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新内涵
2018-02-14韩建平汪福友张海涛
◎ 党 捷,韩建平,汪福友,张海涛
(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有限公司,河南 周口 466315)
1 背景
1.1 粮食安全的新内涵
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粮食安全的内涵不仅包括量的安全、调控的安全,还包括质的安全,让所有人吃得好、吃得安全,将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的主攻方向和最终目标。
1.2 绿色储粮的概念
绿色储粮是指采用有效的生态手段储备粮食,避免化学药剂的污染,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防治方法。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常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侵害,造成量和质的损失;此外,粮食还受到熏蒸药剂的影响,从而带有一定量的药剂残留,造成化学污染。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粮食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保持粮食品质新鲜,控制和减缓粮食品质劣变,不用或少用化学熏蒸药剂,为消费者提供新鲜、无公害、安全可靠的绿色放心食品,成为粮食储存环节的重要目标。
2 粮油承储企业在质量把控上面临的新问题
2.1 卫生指标监测存在局限性
目前,基层库点特别是地方收储库点,检测成本较高,或并不具备卫生指标监测的检测条件,一台真菌毒素检测仪10万元,一盒检测试纸0.68万元;同时多数质检人员和化验室不具备资质,在实际操作中不好掌控。
2.2 气调储粮项目推广存在局限性
气调储粮技术对仓房气密性能要求高,大部分仓房气密性达不到要求,导致氮气气调技术的应用效果不明显;气调费用偏高,大部分承储企业由于缺乏对食品安全及科技创新的认识,选用更廉价的磷化铝熏蒸技术,导致粮食质量降低,直接影响销售价格[1]。
2.3 科技储粮覆盖率100%,但应用效果需要提升
目前中储粮系统所储存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100%,但由于仓房条件、系统工艺等原因,部分科技储粮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加之基层承储企业缺少专业技术型人才,部分员工现有的工作能力不能适应目前新形势下岗位的要求。
2.4 库外储粮风险较大
坏粮风险是指大多委托库点仓房条件、基础设施较差,人员年龄老化、不足,管理跟不上现代管理要求。
债务风险是指大多委托库点存在集资建仓等现象,个别库点存在债务纠纷,存在粮食盗卖等风险。
3 中储粮把握粮食安全新内涵的做法
3.1 严把出入库关,做到源头控制
为准确把握粮源质量,中储粮长期以来持续做好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严把中央储备粮入库质量关,严格中央事权粮食出库质量检验制度,严防卫生指标超标粮食入口粮市场。
3.2 倡导绿色储粮,做到安全保质
中储粮以“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为基本目标,以“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提高”为原则,结合我国储粮生态区气候特点,不断创新探索,因地制宜的推广了氮气储粮、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等绿色储粮新技术。
3.2.1 氮气储粮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仓储保管中一直采用化学药剂熏蒸手段来防止虫害,既不利于保持粮食绿色品质,给仓储人员健康带来潜在危害,也对环境造成污染。氮气气调储粮技术通过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充入粮仓,形成密闭粮仓内的缺氧环境,实现物理防治害虫、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储粮过程中化学药剂”零排放”的目的。随着气调技术的不断改进,其能耗、成本都有较大下降。
3.2.2 空调控温技术
在储粮仓房内安装空调,让粮食住进“空调房”。在夏季高温时段通过开启空调降低仓房温度,使粮食长期储存在较低温度环境下,从而延缓粮食品质的下降,确保粮食销售时仍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
3.2.3 内环流控温技术
内环流控温技术是指将冬季蓄存在粮堆内的冷源,利用仓内安装的配套环流设备,通过仓内管道、粮堆和通风笼运行而不与外界空气接触,来循环降低仓温均衡粮温的一种储粮新技术,既可以防止储粮虫霉危害,又可以保证储粮新鲜、营养和品质。
中储粮2017年新增内环流控温、空调控温、氮气气调、压盖密闭等绿色储粮2500万吨,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提升到98%,通过储粮技术改造的仓房可使人工成本降低30%,能耗降低40%。表明绿色储粮技术的粮食更加安全、绿色、营养。
3.3 创新智能化管控手段,做到精心看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储粮积极适应新形势,搭建了集粮情远程监测、智能出入库监管、库存数量监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新智能化粮库管理体系。直属企业生产经营远程在线监控进入常态化,在线监控作用有效发挥,让中央储备粮的运营效率和集团管控力度大幅提高[2]。管理粮食不再是依靠报表,而是直接管控到现场、到实地、到粮情的即时变化,真正实现了“看得见、管得住”。使管理更严格、更高效,确保了中央储备粮储存安全和数量和质量。目前中储粮智能化管理已经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2017年底实现了344家直属库和592家分库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全覆盖.
3.4 严抓库外储粮监管,防范安全风险
集团公司直接管理和负责监管的中央储备粮及政策性粮食库存总量约占社会粮食总库存的80%。近年来,政策性粮食尤其是库外储粮监管一直是粮食监管的重中之重,粮食管理机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内严抓检查、狠抓整改,对外密切协调、争取支持,全力保持了政策性粮食管理基本稳定。人防、法防、技防、经济防的“四位一体”监管体系得到全面加强,利用线上把关,“一卡通”预警与现场监管结合,加强了收购的真实性、审核的合规性,保证了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全面做好了政策性粮食的管理工作。
4 结语
中储粮董事长吕军同志在工作报告中提出:“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在不断升级,对吃得好、吃得安全更看重,企业在履行政策性职能过程中,既要坚持安全为首要目标,又要改进运作手段,重视提升质量和效率。”
随着粮食安全内涵从数量安全扩展至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中储粮人的使命和责任更加重大,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新要求,逐渐满足民众对粮食需求由“饱”到“好”的转变。做到全过程、全流程、全方位、多角度管控;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科技手段的应用,以夯实“两个确保”为根基,收好粮、管好粮、出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