翻动,至表皮成金黄色略带糊状时,用尖硬物戳些小口子,当体内的油渗出时,再用与水调合成泥状的稻草灰敷上。整猪烧好后,用浸湿的干稻草捂严捂实,再以烫火灰、火炭覆盖,待表皮柔软后,再将其洗净切片装盘即成。食用时,用树番茄、芫荽、小米辣、鱼腥草、切细剁碎后加入米醋或傣族腌菜膏、食盐、味精兑成蘸水。
成菜特点:鲜嫩可口、油而不腻、口味酸辣清香。
营养价值:火烧猪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特别提示:所选之猪须经过检疫,烤熟后方可食用。
2.4 其他特色菜肴
除上述的3种典型的傣家菜肴之外,还有常见的傣家酸粑菜、撒达噜等。酸粑菜的主料为人们常见的新鲜青菜,其酸味的添加有用水腌菜水的,有用西红柿的,有用树番茄的,有用鲜羊奶果的等。做法多样,各具特色,但都离不开酸和粑,让食者感觉清爽可口。
3 结语
改革开放后,傣家菜肴已冲出云南,渐渐走向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傣味酸辣苦别具一格,自成体系。推广傣家菜肴,必将让人们对舌尖上的德宏、西双版纳心驰神往,必将丰富饮食文化,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