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太行鸡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

2018-02-13张伟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鸡种公鸡母鸡

张伟峰

(河北工程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 056021)

太行鸡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特点,蛋、肉品质优秀,风味上佳,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较高,再加上其遗传多样性和较强的遗传能力特性,都为太行鸡繁育养殖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就现阶段河北省太行鸡产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整体养殖水平和养殖质量较低,究其根本原因是太行鸡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不足,品种内类群数量下降,不仅缩小了遗传多样性,而且还使得遗传基础越来越窄。所以,加大对太行鸡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1 太行鸡概况

太行鸡原名“河北柴鸡”.原产于河北省太行鸡区和山麓平原,属于一种地方鸡种,经常采用散养方式进行饲养。太行鸡个体外貌及生产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其体尺较小,一般与轻型蛋鸡相近,体肉紧实匀称,但是丰满度有限,且肌纤维较粗,全身羽毛紧凑、骨骼细小,喙、胫一般呈铅灰色。公鸡和母鸡羽毛颜色有一定的不同,红翎公鸡在太行鸡中最为常见,羽装颜色表现为深浅两种类型,并且身体不同部位羽毛颜色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浅者与深者颈羽及胸部羽色,分别以浅黄色和红褐色或黑羽尖为主,浅者翅膀及尾部羽色以红色为主,夹杂有黑色或白色羽毛,深者翅膀及尾部也会有黑色羽毛出现。而母鸡全身羽毛中,麻色羽毛占到了半数以上,其次为黑色,夹杂有白色、浅黄、纯黄、银灰、芦花等其他颜色。基于太行鸡外部不整体特点,再加上其种群生产性能较低特性,都不利于其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对此,必须通过通过科学选育,加大对太行鸡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以改良并筛选优良鸡种。

2 太行鸡保护技术方案

此次研究在河北某天然农产品开发公司进行,基地内基础设置完善,其周围交通便利,可以满足太行鸡大规模繁育需求,并根据太行鸡原产地生态条件,对试验基地环境进行改造,以保证此研究的顺利开展,避免因环境差异影响试验精准性。

2.1 保护目标

太行鸡种群规模为2000只,为矮小节粮型,母鸡和公鸡分别为200只和1800只。雏鸡体重在25~30g,并将其均匀度控制在96%以上,所选雏鸡应躯体有力、鸡爪粗壮、腹部紧缩有弹性、披毛顺滑有光泽、叫声洪亮。选育所用育成鸡,要求公鸡脸宽且向前突出,头顶呈正方形,身形较长而不狭窄,胸深并向前突出,腹大柔软有弹性,泄殖腔口大呈椭圆形、内侧湿润,两耻骨末端薄而有弹性,胫长短适中、距离较宽,全身羽毛丰满紧凑、光泽顺滑。从外貌特征上,对育种成年鸡主要有以下要求:母鸡头和脸较小,面容清秀,鸡冠以豆冠和草莓冠为主,公鸡头中等大,鸡冠多表现为单冠。喙与颈主要呈青灰色或肉色,喙短细,腿细长,胫围及胫长,分别以3.3~3.4cm和8.5~9.0cm最为合适。体型娇小细长,体质结实健康,羽毛紧凑,母鸡羽色主要呈黄麻色和褐麻色,允许有少量杂色羽毛,公鸡羽色以红色为主,翅膀和尾部为黑色羽毛。此次保护所选育的台焊机,在160~170日龄后进入开产期,此时体重大约为1150~1350g,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不低于91%和92%。在42日、90日和130日龄时,太行鸡种群单只平均体重分别为380.05g、1005g和1250g。成年后,公鸡与母鸡的体重、胫长、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胸角等生长性能,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公鸡各项参生长性能数据分别为1430~1850g、9.55~10.55cm、19.50~20.50cm、13.90~15.30cm、7.70~8.80cm、10.40~12.00cm、69.80°~75.00°,母鸡公鸡各项参生长性能数据分别为 1130~1350g、7.90~9.05cm、16.50~19.10cm、10.20~11.82cm、6.10~8.01cm、8.60~10.00cm、60.90°~78.70°。对太行鸡蛋品质进行调查,发现其重量约为39~43g,蛋壳表现为粉色,厚度约为0.40~0.44mm,蛋黄在灯光下不显示或可见阴影,其含水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及磷脂含量分别为46.70%~48.43%、16.40%~17.20% 、9.30% ~17.22%、1.33% ~1.50% 、14.01% ~14.75% 。

2.2 保护方案

此次研究在制定太行鸡保护技术方案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以所选鸡种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为标准,将整个种群分为40个家系。对同一家系,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方法,对n号家系公鸡与n+m(m表示世代数)号家系母鸡进行处理。然后在43周龄是收集不同家系种蛋,并标记清楚,同一只母鸡的胚蛋应放置在一起孵化。对选育个体的筛选,所用方法为等量留种法,一共进行4次选留,具体时间出生时、8周龄期、20周龄期和产蛋期,最终留下符合品种特征的个体重新组建家系,世代间隔为1.5年。

(2)对品种个性特性进行全面检查测定,包括体重、体尺、繁育性能、生长性能、产蛋性能等,具体参照标准为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11)。

(3)详细记录整个选育过程,并建立资料档案库便于后期分析和查询。所建立的档案包括胚蛋孵化时间、父母编号、生长性能、产蛋性能等,为研究太行鸡种群近亲交配情况,还需建立群体系谱。在记录归档各项数据时,都应严格按照NY/T 823-2011进行。同时,还应做好每周记录工作,主要包括生产数、存栏数、死亡数、喂料量、日粮营养水平、光照时间、舍内温度、舍内湿度等各项数据,并记录好鸡群防疫情况,参照标准为DB43/632-2008。除此之外,日期、日龄、留种方法与标准、留种前鸡数、留种鸡数等各项数据,也都应进行详细、准确记录。

(4)开展太行鸡品种基因研究工作。所用材料主要为选育鸡种的血液和卵巢组织,进而可以得到PRLR基因的多态性和卵巢组织颗粒细胞层的时间表达差异性,补充、完善了太行鸡基因库数据,可以为其遗传特性研究提供新的可靠资料。

(5)对保护效果进行监测,包括其不同时期体重,具体时间为出生时、7周龄、16周龄、24周龄、43周龄和66周龄,并监测开产情况,包括开产体重、日龄、每日产蛋量、蛋重等,以及个体的产蛋数、纯繁时受精率和孵化率和家系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等。然后再监测选育种鸡的分子水平,所用方法具体为微卫星位点法或者其他分子遗传标记法,严格按照NY/T1673-2008标准执行,监测对象主要包括每世代群体的等位基因数及其频率、基因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并根据监测结果建立资料数据库,对世代间群体遗传结构差异性进行分析。

2.3 保护成果

通过开展此次太行鸡保护研究,主要取得了一下成果。

(1)组建高产蛋太行鸡渝中基础群,群体规模达2000只。

(2)筛选出了2个与产蛋性状相关的基因分子标记位点,有利于对太行鸡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改造。

(3)能够在减少饲料用量的同时,提高太行鸡产蛋量,并降低其死淘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每只鸡平均可增收20元左右。

(4)可促进河北优良种质资源太行鸡的保种选育,配套系的建立和良繁体系的建设;满足北方多元化市场需求,提升禽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可促进我国优质高端禽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后,为太行鸡优良品系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为该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能够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些都是此次太行鸡保护技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3 太行鸡开发利用技术方案

太行鸡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及经济价值,为拓宽太行鸡市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带动禽产品产业发展,在做好太行鸡保护工作的同时,应采取科学对此加大开发利用力度。

3.1 确定最佳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的选择,对太行鸡的开发利用来讲至关重要,所以便需要确定最佳的育种目标。要想保证太行鸡品种质量,在育种时应保持其原始外貌特征不发生变化,采用三系或者四系杂交方法,将其与优质地方麻羽鸡种进行中速和快速杂交,既要使杂交育种后的太行鸡在青年时期可以快速生长发育,又要改善肉质及口感,增大肌纤维密度。另外,太行鸡主要用作蛋鸡饲养,在地方种鸡中有着较好的产蛋性能,育种时不建议导入高产血统,应侧重于群体生产性能的提高,并将性和隐性基因增添至配套育种体系中。

3.2 筛选适宜杂交品种

开发利用太行鸡时,应尤为重视杂交品种的筛选。麻羽品系是当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太行鸡品种,在育种时可以选用的优良杂交品种主要包括脚麻羽鸡种、优质黄羽肉鸡等。将矮小基因导入到太行鸡地方种鸡中,可以培育成胫麻羽品系,既能够改善太行鸡肉质,又可以提高产蛋量,还可以减少饲料食用量,在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通过对杂交品种进行筛选并做出科学选择,所培育出的太行鸡品系具有耗料量少、产蛋量高、节省空间、肉质好等多方面优点,有利于拓宽产业市场。

3.3 加强育种监控力度

严格的监控在太行鸡育种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当前的遗传育种技术可以对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是其精准性仍有待提高,所以应通过严格监控以增强对选育过程的把控力度,确保太行鸡选育质量。引进太行鸡及杂交鸡种时,应对体重、耗料量、产蛋量等进行测定和记录,并从杂种优势及品系间遗传距离方面进行考虑,确定最佳配套品系。在育种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世代的个体进行连续、科学、系统选择,该改进太行鸡性状,满足市场实际需求。

4 结束语

太行鸡是河北蛋鸡中的主要地方品种,已经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是在河北养殖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充分发太行鸡的商业价值,加快太行鸡繁育养殖产业发展,提高饲养质量、扩大饲养规模,便需要通过开展保护研究工作,将其他品系鸡种中的优良基因导入到太行鸡中,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配套系新品种,进而才能实现太行鸡的充分开发利用。

[1] 刘春杨,等.河北太行鸡保种技术方案[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4):71-73.

[2] 魏忠华,等.太行鸡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思路[J].中国家禽,2013,(14):54-55.

[3] 李会庆,等.蛋鸡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北方牧业,2015,(15).

[4] 李旭霞,等.太行鸡强制换羽经济技术研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5,(1):44-47.

[5] 陈虹,等.太行鸡品种研究与保种利用[J].畜牧与兽医,2015,(8):155-155.

[6] 贾琳.推进太行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17,(5):53-54.

猜你喜欢

鸡种公鸡母鸡
母鸡
两只公鸡
母鸡下蛋
母鸡
从鸡种识人
CENPA基因在不同鸡种上的序列比较分析
从鸡种识人
不同鸡种DMA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