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肿瘤为共症的蛋鸡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方案
2018-02-13张保进
张保进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伊春 153000)
1 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马立克氏病毒是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在鸡的羽毛囊上皮细胞中形成带有囊膜的完整病毒粒子,随脱落的皮屑排出体外。鸡群中外表健康的鸡可长期带毒、排毒,受污染的羽毛、皮屑和灰尘可长期保持传染性,至开产时几乎全群感染病毒。受感染毒株的毒力和剂量、鸡的品种和感染日龄等因素的影响,鸡群的肿瘤发生率变动较大。马立克氏病毒的感染可造成免疫抑制,特别是出雏和育雏室的早期感染可导致很高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
1.1 症 状 本病的潜伏期较长,现场条件下难于确定。种鸡和产蛋鸡常在0~20周龄出现临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共济失调,脱水、消瘦和昏迷,突然死亡。由于受侵害的神经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同。坐骨神经最常受侵害,往往一侧较轻,一侧较重,发生不全麻痹,步态不稳;以后完全麻痹,不能行走;或呈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特征性劈叉姿势。臂神经受侵后,则发生垂翅。当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侵时,病鸡头下垂或头颈歪斜。迷走神经受侵可引起嗉囊扩张或喘息。有些病鸡虹膜受害,正常色素消失,瞳孔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性灰白色
1.2 诊 断 马立克氏病毒在鸡群中感染比较普遍,但仅部分鸡发生肿瘤。此外,鸡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后仍能感染强毒,但可减少肿瘤发生。因此,是否感染马立克氏病毒不能作为诊断本病的标准。马立克氏病的诊断必须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学和特异性肿瘤标记作出。马立克氏病与淋巴白血病的大体病变很相似应注意鉴别诊断。马立克氏病毒常侵害外周神经、皮肤、肌肉、虹膜,法氏囊被侵害时发生萎缩;而淋巴白血病则不是这样。马立克氏病肿瘤组织是由中小型淋巴细胞、成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混合组成;而淋巴白血病的肿瘤组织常由均一的成淋巴细胞组成。
1.3 防 控 雏鸡出壳后立即进行疫苗接种是防制本病的关键。疫苗病毒有3类:人工致弱的血清1型马立克氏病毒、自然不致瘤的血清2型马立克氏病毒(如SB1、Z4)和血清3型火鸡疱疹病毒(如FC126)。马立克氏病毒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血清1型和2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只能保存在液氮中,疫苗稀释后应尽快用完。血清3型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则可冻干后冷藏。运输、保存和使用不当可造成疫苗的失活。防止马立克氏病毒的早期感染对提高疫苗接种效果和减少损失亦起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出雏室和育雏鸡的隔离与消毒等措施。
2 禽白血病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的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以淋巴白血病最为常见。禽白血病病毒分为A~J20个亚群,其中,A、B和J亚群是常见的对鸡有致病性的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可由种鸡垂直传播到下一代,也可通过与感染鸡的密切接触而水平传播。鸡群感染禽白血病病毒除能引起少量肿瘤病例外,还会造成免疫抑制、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下降。
2.1 症 状 淋巴白血病的潜伏期长,自然病例见于14周龄后的鸡。病鸡食欲不振、消瘦、衰弱、鸡冠苍白。腹部常增大,可触摸到肿大的脏器。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血管瘤可出现于病鸡的体表,瘤体破裂后出血、结痂。种鸡的产蛋性能受到严重影响,性成熟推迟,每个产蛋周期少产蛋20~30枚,蛋小而壳薄,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
2.2 病 变 淋巴白血病的病例在肝、法氏囊、脾、肺、肾、腺胃、性腺、心、骨髓和肠系膜等部位有眼观肿瘤,肿瘤大小不一,可为结节状、粟粒状或弥漫状。此外,ALV-J还可引起血管瘤、肾瘤、组织肉瘤、纤维肉瘤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淋巴白血病肿瘤主要由成淋巴细胞组成,大小虽略有差异,但都处于相同的原始发育状态。J亚群禽白血病的髓细胞瘤组织内可见大量髓细胞或髓样细胞。肿瘤细胞体积较大,核多偏于一侧,呈圆形或椭圆形,偶呈分叶状,胞浆中充盈大量嗜酸性颗粒,并见各个时期的病理分裂相。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生,形成密集分布的血管腔,血管腔不断扩大,充满大量血液。
2.3 诊 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禽白血病病毒可用无内源性病毒感染的DF1细胞系分离,待检样品为血浆、蛋清。检测禽白血病病毒的群特异抗原(p27)、亚群特异抗体的ELISA试剂盒已经商品化。免疫荧光试验和PCR方法亦可用于病毒及其核酸的检测
2.4 预防与控制 (1)通过检测和淘汰带毒种鸡,减少种鸡群的感染率和建立无禽白血病的种鸡群是防制本病最有效措施。商品雏鸡应来源于无禽白血病的种鸡群。(2)在种蛋孵化和育雏之前,对孵化器、出雏器、育雏室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均有助于减少来自先天因素对种蛋的感染。(3)避免使用有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弱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