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爆发性犊牛腹泻的诊治
2018-02-16,,
,,
(1.第二师29团兽医二站,新疆 铁门关 841005;2.第二师畜牧兽医站,新疆 铁门关 841005)
0 引言
犊牛腹泻是造成犊牛死亡和生长发育不良的主要疾病之一,以1月龄以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1]。2018年2月,某奶牛场7~30日龄犊牛暴发了以急性肠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牛场兽医采用大量抗菌药治疗后病情未有效控制后,到站诊治,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的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很快控制了病情。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由于气温突降,犊牛圈没有及时采取有效保暖措施,在10 d之内,52头犊牛有43头断续发病,其中4头急性死亡。发病前犊牛精神、饮食欲良好,发病后大部分病犊食欲减退,体温升高40℃~41.5℃,突然水样腹泻,腹泻物呈黄色、白色或灰色,部分混有血液或肠黏膜,味腥臭。
2 病理解剖
急性死亡病犊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其他病死犊尸体剖检病理变化也轻重不同。最明显的病理变化在胃肠道,真胃内有凝乳块样物质,有的空虚,胃黏膜充血、水肿、覆有胶状黏液,部分水肿甚至呈厚的折叠状,严重的还有溃疡斑;小肠黏膜有小出血点、充血或出血,部分黏膜上皮脱落。在直肠也可见有同样的变化。有些盲肠局部有坏死病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有的肝脏水肿、肾脏切面有黄色胶样浸润、心肺瘀血呈紫红色。部分心脏壁、膀胱黏膜有小出血点。
3 实验室诊断和结果
采用普通营养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和生化鉴定[2]检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采用西班牙生产的轮状病毒ELISA试剂盒检测发现为阳性。对两种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头孢哌酮、硫酸阿米卡星高敏,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噻呋钠、硫酸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痢菌净、恩诺沙星低敏。
4 治疗
治疗方法:头孢哌酮2 g、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4支(0.2 g/支)、VC 5 mL、止血敏5~10 mL、黄芪多糖注射液10 mL肌肉注射,每头牛2次/d;对脱水牛进行静脉输液500~1 000 mL葡萄糖盐水,200 mL0.5%碳酸氢钠;三磷酸腺苷、辅酶A 、细胞色素C 、VB1、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所有病牛禁奶2~4 d,使用葡萄糖盐水替代灌服。
5 结语
(1)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前期,该牛场曾使用恩诺沙星、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效果较差,使用药敏试验筛选的药物后效果较好。
(2)对于病毒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可使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转移因子,抗病毒注射液,抗病毒中药,干扰素等。临床常用的中草药制剂为板兰根、黄芪多糖注射液、清瘟败毒注射液。
(3)迅速纠正机体脱水和酸碱失衡是保证病犊存活的关键[3]。由于腹泻表现为急性发作,而酸中毒与脱水往往几乎同时发生。腹泻犊牛都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所以适当补液、补充碳酸氢钠可以有效的提高腹泻疗效。对卧地不起酸中毒采用以下方案治疗[4]:在20~30 min内静脉给予等渗盐水,其中加人200 mmoL碳酸氢根(16 g碳酸氢钠)。在接下来的4~6 h内再输3 L含有碳酸氢盐的等渗溶液(大约400 m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