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六经辨证角度浅谈甲亢心悸
2018-02-13张雯
张雯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由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加速心肌细胞的代谢和耗氧过程,影响其电解质代谢,致使心肌纤维不应期缩短、去极化阈值降低,出现心房纤颤及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进一步发展为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在中医学里属于瘿病、心悸的范畴。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笔者将古代医家六经辨证理论结合到甲亢心悸患者的临床诊治当中,效果确切,并认为甲亢患者出现心悸的病机较为复杂,现试述如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1 古代医家对瘿病及心悸的认识及证治观点
对于瘿病,古代医家多认为病初多实,以肝郁气滞痰凝,痰瘀交阻,郁久化火为主;而病久则火热伤阴,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虚者以心肝两脏阴虚为主。明·李延《医学入门》中言“由忧虑所生,忧虑伤心,心阴虚损,证见心悸”[1],提及瘿病多因情志抑郁或忧患暴怒所致,长期则耗损心阴、致使心悸。心悸病位虽在心,但与肝关系密切。心主血脉,主神志;肝藏血,主疏泄。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肝郁化火伤阴,则心脉失养,出现心慌、心悸、心烦少寐。《傅青主男科·怔忡惊悸门》中提及的“亦有肝气不上于心而成此证者”即为此意[2]。而《备急千金要方》肝脏篇中亦云:“肝气虚则恐”[3],此“恐”就是心悸的表现。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提到:“治惊悸有从肝胆二经”[4],正式提出了心悸从肝胆论治这一理论。而后人从肝属木,心属火,“虚则补其母”,采用益气养阴之法,以酸枣仁、麦冬、生地黄、党参等药补益心肝之气阴,疗效显著。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由水衰火旺,而犹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5],首次提出心悸“阴虚火旺”的理论,并用当归龙胆丸治疗心悸,在火热的同时考虑到肾水阴虚的病机。李杲《灵兰秘典论》中云及“心脉者,神之舍,心君不宁,化而为火,火者,七神之贼也”[6],首创使用朱砂安神丸治疗心悸,成为后世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之代表方。明清时期医家对于心悸的病机及治法有更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王肯堂[7]提出“悸之为病,是心脏之气不得其正动,而为火邪者也”,认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自创滋阴抑火汤治疗心悸。而张介宾、李用粹等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认为心悸的病机在于“阴虚劳损”,李用粹提出“治宜滋阴抑火,加养心之剂……宜温补方愈”[8]。
2 甲亢心悸的临床六经辨证分型
笔者临床病例观察表明,甲亢患者出现心悸可见阳证,也可见阴证。按照“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理论,甲亢心悸可见于六经病证型当中;其中少阳病证最为多见,少阳气滞、胆火内郁是主要病机,太阳中风证、太阳蓄水证、太阴虚寒证及厥阴寒伏证也较为常见。
2.1 太阳中风,营卫不和 此证型患者多表现为“动则汗出,恶风,鼻塞,或自觉发热,胸腹中有气上冲感,心中烦躁、悸动不安,或有皮肤瘙痒、游走不定感;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瘿病可由水土环境因素导致,这里可理解为“外邪”。《伤寒论》中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及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9]提到外邪侵犯太阳表经,表邪未解,正气未虚,正邪交争于心胸之中,故觉气上冲、心中烦躁悸动不安。因表邪未解、营卫不和,腠理失司故恶风或发热、动则汗出;皮肤瘙痒也是因风邪留恋于肌表所致,因风性善变故游走不定。此时宜复解表,使邪去则心中安静,治宜用桂枝汤类方调和营卫,使营阴内守、卫阳外固,阴阳调和以平悸动。桂枝汤中桂枝解肌发散、使腠理开而驱邪外出,芍药收敛,使不致汗出太过、阳随汗泄,因此桂枝合芍药一散一收,营卫得调,腠理得固,邪去而正气存。
2.2 太阳蓄水,水气上逆 此证型患者主症为“发热,汗出,口渴欲饮,心悸、烦躁,小便不利或小便过多。舌淡,苔薄白或白滑,脉浮弦或浮数”,而《伤寒论》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虽未提及心悸一词,但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太阳表证汗后损伤正气,病邪传入太阳膀胱经,使膀胱气化不利,不能推动水液运行,水蓄于内不得路外出,必将上冲,水气冲逆胸膈心中,则致悸动不安、烦躁的症状。发热、汗出以及舌脉均体现邪仍在太阳表经;而膀胱气化失司,水液运行不畅,则会出现口渴而小便失常的症状。治疗宜用五苓散化气行水。方中桂枝温散水汽、助阳气发散全身,泽泻、猪苓、茯苓加大利水下行的力度,使水湿有路可出,则不会上冲犯逆心胸而引起心悸。2.3 少阳气滞,胆火内郁 此证型患者主要症状及舌脉为“往来寒热,口渴欲饮,口苦,烦躁易怒,心中悸动,胸胁胀
闷或痛,或干咳,或小便不利,眠差,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古今医家认为瘿病多由情志过极、忧郁思虑,肝郁气滞痰凝所致,而肝胆气机郁滞、痰火凝结于胸膈之中,上犯于心引起心悸。《伤寒论》中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心下悸,小便不利,……小柴胡汤主之。”也提到少阳枢机不利,则气机郁滞而有胸胁苦满、心下悸动的表现;318条“少阳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四逆散主之。”则提到少阳失枢、肝胃气滞,阳气内郁不得条达于四肢而为逆,阳气遏于体内,冲于胸膈心中,则引起悸动不安。而气机郁滞于肝胆三焦,则胸胁胀闷胀痛;郁而化火,令人烦躁不安、眠差;胆火熏蒸津液,则出现口干口苦;上犯于肺则咳,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司则小便不利。治宜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类方。小柴胡汤是少阳证的主方。从原文可知,邪犯少阳、三焦枢机不利,则气机郁滞而有胸胁苦满、心下悸动等症,柴胡、黄芩合用和解少阳,配以半夏等药调运枢机,使气机畅通、心悸得平。若出现“呕呃、反酸,或腹泻,心悸,心下痞满,舌淡,苔黄腻,脉细数”,则治宜辛开苦降,散结除痞,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2.4 太阴虚寒,气血亏虚 此证型患者常见“倦怠神疲,畏寒肢冷,动则汗出,或口中淡,喜热饮,心中悸动,脘腹冰凉,时疼痛,喜温喜按,纳食减少,常腹泻,大便溏烂,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或水滑,脉沉弱”。从以上的症状及舌脉可知为阴证,且病位在中焦脾土。其人本有脾虚,或太阳表证时治疗延误直入太阴,太阴脾阳亏虚,阴寒内生,故出现一派畏寒肢冷、脘腹冰凉、喜温喜按之症象;脾虚运化失司,不能转化水谷为精微输布濡养全身,故纳差、倦怠神疲、腹泻便溏。《伤寒论》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治宜温中散寒,用附子理中汤。在理中汤补益中焦脾胃的同时,加上附子大力温阳,阳气充盈于胸腹中,则不再悸动不安。若气血亏虚症状明显,见心中悸而烦者,则需补益气血,以小建中汤外调和营卫、内补益气血,起到安内以攘外之功。
2.5 厥阴寒伏,气血不和 厥阴病者病位在肝与心包。因得瘿病者多思虑过多、情志失调,致使肝失疏泄条达,郁而气滞痰凝,故常犯于厥阴肝经,交接于厥阴心包经,可表现出心悸的症状。病在厥阴者,若犯于脏腑,本有肝郁乘脾,脾土虚寒,又加之肝气郁而化火,郁火上冲,造成上热下寒之证,故可表现为“口渴欲饮,心中悸动,烦热不安”的上焦热象,又有“手足厥冷,脘腹阵痛、下利,阴部瘙痒、寒冷”的中下焦寒象。若犯于经者,因肝藏血,肝郁失职,肝血不足、脉道失养,则见“脉沉细欲绝”,而阴阳不能相顺接,阴血不能达四肢末端、阳气不能充濡全身肢体,则见“畏寒喜暖,手足厥冷,甚则疼痛麻木”,同时心中血气不能充沛,则致悸动不安。厥阴经寒证者寒邪在经络中,血气亏虚运行不畅,不能携带阳气输布全身经络,故在温阳通络的同时需注意补益气血,气血充盈、运行得力,则补益的阳气得以重新温煦全身经络,心中阳气充沛则寒邪可驱,宜用当归四逆汤;厥阴脏寒证者寒邪在脏腑中,寒气内伏于肝脏,肝失条达,气血不和,厥气时而蹿动,上冲心包,上焦阳气不能下达,郁而化热,实为上热下寒之证,故宜温脏散寒,寒热并治,以乌梅丸中乌梅酸甘柔肝、入厥阴经,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分,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辛温散寒,共奏清上温下、宁心安神之功。
3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甲亢患者出现心悸症状可见于六经病证型当中,其中又以少阳气滞、胆火内郁为主要病机,治宜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类方加减。临床观察通过六经辨证施治可有效改善甲亢患者的心悸症状,且毒副作用较小,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可在临床诊疗上积极推广,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防治甲亢性心脏病提供更全面的中医诊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