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变化特点分析
2018-02-15黄永飞王翠梅
黄永飞, 王翠梅
(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所追求的方向,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与国家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密切相关[1]。课程价值取向的更新是反映课程时代特征,推动体育课程内容改革,选择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依据季浏、张细谦[1,2]教授关于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划分,自建国以来可以划分为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多元化本位和学生本位四个阶段。小学体育是学生体育兴趣和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用的科学性对学生一生的动作模式发展和身体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产生重要的影响。建国以来,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发生的变化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以 1950、1956、1961、1978、1987、1988、1992、2000、2001、2011 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为文本资料[3,4],分析了不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特点,为一线体育教师科学选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1949—1976)
(一)体育课程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间,这一阶段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1949年底,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去除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推崇苏联凯洛夫的体育教育理论,并广泛运用于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1950年我国编制了第一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现了全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 “大统一”。1954年仿照苏联制定了《劳动卫国》,我国于1956年编写了第二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反思第二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情况,结合我国基础教育体育的实际情况和我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我国于1961年颁布了第三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这三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还是存在明显的苏联经验模式,体育课程内容结构单一,只设置了必修课。其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保家卫国、建设国家服务,教学目的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具有明显的社会本位和“生物性”的工具理性倾向。体育课程的工具理性指向忽略了体育学科的本质,不是重在学习主体而是重在为社会服务,过分强调体育课程的社会本位,必然导致把小学生当成工具而不是学习主体进行机械训练。从1966年开始,学校教育完全是“以政代教”,学校体育“以军代体”,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建国后的三次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经验完全被去除,小学体育处于停滞状态。
(二)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化
从体育课程社会本位取向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来看(见表1),教学任务是增强体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卫国者。这一阶段体育教育选择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田径(基本运动)、体操和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体操教学内容细化韵律操、基本体操等,从大类的体操教学内容看基本体操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时比重也增加,凸显了体操对发展学生身体的重要性。田径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围绕着不同形态的走、跑、跳和投掷练习,在小学中高年级,田径教学内容围绕着快速跑、接力跑,发展跳跃能力练习、立定跳远、急行跳高、投准掷远,基本上每个学年的内容是重复出现的。田径教学内容学时比重从小变大,表现了田径运动对学生的基本动作和体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反思学习苏联学校体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国家需要和拥有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武术文化,1961年,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增设了体育基本知识(以伟人对体育认识和作用为主)、武术教学内容。基上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和比重反映了社会本位的体育课程取向。
二、学科本位价值取向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1977—1991)
(一)体育课程的学科本位价值取向
我国社会发展经历了发展的困难时期,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儿童青少年因营养不良导致体质较差,加上“文革”十年对学校教育的破坏,学校体育教学处于混乱、停滞不前、倒退的状态,使得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1977年改革开放,学校把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发展提高摆在重要位置,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第四部《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该大纲的体育教学目标既强调体质教育又强调技能教育。特别是,1979年被称作是“学校体育春天”到来的扬州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全日制中小学体育工作条例》,加强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和制定教学文件;同时,较系统地讨论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增强体质与掌握运动技能“谁主谁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标志着中小学体育教学走向学科本位的起点,强调体育知识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体育教学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低的现状,体育教学仍然把增强体质放在重要位置,体育课上成了体能课,导致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较单一,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
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了第五部《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88年颁发了第六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强调教学是“增强体质、三项基本任务”课程目标体系,学校体育必须贯彻教学原则,处理好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在教学中的关系,要求体育教学掌握“三基”、发展学生智力和学生的品德教育。“体质教育思想”“技术教育思想”和“技能教育思想”盛行,体育教学非常强调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出现体育教学竞技化色彩较强及体育学习中“重技轻人”(重视技能教学,忽视学生的感受)的现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各个年级的考试内容及评定标准等,学科本位价值取向体现了体育课程教学重视体育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走向完整化和系统化
从表2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走向完整性和系统化,基本教学内容与选用教学内容并存,选用教材比重稳重提升;体育知识、田径、体操、游戏仍然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体育基本知识、田径各年级比重保持不变,但田径教学内容比前三部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有所增加,田径教学内容趋于稳定在20%左右。游戏和体操随年级升高学时减少,武术3年级后开设,选用教材小学高年级学时增加。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体育知识和各项目的技术技能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特征,同时各项目中具体内容较多,比如田径教学内容包括了跑、跳、投等,在各年级反复出现,难易程度有变化,各个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具体内容较系统完整。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异存在,体育教学内容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体育教学竞技化现象突出。
表1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及分量
表2 学科本位价值取向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及分量
三、多元化价值取向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1992—2000)
(一)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在学校体育出现了“技术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和“成功体育思想”等多元体育思想的影响下,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第七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第七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课程目的任务是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和品德教育,同时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教学目的任务走向了多元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第八部全日制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增强体质和掌握技能及品德教育,强调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这两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看,体育课程目的任务从学科本位向多元化发展,体育课程进入“重技重人”的协同发展阶段,重视体育教学过程,实现育体与育心的和谐统一。
(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趋于多样化与学生兴趣并存
从表3可以看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基本教学内容和选用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选用内容达到四成,两部教学大纲的选用教学内容趋于上升。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上,学科本位与多元本位融合发展,构建体育教学内容时把增进健康与增强体质、科学性与发展性、统一性与选择性作为最基本的原则。以往的体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没有直接注明身体素质的教材内容,1992年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注明了身体素质的内容。为何要单列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这主要是因为自1979年开始我国对全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进行了检测,每五年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小学生体质测试进行随机抽查,连续三届抽查结果不容乐观,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国家教育部在颁布体育课程标准时重点强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身体素质的发展,解决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并通过“课课练”形式,增强学生体质。但2000年的教学内容未单列身体素质,体育教学中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与各项运动项目结合进行练习。
表3 多元化价值取向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及分量
四、学生本位价值取向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2001年—至今)
(一)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学生本位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启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紧随其后,同年也颁布了第九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十年的实验,我国于2011年颁布了第十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这次改革把“大纲”改为“标准”,课程名称由“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差异”和“终身体育”等为课程理念,标志着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本位理念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当下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立足体育为健康服务,由“教师为中心”和“教材为中心”转向“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价值主体的重塑,更加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体育学习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统一,重视学习者身体、心理、社会体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2014年,学校教育从核心素养培养人,体育课教学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开展教学,这说明体育课程教学更深层次地关注学生发展和终身体育。
(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以课程目标引领内容
从表4可见看出,2001和2011版体育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以目标引领内容的方式呈现,即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强调以运动技能和健康为主线,构建科学的教学环境,统合实现四方面的目标。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课程教师用书以田径、体操、游戏为常见的教学内容载体,强调了技能和健康主线,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内容渗透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以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表4 学生本位价值取向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五、结 语
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从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多元化本位到学生本位,课程教学目标从“增强体质,保家卫国”,到“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再到“培养体育兴趣”,再到现在学生本位的“培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教学内容从单一重体能、运动技能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到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领域化,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构建教学内容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体育课程教学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课程目标引领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教学更具科学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更体现灵活性和时代性,课程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