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
2018-02-16
(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 荣昌 402460)
0 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殖行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规模化养殖中保育猪的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户的自身经济效益,笔者针对当前规模化猪场保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1 免疫管理
在针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提高猪的自身免疫力,避免猪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疾病感染而影响猪的健康成长。在免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猪场的环境质量,保证猪场通风干燥,为保育猪的繁殖与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其次要针对当前养殖地区流行疾病进行重点监控,准确判断疫病出现的时间和季节。最后在保育猪养殖的同时必须要做好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旦发现保育猪出现感染疾病的特征,就应该立即进行解决,促进保育猪的健康成长[1]。
2 保育猪饲料管理
饲料作为保育猪生长发育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必须要加强对于饲料的科学管理,必须要保证保育猪的合理饲喂,针对保育猪不同的年龄特点和消化特征进行科学投喂。饲养人员必须要针对保育猪的生长发育状况恰当的选择饲料,在保育猪饲料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饲料品质,必须要针对饲料进行科学管理,保证饲料的存储环境通风、干燥,避免对饲料产生影响,另外还要定期针对料槽进行清理。必须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干净、绿色、健康,所以对于保育猪的饲料管理必须要来自于天然农场或者草地,通过使用有机农田生长的青菜能够保证保育猪的体质更加的健康,也能够避免受到重金属的污染[2]。通过食用绿色新鲜的蔬菜能够保证保育猪的肉质更加鲜美,提高整个保育猪的口感,另外通过利用绿色健康的蔬菜进行饲养能够保证保育猪的排泄物没有污染环境的成分,可以直接的促进有机农田的生长,形成一种可循环的保育猪养殖方式。在保育猪饮水的过程中,要加强保育猪的饮水管理,尤其是对于新入群的保育猪来说,必须要提供与体温相同的温水,提高猪的免疫力。在针对保育猪饲养管理的同时还必须要保证保育猪的正常供水,避免出现饮水不足造成皮肤干燥、食欲不振等情况,提高猪的生长效果[3]。
3 猪群管理
首先必须要针对猪群的管理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当保育猪完全发育之后必须要将其放在保育舍中进行恰当的管理,针对保育舍进行提前消毒,还要对保育舍进行高压冲洗作业实现完全清扫。要针对保育舍内部的温度进行合理测定,保育舍的温度必须要维持在28℃左右,这样才能够保证保育猪正常生活,在保育猪进入到保育舍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3 d的观察,有效提高保育猪的健康生长。
针对保育猪进入到保育设施头3 d,必须要调教保育猪明确睡卧区和排泄区。如果有保育猪再睡卧区排泄则必须要及时的将保育猪赶出睡卧区,并且将粪便清洗干净。通过3~5 d的培训保育猪就能够明确睡卧区和排泄区。通过这样的调教可以维持圈舍内部的清洁。在圈舍面积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必须要加强对于猪群密度的控制,如果猪群的密度过大则会越导致保育猪的活动空间受到影响,如果在寒冷季节时饲养密度过小,又会导致整个环境温度偏低,不利于保育猪的生长发育。所以通常来说规模化养猪场每一个圈舍要保证保育猪在15~20头,不能够超出25头。如果猪圈的密度高则很容易导致有害气体过多,容易引起保育猪的呼吸道感染,只有合理地控制猪圈的密度,才能够保证猪圈的整体环境符合保育猪的生长发育[4]。
4 疫病的管理
在针对保育猪疫病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保育猪疾病的全面排查,只有保证保育猪无任何疾病特征才能够引进猪舍,另外要严格根据保育猪的实际生长需求来配比饲料,提高保育猪的抵抗能力。
5 结语
通过对保育猪养殖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保育猪的健康成长,并且最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保育猪的整体养殖效益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