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8-10-25,,,,,
, , , , ,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0 引言
饲料行业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是新型、绿色、无公害生物饲料[1],发酵饲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原料中的多糖、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有机酸、可溶性蛋白等小分子形式,形成有益菌含量高、适口性好的饲料原料[2]。当前发酵饲料在断奶仔猪阶段应用的报道较少,本试验以饲喂发酵饲料为试验组饲粮,同常规饲养的对照组在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上进行对比,旨在为研发安全、高效、环保的发酵饲料并成熟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1)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微生物实验室自制EM菌原液。
(2)市售仔猪专用动物酵素。
1.2 试验动物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种猪场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
1.3 试验基础日粮
对照组饲喂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不同发酵料的基础日粮(不含抗生素)。
1.3.1 EM菌发酵料的制作
饲料底物玉米面、豆粕、麦麸比例为7∶2∶1[2],高压蒸汽灭菌后,置于无菌平口袋内,以1∶10(v/m)比例接种EM菌,水分含量调节为50%,排净空气,扎紧袋口,35℃恒温发酵7 d,中途排气,避免染菌,待有酸香味即可烘干,以2%的比例加入配合饲料中。
1.3.2 仔猪专用动物酵素发酵料的制作
仔猪专用动物酵素与全价配合饲料比例为5‰。从饲料中取出5%的玉米面,按照含水量30%计算用水量,将仔猪专用动物酵素溶于水中,搅匀,并与玉米面混拌,室温放置一晚,待饲料产生特殊的香气,即制作成动物酵素发酵料,与剩余95%饲料拌匀后,即可喂猪。
1.4 试验设计
选取体质健康、体况相近、体重10 kg左右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每吨饲料添加金霉素70 g;试验组1在基础日粮(不含抗生素)的基础上,添加2%EM菌发酵料;试验组2在基础日粮(不含抗生素)的基础上,添加5%动物酵素发酵料。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于2016年12月2日—2017年1月11日在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种猪场进行,试验天数40 d。
表1 基础日粮组成 %
1.5 饲养管理
按猪场常规饲养管理程序进行。预试期9d,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31d。试验组除必要的外部治疗外,不添加任何抗生素。
1.6 测定指标
1.6.1 生长性能指标
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
1.6.2 抗病力指标
腹泻率。
1.7 数据处理
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Duncan氏法多重比较,P <0.05和P<0.01分别为差异显著和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2平均日增重提高了3.76%(P>0.05),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3.34%(P>0.05)。3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1平均日采食量最低,这可能是与自制发酵饲料气味偏酸有关。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料重比降低了13.5%(P<0.05),试验组2料重比降低了8.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试验组2腹泻率差异极显著(P<0.05),试验组1腹泻率降低了64.03%,试验组2腹泻率降低了64.82%。
表2 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本试验采用的发酵剂为自制EM菌和仔猪专用动物酵素。自制EM菌主要成分为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光合细菌。仔猪专用动物酵素是以新鲜蔬菜、水果为原料,经多种益生菌发酵而产生的含有丰富的酶、维生素、矿物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微生物制剂,是由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 6大菌群30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强大的生物功能团,具有很强的发酵力和生理功能[3]。发酵饲料中因含有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好氧代谢促进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使发酵饲料具有酸香味,改善适口性,并可降低肠道pH,提高消化能力。本试验研究结果和前人基本一致,发酵饲料可以提高日增重、显著降低仔猪的料重比和腹泻率,具有降低仔猪断奶应激的优良作用[2]。但试验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有所下降,可能是发酵料在存储过程中,pH值随着时间变化有所下降,发酵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导致适口性下降所致。
4 结语
综合本试验结果可见,发酵饲料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可以用来配制不含抗生素的仔猪全价配合饲料,发酵饲料的合理应用将在健康生猪养殖中发挥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