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微作文”训练
2018-02-14洪秀丽
洪秀丽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与信息时代不期而遇的今天,人们的思维模式、学习状态以及固有的生存方式必然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加盟”而变得多元、丰富和精彩起来。日新月异的网络,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微信”是这几年新兴起的“通信媒介”,在教师和家长之间搭起了便捷的通信新桥梁。因此,我尝试把“微信”作为中年级作文教学的一个别样“窗口”,巧妙利用“微信”平台发掘学生的潜能,进行“微作文”的教、学、评,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让微作文与“微信”同行。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激发兴趣、体验乐趣
三年级学生经常“谈写作色变”,究其根源是没有写作兴趣,更没有写作热情。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主体对外在事物保持的敏感而积极的心理状态,建立在这种心理状态的基础上,习作主体就会以充盈的心灵去感受客观世界,乐于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之物”。学生“眼中有物”,就不难做到“笔下成文”。在“微作文展示台”创建前,我先做了一番动员:老师和你们爸爸妈妈的手机里有一个神秘的写作展示台,如果你愿意成为它的会员,你的写作水平将迅速提高哦!” 学生纷纷把手举得高高……“微作文展示台”这一“新鲜事物”激发了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开启了“微作文”之门。
教师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觉认真地写,我思索着如何让学生保持参与“微作文”的兴趣呢?我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适当“降低”作文要求,如:只写片段,不做字数要求,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布置的写作题材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有“米”可炊。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联系生活、乐中悦写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学生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新鲜事。我们应当引导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学生的习作就不会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指导学生习作要重视生活这个源头活水,从生活中去摄取,不能把视角仅仅局限在教材单元内的习作要求上,而应把视野投向这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微作文”创作更是教材里作文题材的延伸和补充。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声音”,恰巧我们泉州去年九月两个台风来袭,学生停课在家,我通过“微作文展示台”布置了第一次“微作文”主题“台风来了”:台风来袭,站在阳台或窗前,仰望天空,你看到怎樣的天?开启你的耳朵,风声、雨声……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请你用一段话对台风进行描写。
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去倾听……孩子眼前的情景就是“台风”的现场直播。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习作活动,他们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去倾听、在思考。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美好的审美情趣以及愉悦的情感反应,形成了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
也许是“微作文”展示台这一新鲜事物让孩子们更认真地对待这次写作,也许是孩子们在乎自己的作品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也许是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因而孩子们爱写、乐写,写得有声有色。
“微作文展示台”尽量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主作文。如:平时的观察记录;生活的见闻;国庆假期布置写“国庆七天乐”主题微作文:写国庆假期的乐事或趣事;好看的书报,读了写……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挥洒自如地写,从而开创“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作文新天地。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转变角色、丰富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好作文,离不开广泛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要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要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两条腿”走路,既要认真学习课文中精美的词汇,规范的语言,丰富的表达方式,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微作文展示台”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又一个新途径。比如:国庆节期间,我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外积累作业:摘抄“微作文”主题“台风来袭”的优美句段。学生寻找摘抄的内容时,由“用心”的读者转变成忠实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他人的“微作文”当作“镜子”或看到自己的优点,或发现自己的不足。既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积累,也内化为下次创作更认真的动力。再如:第四单元的语文天地要求交流“塞北江南”的诗文,“微作文展示台”充分发挥了它的互联网优势,孩子们纷纷把自己寻找的优秀美文投放在平台上,可以在家轻松自由地阅读,通过微信扩大了阅读面,并摘抄自己喜欢的写景的优美句段,为本单元作文“家乡有名的景物”做好铺垫。“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将会拥有自己的语言宝库,写作自然得心应手。
四、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成功、以评促写
叶圣陶老先生说:“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现在学生作文之后往往急于上交,缺乏再次修改的兴趣,修改习作主要依赖老师。老师事必躬亲,辛苦改了作文,学生拿到本子后只看了一下分数,便塞进书包,老师徒劳无功的工作在不断地重复着。“微信作文展示台”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习作评改被动的局面,改枯燥为生动,变单调为多彩,改师评为多元。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点评往往缺乏兴趣,但对别人的习作就不一样了,他们会说得头头是道,让人折服。平时对某篇习作的点评也可能是只限作者看到的,但在微信的评价就不一样了,不仅作者可以看,其他的同学也可以看,这样你道一言,我道一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俗话说“摸着石头过河”,我在评改方面也做了一次尝试,如:“台风来了”,我对每篇“微作文”都做了三言两语的点评,为后面学生点评做了示范。国庆节布置微作文“国庆七天乐”,我鼓励孩子自愿参与,尝试当小老师做点评,没想到还有模有样:小至用错的标点、错别字,大到用词造句的准确性,篇章结构的合理性,孩子们在平台中相互启发,相互修改,取长补短。通过“微信”拓展全新的作文交流渠道、交流方式,鼓励学生虚心学习别人习作中的优点,让学生由“会作文”走向微信上的“互荐互赏作文”, 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到写作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我们有理由坚信:因为微信,学生的习作打开了一扇别样的天窗;因为微信,学生看到了一片五彩的天空;因为微信,学生爱作文、乐作文、会作文!
【备注:本文系鲤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第一批)《小学中年级“互联网+习作”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LCJG135-020)的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