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如风景、风景如画
——18世纪英国风景画与造园艺术间的映像
2018-02-15孙倩
孙倩
1 “如画”概念的阐释及“如画园林”产生的背景
如画(Picturesque)是18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美学理论之一,从词源学上看,该词源于意大利语的“Pittoresco”和法语的“Pittoresque”,原指意大利一种同雕版绘画相关的绘画技术。17世纪晚期传到英国,由风景画到景观创造,并伴随着“远离传统”等含义,成为现在的Picturesque,即通过“理想化”的手段,表达内在“永恒的秩序”。“picturesque”一词在《牛津英汉百科大辞典》中解解释的意思是“(言语等)逼真的,生动的;(人)有个性的,有趣的如画的,美丽可入画的。”“牛津英汉中文百科辞典”中的“风景如画”一词的解读是“风景如画,美丽而有趣;(文字等)真实生动;(人)是个人而有趣的。
如画观念的产生并非偶然,其对欧洲大陆的影响长达一个世纪。英国在18世纪,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工业革命,为英国积累了丰厚的经济基础,英国上流社会前往意大利的“大旅行”途中见到的动人景色及“理想化”的风景画,促使英国人审美意识的觉醒。此外,英国的殖民扩张也需要记录所见,限于当时科学技术的落后,这就导致了“水彩地形图”这类作品的出现,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风景画写生,而与其相关的“如画”理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虽然“如画”是18世纪英语中的一个新名词,但它以文学和山水画为基础的。早期如画的支持者,如艾迪生、蒲柏等,将他们的意识形态追溯到古典时代的“诗如画”的传统。同时它将“诗如画”和园林的设计,欣赏和体验相结合起来。这是第一次,园林与诗歌和绘画结合在一起,成为姐妹艺术。
所以“园林如画”是将三种姐妹艺术:园林、诗、画的造园理念汇集在一起:园林中须有主题,主题中包含的诗史或神话能够激发参观者的想象;园林要遵循风景画的构图原则,反过来园林也要能够激发画家和诗人的创作灵感,彼此影响,相互交织。
2 风景画与园林间视觉符号的映像
“如画”思想在英国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其中从诗、画、园林并列的美学思想可见,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相似之处。其中园林作为视觉和造型艺术必然和风景画之间存在着视觉符号的映像关系。
在威廉·肯特(William Kent,1685-1748年)之后,朗塞洛特·布朗(Lancelot Brown,1715-1783)是一位造园巨匠,在他30余年的造园生涯中,他开创了一套“简单、强壮、纯净而富有活力”的景观形态。布朗有着敏锐的头脑和创作天分,他创造的的风景,如曲折的流水、组团的树林、起伏的草地、奇幻的光影效果、空间巧妙的分割等,他排除直线、几何形体、对称布局等,是人造雕刻的痕迹尽最大能力的避免,他利用创造的一系列理想化的场地,构成了一幅连续的画面,增加了英国乡村的可视性,具有浓郁的当地特色,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灵感,如特纳的水彩画、伍斯特郡的克鲁姆府邸花园(Croome Courtin Worcestershire),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 Wilson,1714-1782)的版画,位于苏塞克斯的佩特沃斯府邸(Petworth Housein Sussex,)和海伍德(Harewood,)等,这些不计其数的绘画和版刻,进行的都是以布朗设计的风景为对象创作。克鲁姆庭的导游手册称赞布朗对场地的处理“好像就是画布上的如画风景”。约瑟夫沃顿说:“布朗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位大画家,因为他把洛兰,罗莎和普桑绘画中描绘的风景变为了现实。”
3 风景画与园林间构图布局与层次的映像
风景画和园林构图间存在着特定的“映像”关系,当二维的图画转化为三维的场景时,往往需经过“选择、修正、增减、重构”的思维与设计过程。
优弗代尔·普莱斯(UvadalePrice)作为“如画”的观念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所有类型的园林都必须依据绘画的整体性原则来抉择。”这并不意味着对某张图画的复制或模仿,而使认真观看图画中的构图、空间、颜色、光影等,对其领悟后再运用到造园中。
肯特的园林画中运用了绘画艺术的透视和光影原则,通过各级的推理,对园林的布局和设计意图进行明确,而园林中的前、中、远景的设计意图和布局都可以在画面中一目了然。洛兰的作品根据构图布局为例,通常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作为前景,称为画面的框架部分,由天空、地面及画面一侧的深色部分组成;第二层作为中景,为画面的核心部分,如废墟、桥、田野或天空、海面等,皆是人类进行活动的美满场景;三层为远景,是画面的背景,由虚幻的山脉、远处飘渺的天空或水面将画面融入背景中去,这和肯特的造园思想是一致的,在肯特的引领下,在英国随处可见的就是克劳德·洛兰(Klaude Lorrain1600-1682)式的如画园林。
除了肯特,艾迪生约瑟夫·艾迪生(1672-1917)和蒲柏(1688-1744)也经常把绘画艺术引导到造园中来。他们认为风景画和造园艺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艾迪生热衷的是荷兰的风景画,但他同样认为如画园林需要根据风景画来思考园林。波普也要求将绘画作为造园的典范,也就是他自己的话“凡园皆画”。
这在其经常被人引用的两段评论中可见一斑:
“全部的园林都是山水风景画,就像一个悬挂的景观画。
你可以通过调暗和缩小接近尾端的树林来让它们变得深远,就像你在绘画中使用的方式一样。”
蒲柏的私人园林和特威克纳姆花园(Twickenham),强有力地证明了上面的第二句话,解释了他使怎样把绘画当做造园的模范的。例如,在花园里,他提出使用人造的透视方法来扩展一个相对较小的基地,并给它设定一定的深度,接着,蒲柏将他对古典绘画艺术的理解归因于“画家的语言”是“以一种让人看得见的方式告诉人们过去发生的事情”的信念。
除了上文之外,还有很多的例子来阐释风景画和园林之间构图的映像关系,这说明二者之间成为了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人们在风景画中寻找美,在园林中创造美;园林中设计的美丽风景也为风景画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4 风景画与园林间情感的映像
18世纪,随着如画术语的产生,如画思想的持续发展,园林如画首次同诗、画并列,因此,18世纪英国的造园思想离不开诗、画的影响,本文主要以18世纪英国风景画和园林为载体,从情感、构图及视觉元素三个方面探讨二者之间的映像关系。
出身画家的肯特是18世纪英国园林设计师的重要人物,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如画园林的重要实践者。他的造园思想深受当时著名风景画家的影响,借助画面景观对园林进行改造,影响最深的是克劳德·洛兰和戛斯巴·普桑(Gaspard Poussin1615-1675)。其中在罗马郊区的风景画中,克劳德·洛兰笔下多是残败的建筑、断碑、雕像、石桥等,这些古代遗迹最能人们的引起联想,带着怀乡恋旧的哀愁。肯特是一个非常多愁善感的人,他可以在园中静思一夜而不觉,因此这些画面很容易和他产生共鸣。为了营造这种凄凉又荒芜的情调,肯特把这些元素用来做点景,可以营造,以此来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
与肯特相比,诗人造园家沈斯东(William Shenstone,1714-1763),更加注重自然和人文意趣的多样性,如,在他改革过的李骚斯(Leasowes)公园中,他设置的旅游路线多为起伏跌宕的环形地形。在路程中增设了景观小品(如石凳、石碑凳)来作点缀,以及一些诗文和遗迹来烘托氛围,使人们的游览的途中感受特意营造的意境。与此同时,英国的园林也受到中国的影响很大,其中代表性人物为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他认为应该利用中国园林的优势向惊异、怡悦,奇幻的方向发展,并对园林换面的“意境”进行关注。通过丰富多彩的景观特色带来奇妙的格调和文化气息。
此后,由于工业革命引发的矛盾不断突出,一些人倡导回到原始的大自然中去,大自然应该是绘画的对象、园林创造的源泉,让人们产生一种崇敬之感。
5 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总之,英国在18世纪,风景画和造园艺术间存在着多种映像关系,这与当时社会背景、文化氛围、自然风貌等密切相关。风景画和造园之间仿佛是一个整体,向大自然靠近,相互借鉴又互相依靠。当人们的欣赏景观时,能够自然而然地想到风景画,在造园时会把风景画的构图、体量、色彩、虚实、光影等图面关系运用到造园中来,适当的组织、合理的安排、刻意的营造,构成一幅幅“虽然是人造的,却像天然生成的一样”的自然意境。
现代景观设计迅速发展,不断完善,与此同时也出现许多尴尬的境地。如对传统园林的局部模仿或过分模仿,造成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景观设计的目的是美化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环境……而现代的设计有的与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造成资源、土地的浪费,脱离人的实际需求,甚至会酿成事故等,因此我们在做具体的设计时,应依据具体的需求,尊重场地,尊重自然,尊重文化……虽然传统的造园思想有许多精华,但不能生搬硬套,要合理地借鉴,创造出适应时代的现代景观。
[1]黄 明.风景画意境美的创造[D].广东工业大学,2017,06.
[2]赵伟.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与中国元代山水画比较研究[D].渤海大学,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