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使用否定副词的偏误分析
2018-02-13侯春柳
侯春柳
摘要:虽然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否定副词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否定副词教学还有所欠缺,在针对性上尤显不足,然而留学生在这方面的偏误现象却不少。本文着力于研究留学生否定副词“别”和“不”的使用情况,对留学生的偏误类型及其偏误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否定副词 留学生 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034-02
否定副词是留学生习得汉语容易产生偏误的部分,然而在大多数教材中并没有否定副词的重点讲解及练习部分,因此留学生在这一部分产生偏误的比例较高。
一、否定副词的本体研究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将副词分为六类:程度副词,情态方式副词,时间、频率副词,范围副词,表示语气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
前人对否定副词的研究大多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来源研究、词性研究,用法研究和对比研究。并且对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本体研究的研究成果颇丰,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没有、不、别”是最主要的否定副词。但是它们的语义和用法都不相同。例如“去了没有?没(有)去。”是对“去了”的否定,表明现实生活中某种行为没有发生;“别去”的“别”表示禁止或劝阻,否定副词范围较大由于前人对“不”和“没”的研究著作较多,虽说研究“不”和“没”的相关论文较多,但是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短板,这里我将就否定副词中的“别”和“不”的对比展开论述与研究。
二、“别”与“不”在语义方面的差异
(一)“别”的语义特征
1.表示劝阻或阻止
(1)别+动词/形容词。
(2)用于谓语的小的句子之前,句子常常带有熟语性。
(3)单用,用于接着对方的话说。
2.表示揣测
表示揣测的部分如果是小的句子,只能用“别是”不能单独使用“别”。
(二)“不”的语义特征
1.单用,回答问话,表示与问话意思相反
2.“不”表示否定,放在动词/形容词/个别副词前
(1)A不A(A为动词或形容词)。表示这个问题重复一遍又一遍被提出质疑。
(2)不管A不A(A为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无论这样或不这样”。
(3)什么A不A的(A为动词、形容词或名词)。
(4)半A不B。A、B可以是意思相同或相对单音节动词、形容词。
(5)不是A就是B。A、B为同类的动词、形容词,也常常是小的句子。表示两项之中必有一项是事实。
(6)不……就(才)……。表示如果不这样就会怎样。
三、否定副词“别”“不”的偏误类型及成因
以下资料均收集自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老师主持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用字符串搜索以“词”查询外国留学生“别”和“不”偏误句子共有360条记录,其中“别”的偏误句子有28个,“不”的偏误句子有332个。我们不难发现,“不”的使用频率是“别”的使用频率的十几倍。其中“不”和“没有”的混用偏误高达133句,由于与本篇论文并无太大关联,也非本篇论文研究方向,就忽略这一部分。重点研究“不”和“别”的混用以及“不”和“别”的遗漏误加现象。
下面我们就HSK动态语料库中语料偏误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一)留学生使用否定副词的偏误类型
1.遗漏否定副词“不”“别”
(1)到结束考试不能放心。
不到结束考试不能放心。
“不”表示否定,放在动词/形容词/个别副词前。“不到考试结束不能放心”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也就是“到考试结束才能放心”。这是由于留学生对目的语的特殊句式双重否定句掌握不到位所造成的偏误。
(2)他说:“你操心、别担心。”
他说:“你别操心、别担心。”
这是由于某些留学生目的语水平有限,学习的汉语所处的等级水平较低,对汉语语句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在语义理解方面存在困难。
2.误加否定副词“不”“别”
作为一个好孩子我深深的理解我父亲对我家庭的帮助也不是不小的。
作为一个好孩子我深深的理解我父亲对我家庭的帮助也是不小的。
同上例(1)双重否定句理解偏误。
3.混用否定副词“别”和“不”
(1)我们与其他人在一起时更要为其他人服务,别追求安宁安乐。
我们与其他人在一起时更要为其他人服务,不要追求安宁安乐。
虽然“别” 有行为劝阻和阻止之意,但是例(1)中的动词“追求”是双音节,所以“不要”更合适。
(2)别浪费也是对孩子好的教育方式。
不浪费也是对孩子好的教育方式。
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大部分韩国留学生受母语韩语的影响,“不”和“不要”常常混为一谈,用法不同,却当作一个用法来用。留学生将“不”和“别”混用的频率极高,存在语义相近误代的严重现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不”和“别”的时间混用分析。“不”没有时间限制。“别”是行为的劝阻和禁止,所以用于现在和将来,不能用于过去。
例:昨天别让你来,你非来;今天让你来了,你又别来了。
“别”用于表明现在和将来的时间,而昨天表示过去发生的时间,所以应该是“昨天不让你来”,后半句重点说的是不来的事实,应该整体改为:昨天不让你来,你非来:今天让你来了,你又不来了。
(2)“不”和“別”的词义混用分析。“不”表示对动作的事实的否定;“别”有阻止、规劝的意思。
例:对沉迷于游戏的小孩子说:“不玩了。”
这是对沉迷于游戏的人的劝阻。应该改为:对沉迷于游戏的孩子说:“别玩了。”
(二)产生偏误的原因分析
(1)遗漏否定副词“别”“不”的原因
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学习汉语很困难,从而出现回避难点的行为,避免出错,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这可能是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造成的。
(2)误加和混用否定副词“别”“不”的原因
对目的语知识理解不透彻,只了解表面的、简单的初步知识,潜意识把母语规则迁移到目的语中。母语负迁移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否定副词的教学对策研究
(1)调动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只有学习者不回避难点,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不断积累例句,反复练习,接下来的一切教学计划才能得以实施。
(2)编写具有针对性的适合学习者学习否定副词的教材。只要探索出适合学习者的教材,教学效果就可以事半功倍。
(3)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比如,汉语否定副词与韩语否定副词所在位置对比研究以及汉语否定副词的种类与韩语否定副词种类对比研究,这样将母语与目的语对比学习,学习者能够更准确地掌握目的语。
(4)培养具有针对意识的教师团队。对否定副词的教学研究要深入进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研究水平的提高,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