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长尾鸡种蛋适宜蛋重的研究
2018-10-25,,,,,
, , , , ,
(1.阳原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河北 阳原 075800;2.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河北 宣化 075131)
0 引言
坝上长尾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生长于河北省北部坝上地区,海拔1 000~1 700 m,经长期自然选择而成。具有蛋色深,蛋壳厚,耐粗饲,耐寒,适宜放牧的特点,被《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是地方禽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因为生产性能低下,农户养殖缺乏积极性,再加上外来品种入侵,该品种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1-3]。为提高坝上长尾鸡生产性能,诸多学者开展了研究,取得一定成果[4-5]。本试验根据坝上长尾鸡生物学特性,研究提高其孵化率的适宜蛋重,为发展坝上长尾鸡养殖,提高其繁殖性能提供理论支持。
1 试验材料
1.1 种蛋
坝上长尾鸡种蛋5 000枚,由河北北方学院实验牧场提供。种蛋的储存期在7 d内,严格按照种蛋保存的方法执行,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28 mL+高锰酸钾14 g,密闭熏蒸消毒20 min,控制温度在10℃~18℃ ,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1.2 孵化设备
孵化机和出雏机的容量均为16 800枚,由北京电子机械厂生产。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机的门表温度37.8℃,出雏机的门表温度37.3℃,湿度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出雏机湿度高于孵化机5%~10%。
2 试验方法
所有种蛋称重,并求平均蛋重,以平均蛋重为中心,按照等差数列,随机分为5组,具体如下:Ⅰ组40 g以下;Ⅱ组40.1~43 g; Ⅲ组43.1~46 g;Ⅴ组46.1~49 g;Ⅳ组49.1 g以上。种蛋预热约12 h后,在孵化机内熏蒸消毒后,开始孵化。
3 试验结果
3.1 种蛋在不同孵化期的失重率变化
不同蛋重种蛋在不同孵化期的失重率变化,具体见表1。
表1 种蛋在不同孵化期失重率 %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表1可知,3胚龄、6胚龄、9胚龄、12胚龄,Ⅰ组种蛋失重率最大,显著高于Ⅴ组(p<0.05),和Ⅱ组、Ⅲ组、Ⅳ组的失重率相比,彼此间差异不显著(p>0.05);15胚龄、18胚龄,Ⅰ组失重率高于Ⅳ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和Ⅳ组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5),Ⅳ组失重率最低,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说明种蛋太小或太大,失重率均大,而种蛋过小的失重率比种蛋过大的失重率要高。失重率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增大。
3.2 坝上长尾鸡种蛋孵化率变化
蛋重对坝上长尾鸡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具体见表2。
由表2可知,各组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蛋孵化率Ⅲ组最高,为90.28%,和Ⅱ组、Ⅴ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Ⅰ组孵化率最低,其次是Ⅳ组,Ⅰ组和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低于Ⅱ组和Ⅴ组(p<0.05),表明蛋重小的种蛋比蛋重大的种蛋孵化率低。
表2 对孵化率的影响 g、%
注:同行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4 分析与结论
本研究表明,蛋重太大或太小,胚蛋在整个孵化过程种失重大,孵化率均降低,可能是因为种蛋太大,蛋白含量多,孵化后期产热过多,雏鸡容易蒙死在壳内,种蛋太小,蛋白含量少,雏鸡缺乏所需营养而导致破壳困难,这和大多数人研究结果一致[6-8]。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否是因为太大或太小的种蛋水分含量高,这需要试验进一步验证。
坝上长尾鸡作为冀西北坝上地区的的地方品种,蛋重偏小,明显小于海兰褐、罗曼褐等选育品种鸡的种蛋,蛋黄和蛋白的比例和选育品种鸡也有较大差异。为提高坝上长尾鸡种蛋孵化率,针对其品种特性,对影响孵化率的其他孵化条件进行详细的研究,以提高坝上长尾鸡繁殖性能,扩大饲养量。坝上长尾鸡种蛋适宜的蛋重40.1~4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