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镜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模式的研究进展

2018-02-14邱琛茗李志强刘金标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康复

崔 琳,孙 瑛,邱琛茗,邓 冰,李志强,康 夏,刘金标

作者单位:610083成都,西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崔 琳,邓 冰,李志强,康 夏,刘金标),干部病房(孙 瑛),心血管内科(邱琛茗)

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国内外开展最广泛的骨科微创手术之一,因其创伤小、费用低、围手术期短等优点,得到了医患双方的高度认可。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1997年丹麦学者Kehlet等[1]首次提出ERAS的概念,原南京军区总医院黎介寿院士将其形象翻译为“加速康复外科或快速通道外科”[2]。ERAS可明显改善患者手术效果及促进功能恢复,尽早尽快地提高患者的生活适应度和自信心。ERAS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一系列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缓解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它既要求手术微创,又要求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康复管理[1-3]。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ERAS具有确实可行的加快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4-5]。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骨科广泛开展的微创手术,其本身就与ERAS的理念具有一致性。将ERAS的理念和措施引入膝关节镜术后临床康复,科学地制定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和康复管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减少患者疼痛及心理负效应。

1 术前优化流程

1.1 术前宣教 术前宣教是一种重要手段,可提高患者术前对疾病的认知度、对治疗的依从性。一般而言,膝关节病痛会带给患者生活、工作等诸多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方面患者既希望通过手术治疗尽快康复,另一方面又对手术产生恐惧,害怕手术带来的创伤。需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可以综合运用文字阐述、形象图片描绘、手术模型演示、对比手术讲评等,告知患者关节镜微创手术的优点与不足,由此帮助患者建立手术成功、治愈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家庭支持系统,采取个性化的术前宣教方案,如手术前注意事项、术后疼痛处理方法、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食物组成搭配、术后下床活动及负重时间、术后疼痛预防与治疗等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术后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等内容[6]。

1.2 饮食指导 (1)术前营养状况是评估手术后恢复的重要指标,术前需指导患者进食营养含量、种类丰富的食物,如蛋白含量高的肉类、鱼类,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食物,既可增加营养供给,又能增加抵抗力及术后身体修复[7]。 (2)遵循术前常规,术前 6~8 h禁食,术前4 h禁饮。

2 疼痛管理

2.1 术前预防性镇痛 患者术前的疼痛程度与关节活动度密切相关,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平均住院日等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也是严重制约ERAS方案实施的关键性指标[8]。为了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疼痛,ERAS建议采用手术前“预防镇痛”的措施,如术前应用不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塞来昔布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氟比洛芬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9]。有研究报道,采用术前少量药物镇痛,能有效得缓解膝关节镜手术后发生的急性疼痛,并且患者24 h内阿片类药物用量也明显下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有效减轻了社会医疗负担[10]。

2.2 术中处理 (1)根据患者及医院情况,个体化选择麻醉方式,如股神经阻滞联合全麻,联合麻醉增加舒适性,减少并发症。(2)关节腔内药物应用:术中关节腔内注射吗啡8 mg,全麻将要清醒时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可预防麻醉清醒后患者恶心、呕吐,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术后采用不同镇痛药物,通过各药物的联合、协同作用,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单一镇痛药物的剂量,减轻各药物的副作用[11]。另外有研究比较了膝关节手术患者麻醉方式与术后恢复的关系,发现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股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术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者满意度、康复时间、住院日等均无显著差异[12-13]。

2.3 术后镇痛 ERAS原则上建议手术后采取多模式镇痛的方法,特别推荐选择非甾体抗炎类药物(NSAIDs),其镇痛效果迅速、作用时间短。(1)术后前3 d肌注帕瑞昔布钠 40 mg,2次/d;或静滴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100 mg,2 次/d。 (2)个别患者可以采用自控式镇痛泵(PCA);(3)镇痛效果不佳的患者,考虑辅助镇痛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药、肌松药、抗焦虑药等,该类药物虽然没有直接的镇痛作用,但能改善术后患者常见的焦虑、睡眠不佳、肌肉张力过高等现象,间接提高了镇痛药物的效果。(4)冷疗法利于改善膝关节镜术后早期的夜间静息疼痛及缓解肿胀,可减慢组织代谢,减少渗血,减慢血流,降低机体耗氧量,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促进局部血管收缩,促进术后早期消肿[14]。同时,冷疗法还可提高痛觉阈值,从而发挥镇痛作用[15],直接或间接促进患者尽早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有观点认为,关节腔内注射NSAIDs,对软骨细胞具有间接杀伤作用,可能损伤软骨细胞和组织[16]。但更多的从事具体临床工作的学者,在膝关节镜术中关节腔注射该类镇痛药物,发现患者术后的疼痛不适感得到明显缓解[17-18]。

3 术后并发症的控制

3.1 关节积血 膝关节镜手术中易出现关节腔内积血,其发生率约1%~2%。主要原因在于松解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时易损伤膝外上动脉,并且在清理关节内滑膜时也容易损伤小血管。通常术后安置关节腔引流管来观察关节积血,但安置引流管增加患者康复的心理负担,影响术后早期下床[6]。ERAS原则上建议在术野干净、无直视下血管损伤的关节手术后,可不放置引流管。对于必须放置引流管的病例,也应当及时早期拔除引流管,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3.2 关节积液 关节积液也是关节镜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0~5%。关节积液可以造成患者关节手术后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如关节肿胀、疼痛等。关节积液可能会在术后持续存在并且难以缓解,尤其是术前具有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患者。目前通过加压包扎、冰敷、抬高患肢等方法控制膝关节积液,并采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踝泵运动、康复理疗等方法消除膝关节水肿[7]。ERAS原则推荐综合应用多项预防措施,尽可能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心理),通过尽快稳定膝关节内环境,加速促进患者加速康复。

4 系统的康复训练

4.1 肌力的康复训练 ERAS原则主张在有效控制患者疼痛的前提下,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肌力康复训练贯穿于术后康复训练的全过程[19],应遵循由弱到强、以不疲劳耐受的循序渐进原则。手术当日麻药作用逐步消失后,为了尽快减轻患肢肿胀疼痛等不适感,需要耐心指导并有力督促患者行足趾屈伸运动、抬高患肢、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等,促进下肢血液静脉回流。术后早期的功能训练既包括常见的阻抗、开闭链、弹力带梯度训练法,也包括目前提倡的肌电图生物反馈技术、交互效应、电刺激训练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扶拐下床小范围的行走,从而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度,为重塑膝关节稳定性提供良好的基础训练。

4.2 关节活动度的康复 术后及时开始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训练(ROM训练),可明显减少膝关节因制动带来的不良效应,如关节软骨变形、疼痛、关节僵硬、粘连、胶原过度形成等,同时缩短术后的康复时间。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0]:(1)肌肉适度牵拉练习;(2)髌股关节活动练习;(3)持续性的患肢关节人为被动练习等。

4.3 本体感觉的康复 本体感觉维持人体正常姿势和保持平衡,是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影响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21],其感觉信息主要由关节周围组织包括韧带、肌肉、皮肤等产生[22]。随着社会进步和康复医学发展,越来越强调患者术后本体感觉康复的重要性。膝关节手术或者损伤后,膝关节周围的本体感觉自然减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度降低,很容易导致关节再次损伤的发生。有研究发现,对膝关节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本体感觉的训练,明显加快了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增加了患者膝关节的平衡功能及稳定性[23-24]。 ERAS推荐术后本体感觉训练,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点:体感刺激训练、体感辨别训练、主动运动及平衡训练、被动运动训练以及多系统综合训练[25]。

综上所述,ERAS通过术前宣教、营养状况最佳化、标准化的疼痛管理、术后并发症的控制、系统的康复训练等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达到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尽早康复的目的[26-27]。因此,ERAS贯穿患者围手术期,可能是微创手术乃至大外科手术发展的趋势,但ERAS融入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标准化方案及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完善。

猜你喜欢

膝关节关节康复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