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教育护理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
2018-05-29贾玉营南阳市中医院内六科河南473000
贾玉营(南阳市中医院内六科,河南473000)
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1]。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如何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首要问题之一[2]。研究表明,中医养生教育护理经过长期使用已形成其独有的护理工作模式和护理技术常规,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降低心率、血压等作用,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3-4]。本院采用中医养生教育护理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女 20例,男 30例,平均(66.63±10.24)岁;对照组女 24例,男 26例,平均(67.01±10.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选入标准:(1)患者经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2)患者年龄为60~80岁;(3)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2)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损伤;(3)患者患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宣讲高血压基本护理知识,主要包括:注意劳逸集合、合理有效地安排生活、定期测量血压;注意饮食状况,少盐少辣,忌烟酒;按时服药,积极参加活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养生教育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有:(1)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护理方案,落实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为患者发放高血压自我管理手册,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病情、症状、危险因素、食疗、中医护理技巧、并发症、危险性及发病机制。同时,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临床经验的研究院对医护人员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指导,并且对其进行培训,医护人员合格通过后对患者进行太极扇、太极拳、足疗、耳穴按压等中医护理技术指导,主要包括中药泡足、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疗法、穴位按摩等,并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选择患者耳穴门神、肾、脾、交感、降压沟等穴位,对其耳部皮肤给予磁珠贴压。根据症状施药,每晚睡前让患者用中药泡脚,每次泡洗25~35 min,以3周为1个疗程,一共6周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率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包括显著、有效、无效[5],显著包括患者头痛、心悸等症状消失,血压、心率恢复正常;有效为患者血压、心率有明显下降,但并未恢复到正常范围;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其量化标准主要有3个方面。主症:头晕目眩;次症: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汗出肢冷、头痛;兼症:腰膝酸软、头蒙、胸闷呕吐、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心烦健忘、胸闷呕吐、两目干涩、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 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1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比较(±s,次)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比较(±s,次)
注:-表示无此项;与治疗前比较,t=0.809 1,aP=0.420 4;t=1.803 9,bP=0.044 3
治疗后78.01±7.06a 73.63±6.97b 3.121 8 0.002 4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50 50 t P--治疗前77.07±4.20 76.07±7.55 0.818 4 0.415 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护理证候积分[(11.93±4.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90±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病理机制为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属于中医头痛、眩晕方面,其标为肝阳上亢,本为肝脏肾虚[6]。神经体液系统调节失衡及精神焦虑、紧张等情绪等变化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压上升、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继而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7-8]。研究表明,中医养生教育护理能够从整体上调节患者气血,疏通经络,调整患者气血畅通[9]。
高血压患者应用的中医养生健康护理方法,主要有太极扇、太极拳、足疗、耳穴按压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定期测评患者自我管理状况[10-11]。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症状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及特色治疗指导,并为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情况、药物护理、生活作息、情绪调节及病情护理等提供有效的实施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中医护理能力[12-13]。此外,中医养生教育护理方案中的健康指导内容完整清楚,有效突出了中医特色,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便捷安全[14]。此外,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中医养生健康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使其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提高其生命质量[15]。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0%,提示患者采取中医养生教育护理可取得明显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治疗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院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护理证候积分[(6.90±3.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1.93±4.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表明中医养生健康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整体康复,能更好地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教育护理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干预取得了明显护理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1]郑丽维,邓丽金,张文霞,等.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31-33.
[2]易琦峰,杨艳,安如俊,等.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分级管理的效果[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11):1258-1263.
[3]黄艳,黄卫东.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55-4256.
[4]任海静,李亚芹,任海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56-2958.
[5]孔令娜,刘可仪,周颖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 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62-1464.
[6]刘甜,杜茜倩,李胜玲,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4):641-643.
[7]陈正英,楚婷.西部农村老年人对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88-3389.
[8]李伟,孙尧,张海峰,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β2微球蛋白及踝臂指数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0):1049-1052.
[9]牛子长,毛浩萍.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4):878-879.
[10]李嫦珍,刘淑萍,羊香芬,等.高血压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3):260-261.
[11]甘玉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5):777-779.
[12]任海静,刘同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476-3478.
[13]张会珍,肖冬,李延敬,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278-5280.
[14]张晓艳.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2,39(11):167.
[15]马洪艳.择时服药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05):11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