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2018-02-16
(桂平市麻垌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桂平 537200)
1 池塘选择
在选择池塘时,须确保水质没有污染,且水源充沛,具有方便的排灌渠道。通常情况下,池塘的面积为0.2~0.667 hm2、池塘水深为1.5~2 m。池塘底部必须保持平坦,同时还要注意出水口应该要比四周低30 cm左右,这样才有利于后期捕鱼。而进排水口需要设置60目筛绢网,目的是防止其他野杂鱼进入池塘。同时,通过纱窗布网搭建100 m2的食台,且保持塘口每0.33 hm2设置一个食台,并配置水泵、增氧机等。
2 放鱼准备
在鱼种投放之前的10~15 d,需要用漂白粉或者石灰粉对池塘进行清洗,从而杀死池塘中的有害微生物以及一些野生杂鱼。在带水清塘的情况下,生石灰用量2 250 kg/hm2,或漂白粉用量300 kg/hm2,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在干塘清塘的情况下,需要使用的生石灰量为1 125 kg/hm2,而漂白粉使用量为150 kg。通常来讲,生石灰应该选择质量比较好的块灰。在干塘清塘的过程中,建议在池底挖几个小坑,并倒入生石灰,同时用水将其化开,再趁热将已经溶化的石灰水对全池进行泼洒。完成清塘之后,按照2 250~3 000 kg/hm2向池塘施有机肥,利于促进天然生物繁殖,为黄颡鱼提供一定的天然饵料。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等到池塘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便可以试水投放鱼种了。
3 鱼种放养
3.1 放养的具体要求
需要经过12 h的试水确保水质安全之后,并且水温维持在22℃之上,方可进行投放鱼苗。同时,在投放鱼苗前5 h开启增氧机,但是鱼苗下放之后需要将其关闭;也可以在放苗前2 h,水深1 m/hm2,泼洒7.5 kg增氧粉。在投放鱼苗时,还需要先将鱼苗与池塘水进行混合,确保鱼苗与水温平衡,再慢慢将鱼苗倒入。此时,鱼苗会集中在一起,而且容易缺氧窒息死亡,所以要用手泼水将其驱赶开,确保成活率。
3.2 放养密度
在投放鱼苗时,要尽量选择体型正常、体质健壮、鳍条完整,并且体表富有黏液、活泼有力、无病无伤、体色正常的鱼苗进行投放。放养密度需要根据池塘的具体条件来确定,通常情况,每亩(1亩≈667 m2)可以放1万尾鱼苗,产量在1 000 kg左右。
4 饲料投喂
4.1 饲料来源
黄颡鱼在自然环境中主要捕食小鱼虾、水生昆虫、浮游动物等,同时也会吃一些腐屑、水草等饵料,属于杂食性鱼种。在池塘饲养过程中,饲料可以选择投喂蛙类、甲鱼、鳗鱼等综合性饲料,同时再配合一定的饲料。在配料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苗种阶段饲料的蛋白质必须超过42%,成鱼阶段饲料蛋白质含量要超过38%,可以选择广东海大的黄颡鱼膨化料。
4.2 驯食
在投放饲料之前,还需要对黄颡鱼鱼种进行驯食。具体方法:将鱼苗投放1 d之后,需要将黄颡鱼喜欢的食物,比如甲鱼、蛙类、鳗鱼等,制作成为汤圆大小的圆粒饲料。然后,沿着池塘的四周,每隔2 m,在水下面15~20 cm的地方,投放1粒,每天早晚各投放1次,连续保持3 d,黄颡鱼会持续来吃饲料,再其养成进食习惯之后,时间一般是在5 d之后,将饵料做成食团形状,并同时将四周的投食量逐渐减少,然后在食台附近逐渐增加投食量,这样可以将黄颡鱼慢慢引到食台附近进食。同时,需要适量增加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然后将甲鱼、蛙类、鳗鱼等配合饲料的量减少,确保黄颡鱼习惯在食台附近进食,证明驯食成功。
4.3 投饲量
黄颡鱼有着集群进食的习惯,因此,每0.3~0.67 hm2的鱼塘需要设置1个食台。投饲过程中一般分为3个阶段:①6月之前,需要保持4次/d投饵,日投饵率在6%~10%。②7-9月,每一天的投饵率需要保持在3%~5%。③10月之后,只需要投饵2次/d,且投饵率为2%~3%。正常的投喂量一般是黄颡鱼在60 min内是否可以将饲料吃完,且不剩为最佳,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将量减少,每天投喂的具体时间为6:00,19:00。在投喂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因为黄颡鱼的口裂比较大,所以饵料的粒径也需要对应的增大,一般以粒径1.0 mm作为鱼苗的饲料,而成鱼则要选择粒径3 mm以上的饲料。另外,在阴雨天气或者闷热天气,可以不投或者少投饲料,确保黄颡鱼能够吃饱,但不能浪费。
5 水质管理
黄颡鱼池塘高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同样重要。由于黄颡鱼属于底层鱼,所以高溶氧的清洗水质更加适合鱼类生长。因此,在具体养殖过程中必须做好水质管理:4-6月,应该保持10~15 d换水1次,每次加新水量为20~30 cm;7-10月,每7~10 d需要加新水量为15~25 cm。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需要将增氧机开启将池水曝气2 h。高温天气与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池塘底部必然会有大量的排泄物与残饵,在分解之后会将有害物质的浓度提高,进而对池塘中的氧气进行大量消耗,因此,还需要施放一些光合细菌、EM菌等,这样可以将水中的亚硝酸盐、氨氮有效清除,让池塘保持良好水质。另外,做好池塘巡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