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o建模下调整服装企业生产能力
2018-02-15李韬
李韬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1 背景材料
(1)现阶段,齐尚服装企业主要生产服装产品A,用于满足外部市场需求。该公司按订单驱动生产的方式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2)生产一个服装产品A(序号记为1)需要5个单位的半成品B(序号记为2)和7个单位的半成品C(序号记为3)。而生产一个单位的半成品B需要9个单位的原材料D(序号记为4)和11个单位的原材料E(序号记为5);生产一个单位的半成品C需要13个单位的原材料F(序号记为6)和15个单位的原材料G(序号记为7)。同时,生产一个单位的半成品B需占用5个单位的瓶颈设备的能力,生产一个单位的半成品C需占用1个单位的瓶颈设备的能力。其中,原材料D、E、F、G从供应商处采购;半成品B、C和产成品A由公司自主生产。
(3)每个计算期内的订单量必须满足,且初始计算期和最末计算期的库存量均为零。目前,该公司已接到服装产品A的6个计算期的订单量,分别为80、60、100、60、180、40单位。其对应的瓶颈设备的生产能力均为10000单位。在6个计算期内,原材料D、E、F、G的固定订货费依次为300、200、400、100 元,半成品 B、C 的固定生产准备费为500、1000元,产成品A(即服装产品A)的固定生产准备费为400元;原材料D、E、F、G的单位存储费用依次为40、30、40、40 元,半成品 B、C 的单位存储费依次为60、60元,产成品A(即服装产品A)的单位存储费为80元。
2 求解模型及分析
将1.1中的相关数据代入所建模型中,并在Lingo12.0编写相关程序,然后运行该程序,可得该问题的最优解和最优值,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该问题的最优值为21960元。在1、2、3计算期内,服装企业生产的产成品(80、60、100单位)正好满足该阶段的需求(80、60、100单位)。而在第4计算期内,服装企业生产的产成品(117单位)大于该阶段的需求(60单位),同时在第5个计算期内,服装企业生产的产成品(123)小于该阶段的需求(180)。通过数据比较知,第4阶段多生产的产成品(47单位)正好等于第5阶段少生产的产成品(47单位),其原因在于:瓶颈设备的生产能力受限,使得企业面对下期突增的需求,需提前存储产成品,以满足下期客户的需求量。因此,从表1中数据知,在每个计算期内,服装企业生产A产品的批量小于180单位。
3 灵敏度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以500单位的步长逐步增加瓶颈设备的生产能力限额时,可分别得到瓶颈设备生产能力限额为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1100、11500和 12000下的总费用为31600、28060、24920、22920、21960、21480、21000、20500、19960 元。而当瓶颈设备的生产能力限额低于8000单位时,模型趋于无可行解,即此时服装企业无法以现有的生产资源来完成下游企业的订单,故企业需更换、更新现有瓶颈设备资源或将部分订单外包给同行企业生产,以保证企业按质按量的交货。当瓶颈设备的生产能力限额大于8000单位时,此时服装企业能够完成下游企业的订单。但是,随着瓶颈设备的生产能力的提高,企业生产服装产品A的总费用呈现递减的趋势。尤其当瓶颈设备的生产能力限额在8000到9500之间波动时,企业的总费用的波动幅度最大。即随着瓶颈设备的生产能力限额逐步逼近8000单位时,其生产总费用变化的幅度最大。因此,服装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瓶颈设备的置换成本,合理地调整企业瓶颈设备的生产能力,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