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主要传染病的防治策略
2018-02-16
(重庆市荣昌区远觉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荣昌 402482)
1 猪传染病概述
猪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传染性病原侵害机体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猪发生传染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接触了带有传染性的病原,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细菌、真菌以及病毒都可能成为病原,引起猪的传染病,而病原的不同,猪在感染之后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所以正确的认识致病的病原,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防治,就能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使猪群远离传染病的侵害,人们的食品卫生也更加安全。
2 猪发生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2.1 饲养管理不合理
很多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不注重猪的管理,对于猪舍的卫生没有做到及时清理与消毒,使猪长年处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此外,部分养殖场过分的关注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致使场内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最终导致猪不能良好健康的成长。
与此同时,在饲养方面,很多小型的养殖场,不愿意加大成本购买专门的猪饲料,认为猪什么食物都能吃,经常将野菜或者人们食用剩下的垃圾直接饲喂给猪,或者将发霉的饲料饲喂给猪,进而大大增加了猪的患病率。
2.2 管理人员专业度有待提高
在现代猪养殖事业中,大多数生产一线的员工都没有经过专业知识的熏陶,不具备专业的养殖技能,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依旧沿用老方法、老经验,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在防疫工作中,经常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判断,导致很多免疫标准达不到合格的标准,最终加剧了猪患病的风险。
2.3 用药制度不严谨
在猪养殖的过程中,难免不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进行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这种方式,虽然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但是长久下来,病原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最终导致病原耐药性越来越强,出现无药可用的现象,而且抗生素治疗也会对猪产品产生一定的质量影响。
3 猪传染病的主要防治策略
3.1 科学化饲养管理
降低猪的患病风险首要条件就是进行科学化的饲养管理,首先在管理方面,保持猪舍内环境的整洁度,及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改善猪舍内的空气质量,严格把控饲养密度,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为猪群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饲养环境,从而降低其患病机率。其次,在饲养方面,应该根据猪群的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时期,配置不同的日粮,根据科学的配比方案,保证日粮能够富含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1],使猪群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具备过硬的抗病能力,进而提升猪群整体的质量。
3.2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随着养殖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规范,传统的“经验化”养殖已经不适应如今的养殖业,所以,为了能够迎合现阶段养殖业的发展,管理人员必须要强化自身的专业水平,将养殖工作做的更加科学合理,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养殖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饲养制度以及管理制度进行工作,对发霉变质的日粮及时清理,时刻关注猪群的整体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此外,养殖场内的兽医团队,也应该聘请专门的医疗人员,从而大大降低了猪群因患病等情况发生死亡的概率,从根本上确保猪群整体的健康状况。
3.3 规范用药
养殖场的用药一定要严格规范,制定相关的制度,在发生猪病的时候,兽医人员一定要经过严密的诊断之后对症下药,相关的治疗人员也一定要按照兽医人员所给出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务必保证用药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而且一定要注意用药的剂量与疗程,按照要求进行药品配置,在治疗期间需要将治疗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包括用药种类、用药剂量、用药方法以及动物用药后的状态,并且严格控制休药期[2]。
4 结语
加强科学化饲养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规范用药等能够有效的预防猪传染病发生的机率,而且只有做好猪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猪群的质量,推动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给人们带来安全健康的肉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