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养殖动物病因及防控措施

2018-02-13赵新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圈舍传染性畜牧

赵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6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伊犁 835200)

0 引言

畜牧养殖产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养殖产业在农业产业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发展畜牧养殖是实现基层地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基层地区的畜牧养殖规模不断增加,很多养殖户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不注重动物疫病防范,使动物疫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为将动物疫病发生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需要养殖户高度重视动物疫病的预防。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农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畜牧业在基层地区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支撑基层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养殖中,常见动物疫病主要包括传染性疫病和非传染性疫病,其中传染性疫病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这类疾病对动物健康生长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具有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的特点。非传染性疾病包括一些外科疾病和内科疾病。随着养殖户对动物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一些重特大传染性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某些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呈现高发趋势,常呈现混合感染,造成的临床症状逐步加重,诊断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充分分析畜牧养殖中动物疫病发生的原因,以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确保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疫病发生的原因

1.1 饲料原因

很多养殖户尤其是中小规模养殖户,在动物养殖中,对于动物食物没有做好严格把控。养殖户为降低成本,没有从有资质的厂家购买动物饲料,购买的饲料营养价值差,存在发霉变质的问题,某些饲料还会夹杂很多寄生虫,这些不合格的饲料进入机体后,很容易影响机体器官的正常生长代谢。带有寄生虫的饲料通过食道进入机体后,寄生虫会趁机繁殖,消耗动物机体内的营养物质,使动物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饲料成本增加。此外,还有个别养殖户,会一次性购入大量饲料原料,保存在相应的场所,自行配制饲料。由于保存场所地势低洼,潮湿不堪,很容易引起饲料原料发霉变质。在饲料配制时,养殖户并不能按照动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为其配制针对性的饲料,导致饲料营养价值差,各种营养元素投入不足。动物采食的饲料不能获得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身体素质逐渐变差,抵抗能力下降,给多种传染性疫病的流行传播提供条件。

1.2 养殖环境原因

优劣的养殖环境是动物疫病发生的另外一个影响因素。不管是规模化养殖场还是中小规模养殖场,普遍存在养殖环境较差、养殖环境恶劣的问题。很多养殖户在修建养殖场时,并不能结合养殖规模科学建设养殖场,划分各个养殖区域的功能。生产区域和病死动物隔离区域距离较近,净道和污道混合使用,给多种致病原繁殖生长提供了条件。同时在某些养殖场内部,也没有制定严格的卫生清理制度,圈舍内的各种粪便垃圾没有及时清扫,产生毒害气体,不断刺激动物的呼吸道黏膜。动物呼吸道黏膜损伤后,会为多种致病原侵袭提供条件[1]。此外,消毒不彻底也是导致养殖场环境恶劣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合理的消毒制度,在养殖场进出口没有设置消毒池或消毒设施,非饲养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使人传播疫病的几率增加。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由于外界温度较高,圈舍湿度较大,一旦消毒清理不当,会导致大量致病菌滋生蔓延,进而导致动物出现高频率的发病现象。

1.3 药物使用原因

动物疫病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各种药物。但在药物使用中,普遍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很多养殖户不注重事前预防,只注重事后的药物防治。一旦动物出现临床症状,在没有明确致病原因、致病原的基础上,就随意使用药物。动物养殖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有些养殖户为避免动物疫病的发生,在整个动物养殖期间,在饲料和饮用水中添加大量抗生素添加剂。多剂量、多种类使用抗生素,一方面使动物机体内的药物残留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增加了致病原的耐药性。当动物发生疫病后,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治疗效果变差,经济成本增加。

2 防控措施

2.1 高度重视饲料质量

饲料质量对提高动物机体抵抗能力有很大帮助。养殖户在发展动物养殖产业前,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教育,通过当地部门的专业培训教育,形成健康养殖理念。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应该引导养殖户到有资质的饲料加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购买高品质的饲料。目前很多养殖户为降低成本,主要购买饲料原料自行配制。在饲料配制时,也需要引导养殖户结合动物的不同生长周期,为其配制针对性饲料。畜牧兽医还应深入基层养殖户内,开展技术指导。通过制作动物不同生长阶段饲料营养价值图表,引导养殖户按照图表中的相关要求,科学配制饲料,确保饲料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此外还应确保饲料营养价值,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投入充足,满足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2.2 强化环境控制

控制养殖环境是预防动物疫病流行传播的最有效措施。为减少或预防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减少动物感染疫病的几率,要加强对整个养殖环境的有效监管。养殖场内部应制定严格的清理制度,要求养殖户每天对圈舍进行清理,及时将粪便清理出圈舍,堆积发酵,以杀灭粪便中残存的致病原。同时还应密切观察圈舍内的卫生环境,及时清理食槽和饮水槽,将圈舍内板结的垫料清理出去。在做好圈舍清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做好消毒工作,每周坚持对圈舍内部环境进行1~2次的消毒[2]。日常消毒时,还要轮换交替使用消毒剂,避免致病原传染产生耐药性。要控制圈舍的通风采光,冬春季节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夏秋季节及时将圈舍内的高温高湿气体排出,使用生石灰吸收地面水分,降低圈舍湿度。

2.3 科学用药

合理用药是提高疫病防治效果的重要措施。辖区内的动物卫生防疫部门应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引导养殖户参与其中,重点引导养殖户掌握科学用药的原则和原理。当发生动物疫病后,应该第一时间将病情上报,由专业兽医进行全面诊断,明确病原后,选择针对性药物进行防控[3]。此外,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禁止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和抗生素,以降低致病原产生快速耐药性的时间。

3 结束语

畜牧养殖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基层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动物疫病作为畜牧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其发生常与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疫苗免疫有密切联系。在日常养殖中,需要引导养殖户强化动物群体管理,为动物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整洁的环境,严格执行疫苗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期内动物的抗体水平保持在合格范围,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率,促进畜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圈舍传染性畜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