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化学检验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
2018-02-14王宏慧张明玉岳燕霞
◎ 王宏慧,张明玉,岳燕霞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 漯河 462300)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近年来,我国发生了许多有关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如“注水肉事件”“毒胶囊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及“地沟油事件”等,这些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早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对食品进行相关的化学检验。因此,食品化学检验的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度,为全国人民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环境。
1 影响食品化学检验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1.1 检验方法不科学
在食品化学检验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检验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检验准确度有所降低。很多时候,检验结果可能相对比较准确,但由于检验方法不科学,最终可能会导致结论错误,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对食品进行化学检验时,如果事先没有具体全面深入分析食品样品的性质及特点,就不能科学分类,也就不能进一步研究食品的化学成分。通常情况下,如果食品的性质不同,实验室条件不同,那么检验方法也不相同。一般检测人员会采用仲裁法,但如果是在对检测结果存在分歧的情况下,也会采用第一法,同时,在检测不同食品中某种成分含量的差异性时,检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检测食品中的钙含量时,应根据食品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如果是牛奶,一般采取火焰法进行检测,看牛奶中钙含量是否为100 mg/100 g,但如果是检测保健品胶囊中的钙含量,则需要采用滴定法。
1.2 样品抽取与制备存在问题
对食品进行化学检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样品抽取与制备环节。在样品抽取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科学之处:①很多时候检测人员没有对样品进行随机抽取,按照随机抽样检查的原则,应该从各个有代表性的食品中抽取各个部分进行检测。②样品抽取的数量没有达到检验标准。③取样的工具清洁度达不到标准,各种有害物质可能已经污染了样品,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常会出现检测样品不均匀的现象,这无疑影响了最终的检测结果[1]。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在对一些液体类食品进行检测时,检测前必须充分摇匀,保证样品是在均匀的状态下检测的;在对一些固体类食品进行检测时,检测前必须将其碾压粉碎,然后充分混匀,保证其均匀性。
1.3 仪器与试剂存在问题
在食品化学检验过程中,当然离不开各种仪器与试剂,仪器与试剂选择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在仪器方面,如果检测人员没有选择能够自动校正的仪器,那就会造成误差,如果没有注意到一些仪器不可忽略的特性,如蒸馏装置的气密性,势必会影响检验结果。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仪器避免不了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损,如果没有对仪器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必然会影响检验结果。在试剂方面,很多时候检测人员没有意识到有些试剂是有保质期的,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不可以使用,如标准的滴定试剂规定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同时,在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时,食品的化学成分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同,那么需要选择的试剂种类以及试剂用量也不同[2]。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溶剂一旦存放时间过长,极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检测时需要重新配制试剂。
1.4 检测人员不够专业
在食品化学检验工作中,检测人员必须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然而,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检测人员不够专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例如,在检测啤酒的化学成分时,由于不同检测人员所采取的滴定速度不同,导致同样的啤酒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同,甚至差异还很大。
1.5 没有严格控制实验室环境
对食品进行化学检验,一般都需要在实验室里进行。然而,由于没有做到严格控制实验室环境,导致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绝大多数情况下,检测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及湿度下才能进行,一旦没有严格控制温度与湿度,就可能使样品的相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2 提高食品化学检验准确性的对策
2.1 选择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
要想提高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性,首先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这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对策。因此,检测人员务必在检验开始前就选择好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如上述提到的仲裁法、第一法、火焰法、滴定法,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检验方法。总之,选择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依据食品种类、性质等要素来选择,以减少误差,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2.2 科学地进行样品抽取与制备
在样品抽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随机抽样的原则,且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随机抽样。其次,样品抽取的数量必须达到检验标准,否则极容易影响检验结果。另外,注意保持抽取样品工具的清洁度,避免有害物质污染样品,避免外界环境对检验结果造成干扰。在样品制备中,不论是液体食品还是固体食品,都必须保持样品的均匀性,如果是液体食品,检测前必须充分摇匀,如果是固体,检测前必须先碾压粉碎,再充分混匀[3]。
2.3 规范使用仪器与试剂
在选择仪器与使用试剂时,操作必须足够规范。在仪器方面,一定要选择能够自动校正的仪器,并注意一些仪器的特殊性质;同时,必须对仪器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在试剂方面,注意试剂的保质期,并定期检查试剂,一旦发现试剂过了保质期,立即处理,避免日后不小心使用了过期试剂,影响检验结果。同时,区分好不同食品的不同化学成分与化学性质,根据成分与性质选择试剂种类与试剂用量。另外,定期检查一些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溶剂,一旦溶剂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切忌使用,应该重新配制溶剂。
2.4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检测人员是进行食品化学检验的主体人员,其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高。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促使检测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技能。
2.5 严格控制实验室环境
在食品化学检验过程中,实验室环境也非常重要。严格控制好实验室的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影响因素,有利于减少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进行容量分析时,需要把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 ℃,因为在20 ℃时容量法的分析检验值才能够归零。
3 结语
提高食品化学检验的准确性,是我国所有检测人员在检测道路上始终追求的一大目标,只有在了解影响食品化学检验准确性因素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