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导入艺术初探

2018-02-15李中华

读天下 2018年24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艺术课堂导入

摘 要: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合适的课堂导入能够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发散思维,激发兴趣,使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各学科的课堂导入环节,结合教学内容积极转变导入方式,发挥导入环节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为例,对课堂导入艺术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改进自身教学方式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艺术;小学品德与社会;参考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学习科目,它通过对思想品德和社会生活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想增强教学效果必须要提高对课堂导入活动的重视,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能以专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最终在教师的教育下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价值取向。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对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进行探究,通过采用这些导入方式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 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一种在小学时期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所谓故事导入就是将教学内容蕴藏在一篇故事之中,在上课之前教师先来讲述故事,通过故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借助故事将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来。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各类故事没有什么抵抗力,通过故事可以轻松地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情节上,这样引出的教学内容既能减少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又能降低新知识的陌生感,可谓一举两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经验融入相关的故事中,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带领学生学习故事中所蕴含的品德与社会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将要学习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学习《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这一课时,笔者就采用了故事导入的形式,在正式讲授课本内容之前,笔者先给学生讲述了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件中英勇的消防战士不怕危险、不惧牺牲的故事,通过这个悲壮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了火灾的危险以及火警战士的伟大。这时,笔者向学生提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很多学生都回答立刻拨打火警电话119。笔者继续询问:除了拨打火警电话还要怎样做呢?这时学生们的回答就不统一了。于是笔者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当危险发生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本来学生都在思考不同的方法,在笔者引导下开始学习习教材上的内容。这样利用故事进行导入的形式可以借助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故事本身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最终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聊天导入

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很爱说话,尤其是在上课伊始,受课间活动影响这时的学生特别喜欢交头接耳地搞小动作,教师与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制止学生的说话行为不如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课堂导入。此外,由于品德与社会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实践性,通过聊天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口语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增强教学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有目的地与学生聊天,通过聊天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最终完成引导任务。

例如:在学习《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课时,上课以后笔者并没有直接讲授教材内容,而是先与学生聊天,笔者询问学生平时购物都去什么地方,喜欢买什么东西并且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的购物经历和心得体会,从如何货比三家到如何砍价,交流了平时消费活动的所有细节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完全地被激发起来,在笔者引导下开始学习如何去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利用聊天来导入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要学习的新內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三、 多媒体导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科技产品也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其中,多媒体设备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先进教学工具。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教学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立体化的导入,通过对学生感官系统的刺激来吸引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歌曲、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形式来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我的邻里相亲》这一课时,笔者就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关于喜剧《闲人马大姐》中的视频,这个视频主要讲述的是邻里关系有趣故事,然后又播放了一段对普通老百姓的采访,采访内容也与邻里关系有关。这时笔者询问学生们对邻里关系有什么看法,学生开始思考自己平时的邻里关系,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通过多媒体导入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进而降低后续的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艺术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要想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教师必须要立足教材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时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导入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6(36):24.

[2]韩明水.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情境导入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20-21.

作者简介:

李中华,重庆市,重庆市北培区文星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艺术课堂导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