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研究
2018-02-16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0 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 “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校企深度融合培养人才的具体表现。现代学徒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与就业紧密联系,工作岗位的技能训练与学校课堂的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既重视各类知识的学习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也重视专业素养和从业技能的训练,这充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畜牧行业迫切需要大量的“会养能繁、会繁能防、会防能治、会治能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采用现代学徒制实现了“双元育人、交互训教”,更能有针对性地为畜牧业企业培养出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1 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点多、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复杂,不仅需要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更需要师傅带徒弟式的引导、感悟和经验传授,现代畜牧企业专业化分工明确,岗位技能和职责明晰。学校与企业成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依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结合畜牧兽医专业特点,共同制定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与企业岗位密切对接的、能够从事饲料生产与销售、兽药生产与销售、养猪生产、养禽生产、养牛生产、疾病防治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实施双导师、两轮强化专项教学
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技能,对接准确,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选择,确定“养猪导师”、“养禽导师”、“养牛导师”、“宠物导师”等专项指导教师,开展饲养、防治、诊疗技能强化训练,依托合作企业,顶岗实践,提升学生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3 创新“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开发现代学徒制教材
梳理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结合企业岗位需要,融入企业文化、新技术、安全生产等内容,基于生产和管理流程,结合生产项目,创新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适合现代学徒制的特色教材《猪生产与疾病防治》《鸡生产与疾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饲料生产与营销》《兽药生产与营销》。
4 开展畜牧职业素质技能提升训练活动
与企业携手,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以训练营形式为依托,针对目前学生自身及我校教学模式的特点,融合企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每年4~6次灵活的开展专业技能比赛,素质拓展、商务礼仪、沟通技巧、执行力、职场演练、就业指导等素质与技能教育系列活动,旨在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生存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深刻领悟企业文化,掌握营销、管理等知识、能力的实践,不断为行业输送大批量畜牧人才。
5 学生利用假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体验活动
合作企业利用暑假或寒假,选拔少数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20~40人规模的特训营,通过高强度、严格、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采取封闭训练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学员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实际技能,使学员对社会、行业及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逐步适应、适合企业与社会的需求。比如,到合作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参加和观摩企业组织的科技下乡和市场营销活动。
6 共同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实施
校企通力配合确保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对接、两轮实战”“5+1”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完成学生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三段渐进培养。研究建立适应企业需求的柔性教学管理体系,制定并完善适合畜牧兽医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发展定位,确定适合学生自身的企业实习岗位,在有授徒经历的企业技术专家或技术人才担任的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企业培训,培养学生“学牧、爱牧”的情怀,提升学生团队合作、吃苦奉献、诚实守信、时间管理、讲究原则、严谨精确等职业操守,学习现代畜牧业生产与管理方式,通过实施“双导师”学生顶岗实习全程监控、动态考核机制进行学生顶岗实习的全程管理,切实做好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与考核评价,综合评定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将顶岗实习管理与服务做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