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2018-02-14吴晶晶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9期
关键词:坐姿字形写字

吴晶晶

【摘 要】 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识字写字的教学工作也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小学低年级正是对汉字以及民族文化的初步认知阶段,因此提高兴趣、夯实基础最为关键,本文将针对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 识字写字教学策略认知规律

一、以正确的坐姿为前提

笔者亲身的教学经历显示,识字写字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呈现出一种高耗低效的状态。要想改变小学生这种“少慢差费累”的现象应从最根本的写字姿势开始调整。在每次写作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摆好正确的写字姿态,保持坐姿端正,面对桌子,胸部离桌子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放在地面并与肩同宽,左手按纸,右手握笔。这些通常是教师对学生坐姿的标准指导,如何让学生领会并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亦是重点。

例如,学生在写字时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头歪、肩斜、腰弯等,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是近视、斜视、驼背、脊椎扭曲等生理问题。这时,我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后果之后,决定写字先从坐姿抓起。

首先在教室正前面、所有人都目之所及的地方贴了一张正确坐姿的侧面图。其次,教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坐姿教学,通过PPT放映正确坐姿的细节图,例如目光与书本的角度、身体与桌沿的距离等等。其间,每一个细节动作都请同学上台做演示,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够将抽象的要求与标准形象化。最后,教师在学生对姿势要求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将一首简洁的“坐姿口诀”教给大家——身正、肩平、臂开、足安。并针对每句话都做出了详细的解释。下课前,老师说:“好,我们的标准坐姿课快结束了,现在同学们跟我一起边练口诀边演示一遍吧!之后写字的时候都要按口诀来哦!”

起初,部分学生因为很难克服之前的习惯,但每次写字前老师都会带领大家一起练口诀并调整坐姿,学生本就容易受到环境的鼓励,辅之教师正前方的坐姿大海报,一学期下来,班上学生的坐姿问题都能过关了。

由此可见,学生的坐姿问题是普遍问题,而坐姿教学亦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前提,要想解决该问题需要舍得牺牲时间并掌握灵活的教学技巧,让正确坐姿成为学生的习惯而不再是标准。

二、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基础

掌握汉字自身的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认识汉字规律的教学又要遵循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汉字教学。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还有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认知因素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感知、思维与实践,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

学生对于字形、字义及字音的掌握过程就是从感知到理解到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学生对字义的感知可以具体的事物和行为作为出发点,将其解释为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或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达到的形象事物,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以此类推,学生对汉字感知、理解、记忆并运用的过程实际上是巩固复习的过程,认知规律为其识字能力提高的基础。

例如,我在看完一款漢字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后深受鼓励,于是开始计划借助学生爱玩的天性、以户外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对于字形的感知与认识。在教务处批准了我的户外活动课的申请报告后,我便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并宣布今天上的课是“字形课”。大多学生因在户外上语文课而感到新奇,此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随后,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由一个人背对老师,站在国旗台边的较高处,剩下的学生可以看到老师手中的汉字,并在操场规定的范围内,合作用身体摆出这个字,让第一个同学猜,规定时间内,猜出最多汉字的组获胜。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感受到学生对合作的热情以及集体荣誉感。起初,在草坪上横七竖八地慌乱移动到后来的井井有条,几个人负责左边(上边),几个人负责右边(下边),分工明确。重要的是,学生对于字形的理解更加明确,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等,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亦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识字的教学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思维特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性与直观性,因此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为他们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是创造最高效的一种识字方式,一举多得。当然,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思维是不断发展的,且学生的思维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及思维特点,因材施教。让汉字的形象生动化,便于学生的认知与运用。

三、以汉字特点为辅助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如是说。汉字经过长期的演变,已被赋予生命的意义。因此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艺术品,都具有其特点。小学低年级的汉字教学应以这里为出发点,以汉字特点的为辅助,通过对汉字的结构规律分析,加强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认知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汉字进行分析与理解。尤其在字形的认知上,学生对于事物的细微之处缺乏分析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添“口”歌》时,学生对于“未”加“口”成“味”这一栏中的“未”总写成“末”,也有少部分学生写成上下两横等长。于是,先通过学生对于两横长短的认知特点对其进行解释:“同学们,‘未字是指没有的意思,在春天,树上的枝丫还没有长大,因此上面的一横短,而下面的枝丫先长出来,因此下面的一横长,听懂了吗?”

一名学生问道:“老师,那为什么上长下短呢?”我说:“这位同学问得很好,‘末字是最后、结尾的意思,音乐到了结尾都渐渐舒缓,声音变小是吗?所以,‘末字上面一横长,下面一横短哦!同学们在以后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也可以像这样利用汉字本身的字义来理解字形。”

由上述可以看出,利用汉字的特点辅助教学,可以唤起孩子好奇与探究的本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利用不同的创新方式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正确引导,让学生在乐于识字、写字。endprint

猜你喜欢

坐姿字形写字
坐姿好习惯
学写字
坐姿矫正器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写字
“懒散坐姿”最伤身
写字大课堂
添一笔变个字
坐姿调整T恤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