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训练中克服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2018-02-16王超
王超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拳击训练中,运动员的恐惧心理时有产生,如果不能缓解和消除这种恐惧心理,会对训练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运动员在拳击训练中产生的对对手的心里恐惧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同时提出相对应的克服、缓解和消除自身的恐惧心理的一些对策和途径。目的在于提高拳击课训练的效果,促进拳击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健康发展和提高拳击课的教学效果。现代拳击风靡全球的世界性竞技类运动项目。因这项运动特有的对抗性以及带来的观赏性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作为专业从事拳击专业训练的拳击运动员,不仅要在拳击技术全面、战术多样性发展的同时需要身体素质过硬,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上台比赛中,能够不畏惧对手的强大而自信应战。但是在实际的训过程中。拳击运动员在与队友条件性实战练习中,还是会有所畏惧,不敢正视对手,会有畏惧心理。这种畏惧心理对于拳击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的提高、运动水平的提高以及拳击运动员对于拳击这项运动的喜爱都会有所影响。而如果这种畏惧心理没有一些有效的手段进行排解和消除这种心理。那对拳击项目的整体发展,必会形成一定的阻力。因此本文对运动员在拳击训练中产生的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请教专家和访问运动员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拳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激发其运动能力,使之能在拳击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问卷调查法
对200名辅修班拳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率100%,有效率90%,得出拳击课容易引起恐惧心理的几个因素。
1.2 文献资料法
应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的书籍以及知网材料进行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于相关要素进行摘录,然后分析研究。
1.3 访谈法
对武汉体育学院从事相关拳击运动的几个教练员、选修拳击的学生进行访谈、咨询。
2 结果与分析
2.1 拳击课中容易引起恐惧心理的原因调查分析
对于哪些因素在拳击课堂中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是哪些,对于这个问题还专门的对武汉体育学院2010级、2011级、2012级拳击选修班和专选班的200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对于胜负的心理重视程度、在比赛中的受伤部位、在训练中的保护措施,自身的身体情况和教师的上课行为等问题进行调查。
2.1.1 对于比赛中的胜负心理重视程度
拳击比赛中,两个人的胜负有时候很容易判断,调查显示拳击选手有53%的人怕被打败是有原因的。他们害怕自己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难堪和令他们失望,所以对于胜败的担忧使得他们在拳击训练和实战中难以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
2.1.2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身运动能力
有45%的学生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自信。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比较差,运动能力、身体协调性、灵敏性都不自信,害怕自己在实战中反应速度慢,被对手击打,担心自己承受不住对手的重拳击打。自己的出拳力量不足,自身的协调性、稳定性不足。没有信心对对手造成威胁。因为体能不足,不能明显有效的击打对方,自己的防守反击技术不扎实,造成在对战过程中的心理恐惧。
2.1.3 对于拳击场地、设施的不放心
由于有些拳击场地的设施不够完善,使用时间比较长。地板没有跟换,很多地方有破的地方,拳击手套有的手指都是破洞,没有换新的拳击手套掉皮、头盔不合适比较小容易遮住眼睛之类的问题。害怕这些不利因素保护不了自己,从而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负担从而导致产生了对拳击的畏惧心理,会心生恐惧。
2.1.4 教练员在教学中的不恰当行为
拳击教练员在拳击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拳击技术心切,会对刚选修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惩罚和言辞上的批评会让学生在高压下心理产生畏惧。18%的学生会担心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强度过大,要求过严,自己无法完成教练的期待,就会用各种借口躲避训练,说身体不舒服,手臂疼痛练不了。这些实际上是对于拳击课堂的恐惧。
2.1.5 学生之间身体素质差异性
有24%的学生由于学生之间身体素质及身体条件存在的差异导致有的学生上了拳台后恐惧对手,而表现在不敢正面对抗,畏首畏脚,害怕受伤心理产生一定负担,产生自卑的心理,不利于拳击技术的正常发挥和对抗。
2.1.6 电视媒介的影响
有30%的学生因为目前电视和网络媒介里宣传的拳击比赛和比较血腥的视频呈现出来的画面因素给他们造成一种心里上的压力,学生会认为拳击这项运动是暴力血腥的运动不敢轻易去接触它,从而引发出学生对拳击课训练和实战的恐惧心理。
2.2 拳击普修拳击运动员心理有害怕畏惧的心理原因因素
2.2.1 拳击这项运动本身的特点的影响因素
拳击运动的最终体现就是拳台上两人的对抗,具有比较高的强度对抗,身体需要频繁的接触,由于比赛非常激烈,所以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项目特征。所以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中会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训练负荷,目的是为了提高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拳击的技战术的综合提升。有时为了更加贴合比赛,还会进行模拟实战练习。而这种高强大、大负荷的训练会使得处于初级阶段的运动员在身体和心理上承受不了。有时因为强度大而导致的意外受伤更会让运动员从心理上产生恐惧而使得自己的技战术打不出来,出拳不果断,拳击的动作打不出来,做很多拳击运动员在做拳击动作时都谨小慎微,这些都是在心力产生恐惧的具体表现。
2.2.2 重视比赛输赢的心理作用
从拳击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的最终目的看是为了赢得每一场的比赛,这样可以有个好的运动成绩。会更有信心去磨练好自己的技战术,为后期拿到更好的成绩打下基础。但是在这些运动员的不比赛的日常训练中,有一部分运动员会在训练中表现出很重视输赢的心态。导致这种心态是因为他们自身内部也需要竞争。很多比赛的名额不够,所以为了获得去比赛的资格,就要在内部进行严格的选拔。这些都会给运动员们思想上的包袱。再者就是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对于自己的不自信,看到队友的认真训练,担心技战术没对方的好。从而在真正比赛的时候畏手畏脚或回避比赛,时间长了。这些原因就会然运动员产生畏惧的心理。
2.3 在日常训练中消除和缓解拳击运动员的心理恐惧的意义
2.3.1 有利于拳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阳光发展
运动员心里素质差、有恐惧因素都会导致拳击运动员的心里发展不健康,心里素质低下。这些因素会直接导致拳击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高慢甚至会影响正常技战术在比赛场上的运用。这对于对手或者比赛的恐惧一旦时间长了,形成自身一种自带因子,那么就会在比赛中无法发挥自己正常的战术水平,在一些比较强势的对手面前还会有畏战情绪。因此提高拳击运动员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要科学的提升运动员的心里素质,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缓解运动员的恐惧心里,形成一个良好的心里状态,从而促进拳击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2.3.2 能高切实提高拳击运动员的专项技战术
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让拳运动员在训练场上信心的树立,更有信心在日常训练中练好技战术,更有激情训练。在消除对于对手和比赛的恐惧心理后会表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训练,在做技术动作的时候也会敢于做出技术动作,会在训练中专心训练,在教练员的指导下稳步提升。这种健康的心理也会让运动员去积极摸索技战术,进而更深层次理解各种技战术并熟练运用。同时有强大的心理,也会在比赛中表现为不畏惧强大的对手,会发挥自己的平时的训练内容,或根据对手的不同,打出自己的风格,发挥自己的自身优势,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竞技水平。整体
2.3.3 有利于实现拳击项目训练的整体目标
在正常的训练目标中,拳击技战术的训练是贯穿训练行为全过程的,针对训练的整体作用会有一定的导向性、促进性、监督性。心理的健康与否也可以检验运动员训练成效的重要指标。在正常的训练计划中,拳击训练的整体目标是在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技战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让拳击运动员有个非常强大的心理素质。但是现在很多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畏惧心理,心理素质不过关,这些因素已经影响到拳击训练的最终目标的实现,所以正确的引导拳击运动员心理的健康发展,消除他们畏战情绪,使他们有强大的心理,在面对强劲的对手时候敢于正面面对,形成无所畏惧,冷静稳健,坚韧不拔的竞技精神,一定可以促进拳击运动在训练中训练效果的显著提升,从而保证拳击项目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2.4 在日常训练中克服自身恐惧心理的方法
2.4.1 建立监控体系实时检测运动员心理变化
运动员的恐惧畏战心理的形成都是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像初期的稍微畏战,和中期的没有疏导管理的自由发展和后期的固定成型,形成习惯性畏战心理,畏惧训练。所以这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在初期的时候是心理畏惧心理形成的阶段,同时也是最佳的检测控制和消除恐惧心理的时候。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科学的检测体系是必要的,可以有助于教练员即时的发现问题。在最开始萌芽的时候加以疏导运动员,让其心理健康发展,这是最有效控制运动员心理恐惧的方法。这就要求教练员要做到对每个运动员建立档案,实时更新,进而时刻了解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把问题及时的解决,避免问题的堆积,进而到后期的爆发,严重影响训练计划和教学进度。
2.4.2 普及安全教育提升保护自我能力
拳击运动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在日长训练中必然要加入的训练内容。只有让运动员了解拳击,有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在日常训练中学会保护自己。所以教练在日常训练中不仅要加强运动员的技战术的技能提高,同时也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2.5 拳击运动员子啊训练中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手段
2.5.1 运用适当的方法转移拳击运动员的注意力
在日常训练中,学生会表现出很多明显的状况,肌肉比较紧张,眼神比较慌乱。这就要求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善于发现,及时沟通。通过课前的小游戏缓解运动员的紧张,在训练中穿插有趣的训练内容,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在他们状态好的时候可以适量加大训练强度。如果运动员一度紧张,不去管理的话会导致其肌肉紧张,在做动作的时候不专心,动作容易变形。如果教练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便可避免危害的产生和对拳击的恐惧心理。
2.5.2 训练环境要轻松严谨,让运动员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心的训练
拳击的训练是比较单调无味的,因为拳击的拳法只有几种,要有成绩,每种拳法都要不断练习,这样枯燥的练习会让运动员心理产生倦怠和讨厌这个项目。教练员要及时的疏导,及时让运动员得到放松,营造一个氛围比较轻松,充满激情的训练环境。每个课程设计要穿插功效同一的训练内容。这样可以缓解拳击运动员因为枯燥而导致心理压抑,恐惧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有一个好的训练效果。
2.5.3 在拳击日常训练中的专项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里素质
拳击训练中心理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一些专项训练来使得运动员适应实战时的环境,例如人空击不准击头、一方进攻另一方只防守、高强度的中近距离条件实战等都可以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提前适应实战的环境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心里素质。
2.5.4 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增加自信心
拳击是一项竞技比赛运动,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应具备的技战术水平外还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又是运动员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基础。所以在日常训练中不单单要提升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还应当给予运动员一定的自信心,所谓专业来源于自信,自信心的培养和提高也是教练员平时应当注意的一点。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日常训练中拳击运动员表现的不自信,恐惧的心理对这项运动危害很大,影响的时间较长和有延长性特征。所以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缓解与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则会对这项运动产生很大的制约,在拳击日常条件实战和比赛中拳击运动员的心理会有焦虑是正常 的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2)建立合理有效的检测机制,实时把握运动员恐惧的具体是指,积极探索解决学员恐惧的方法和途径不仅可以使得教练员在教学时更加的科学,也有助于运动的技战术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2 建议
(1)心理素质是否强大有时候会左右一场比赛的胜利与否,所以在抓运动员的技战术同时也要关心拳击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只身体和心理都同步发展,在训练中才能更加的专心训练,在比赛中才能发挥自己在日常训练中的技战术。事实表明,这又身心都较好的发展的运动员,才可以更好的击败对手,取得比赛胜利。
(2)拳击比赛中学生有畏惧心理是很正常的,也使普遍存在的,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正确的分析引导学生消除恐惧心理,有目的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