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水肿病的防治

2018-02-16

畜禽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水肿病致病性小猪

(山西省农谷管理委员会, 山西 太谷 030800)

0 引言

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swine,ED)别名肠道毒血症,多发生于断奶后不久的小猪,是一种严重危害仔猪健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1]。在1938年,Shanks[2]最早发现并报道了此病,此后,人们利用病猪肠道内容物的上清液成功复制了该病,在之后的猪水肿病病例中分离得到了溶血性大肠杆菌,经研究证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是引起ED的主要病原菌。ED不仅影响小猪的正常培育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全球的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1 病原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最早被发现是在1885年,属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大小中等约0.5×1~3 μm,依靠自身的鞭毛运动,无芽孢,部分菌株有荚膜。E.coli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 7.2~7.4最佳,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良好,SS选择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呈红色菌落[3]。在E.coli被发现之初,人们认定其为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发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E.coli具有致病性,尤其是对于婴儿和幼畜(禽),可以引起严重的败血症。STEC属于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一种,可产生志贺样毒素(Shiga-like toxin,SLT),是引起猪水肿病的主要病原菌[4]。SLT可以导致Vero细胞的变性、坏死,故又称为Vero毒素,是介导疾病的重要因素。

2 流行病学

我国最早发现并报道ED是在1956年的北京,之后全国各地区陆续有ED的发生和报道。ED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患病小猪和带菌的母猪是ED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易感染断奶后1周左右的仔猪,越是体格健壮、发育较快的小猪越容易发病,发病率在10%~30%,死亡率高达80%~90%[5]。病原菌会通过带菌猪的粪便等排泄物持续向外界排毒,进而污染周围的环境、饲料、水源等,因此,猪场要建立健全消毒机制,确保消毒彻底,减少该病的发生。

3 致病机理

研究表明,在断奶后,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IgA会越来越少,同时营养结构会发生改变,再加上不利的外界因素,如断奶后的应激反应、饲料中蛋白质的比重过高、缺硒、粗纤维的摄入量不足、气候突变等,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断奶仔猪肠道内抵抗细菌定殖的能力明显下降,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环境出现紊乱,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滋生[6]。大量增殖的STEC主要依靠菌毛F18ab粘附在小肠的肠壁上,并与小肠上皮细胞的受体相结合,分泌大量的志贺毒素2型变异体(SLT-IIe),经血液循环后,SLT-IIe与血管内皮细胞(VEC)和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阻碍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变性、坏死,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引起组织渗透压显著升高,大量水分子因此进入组织,导致水肿的发生[7]。

4 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

ED根据临床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急性型多突然发病,迅速死亡,肉眼往往无法观察到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的多为同期猪群中发育较快、较好的仔猪。亚急性型的病猪多表现为食欲减弱甚至废绝,体温无明显变化,四肢无力,尤其是后躯,步态摇摆不稳,共济失调,呈现出盲目向前或是圆圈运动。病猪的脸部、耳、鼻、眼睑、颈部、腹部皮下会出现水肿,指压有窝,耳部水肿最为明显,部分病猪伴随有便秘或腹泻。

对病猪进行解剖,可见腹腔与心包处有大量积液,全身淋巴结出现充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病变最严重[8]。胃壁水肿,且胃内有大量内容物,胃底部黏膜潮红,水肿部位显著增厚,严重者达2~3cm。肾包膜水肿,常有出血性肠炎。

5 诊断

根据ED的流行病学特点、独特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如需进一步确诊,可无菌采集肠道内容物,接种于鉴别培养基,挑取单菌落进行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血清型鉴定,根据结果进行判定。

6 防治

目前,ED尚无十分有效的特异性疗法,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进行治疗,早期颇有成效,往后多无明显效果。随着抗生素不合理的大量使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在决定使用抗生素前,可以先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好的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很多病猪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已经死亡,因此,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在源头上控制该病的发生。

(1)猪场要保证仔猪的生长生活环境,对猪场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保持圈舍清洁且干燥的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2)保证饲料、水源的清洁,饲料配比要全面且合理,提高维生素的含量,避免单一,适时调整饲料的投喂量。

(3)在饲料中添加适宜且适量的抗菌药物来提高断奶仔猪的抵抗力,或者使用促生菌来调节微生态菌群环境,抑制病原菌的定殖从而起到预防ED的效果。

(4)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如需引进外来种猪时,对种猪的来源要调查清楚,不能从疫区或疫区附近引入,要按照正规程序进行隔离检疫,确定无外来病原携带后方可入群。

(5)加强断奶前后的管理工作,要保证仔猪及时喝上初乳,在断奶前,提前在饲料中适当添加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断奶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突然,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

(6)如当地曾有该病的流行,可使用针对该血清型制备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增强仔猪对该病的免疫力。

猜你喜欢

水肿病致病性小猪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三只小猪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