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制”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意义

2018-02-16王亚勤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胸心外科江苏淮安223002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心外科导师制住院医师

王亚勤(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胸心外科,江苏淮安22300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胸心外科专业相对其他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外科专业。本院的胸外科是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中的外科专业基地(胸心外科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更好地规范胸外科住院医师的从业规范性,本院在教育过程中引入了“导师制”,效果良好。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导师制”在本院胸心外科住院医院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1 胸心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的特点与现状

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胸心外科作为相对独立的外科专业之一,涉及的疾病种类较多,例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据了解,胸心外科的治疗领域通常与呼吸及循环联系较为密切。除此之外,在其治疗的过程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相关脏器功能的稳定,进而影响患者的人身安全。由此可见,胸心外科医师在进行患者的疾病治疗诊治过程中,充分认识各脏器之间的重要关系显得尤为重要[1]。基于此,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方面,不仅具有外科培训的共性,而且还具有本专业的特殊性。因此,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上,其基础阶段的规范化培训应为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心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及胸心外科等专业。

据了解,目前胸心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大多数纳入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体系中,导致现有的轮转体系不尽合理。其主要的原因大致为:在胸心外科主要的临床工作中,主要涉及的方面大致是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范畴。因此,除基础外科的理论外,还与心内科、病理科及消化科等专业有广泛密切的联系,而现在的外科医师培训设置中并没有涉及到相关科室的轮转[2]。基于此,本院制订了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计划,轮转计划除国家规定的上述学科外还包括呼吸内科、心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

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的建立

2.1 导师资格的认定 结合国家对胸心外科住院医师带教教师的相关要求,在本科室担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导师,必须具备以下资格: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德高尚、治学严谨、工作敬业且专业知识精湛;熟悉胸心外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住院医师培训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带教能力;通过本科室组织的住院医师导师专业知识考试。

2.2 导师的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导师与研究生导师有一定差别。在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和非教学医院之间,导师指导能力和经验存在差异。对责任导师进行相关培训是保证导师制实施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导师的培训采用多样化形式,包括到重点医学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3]。培训内容全面,包括先进教学方法及理念、专业研究及发展前沿、科学创新思维及创新意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策略及目标、人才培养、管理的相关知识等,以此全方位提高导师的带教能力,从而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2.3 导师的工作 导师在进行胸心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中应当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制订出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案,以保证每一位住院医师得到合适的培训。因此,作者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将导师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方面归纳为以下几点:(1)保证自身的医德医风教育;(2)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及临床思维能力[4]。导师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大多数胸心外科的住院医师刚走出校门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在教学上导师应当严格遵守规范教学;(2)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住院医师的优点,对其进行鼓励教学,增强其自信心,避免打击其自信心。

为进一步优化住院医师培训的教学质量,鼓励导师采用多形式、多样化的临床带教模式。在具体形式上,采取案例讨论和教学查房2种模式。同时,由于胸心外科是手术科室,训练住院医师的手术技能非常重要,导师指导规培医师独立完成二级及以下手术,规培医师配合导师完成三级以上手术[2]。导师培训制度的引进,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导师榜样的作用,通过培训过程中的言传身教,进而落实培训计划,以保证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学到更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及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住院医师总体水平。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再到科学前沿,多方位地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和教学,提高其的综合素质。

2.4 对导师的评价与考核 医院与本科对导师定期进行考核与评价,对其资格进行定期审查和再认定,并予以相应奖惩。首先,医院定期考核导师的一般情况,对不适宜继续参与指导工作的导师进行更换:由医院及科室对导师近一年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提供评价,以决定是否继续或暂停导师工作。其次,为了更大限度地提高导师的积极性,激励导师的工作热情,医院及科室对住院医师的导师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助。同时,将住院医师历次参加考核的成绩与指导导师的奖惩、职称晋升进行挂钩,能提高导师对受训住院医师的责任感。

3 “导师制”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优势

3.1 营造良好的学习关系和氛围 “导师制”的实行,能够有效树立其自信心。大多数住院医师还能够在导师的帮助下,尽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环境,有效克服相关心理问题。在培训过程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受训医师的全面发展。

3.2 保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胸心外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学查房、实际案例分析、操作技能、复杂案例处理等,都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导师制”以其独特的“手把手”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促进住院医师对临床技能的掌握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从而更好地培养临床医疗工作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3.3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导师不仅起到规范操作的榜样,更多时候导师能够将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进行结合,进而在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同样属于科学研究,不同的是,临床研究在时间、精力及兴趣的花费上将远多于基础研究[5]。基于此,临床工作过程中,导师可以利用自身经验,加快年轻医师的临床技能掌握。除此之外,利用相关的科研工作还能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及科研创新意识。

3.4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 实行“导师制”,导师与受训医师一起从事临床工作,导师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治学精神等,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学生与患者间的沟通技能,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减少年轻医师的心理疾患,从而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

4 小 结

综上所述,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制”的引入能够有效加强住院医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责任心,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导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够对自身的理论水平进行提高与完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胸心外科的发展提供积极意义。

[1]苗劲柏,胡晓星,胡滨,等.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J].中国病案,2015,16(4):72-74.

[2]张云锋,张佳,王健生,等.住院总医师培训在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4):643-645.

[3]HE MX,ZHU MH.Practice and think for the tutor system in the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for clinicalpathologyresidents[J].Chin J Diagn Pathol,2013,20(3):136-144.

[4]WU J,HUANG QH,QIU LB.Probe into introducing tutor system into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J].China High Med Educ,2006,176(10):5925-5933.

[5]安立新,谢思宁,陆愉.导师制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1-2.

猜你喜欢

心外科导师制住院医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