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蕴含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

2018-02-13程飞娟王海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者劳动

程飞娟,王海霞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所蕴含的劳动主体性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该部著作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学说为核心,围绕人的本质问题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本质,叙述了人在自身以及劳动对象、甚至社会关系中作为劳动主体被异化的倾向,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使得劳动主体性丧失的现实,初步阐述了其劳动主体性思想。解读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对于科学全面地认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90正是劳动使得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用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如果没有这些产品的生产,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能得到满足,也就无所谓自由全面的发展。其次,劳动作为人的类特性,表现为自由自觉性的活动,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应有的自主性。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目的、要求进行生产劳动,实现主体客体化。同时劳动者在发挥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中,还能利用自己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创造出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事物,用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最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挥着主体的特性,将自己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付诸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为此,他应该对生产出的产品拥有享有权以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要,使自身得到发展。

但在以私有制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在资本家眼中只是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要素而非生产的主体,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出现劳动异化,造成资本主义社会本末倒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对劳动主体性的否定,反证和褒扬了劳动主体性的重要作用。

首先,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反映了劳动者的商品化及其对劳动对象支配权的丧失。马克思关于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揭示出,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认为: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但由于劳动者在从事生产时用以加工处理的生产资料是由资本家出资购买,劳动者只是运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从而生产出劳动产品,因此这些劳动产品应该为资本家所占有。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其中却隐藏着巨大的欺骗性。劳动者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不仅生产出新的产品即使用价值,而且生产出新的价值、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但在劳动过程结束后,资本家对这部分增殖的、剩余的价值进行了无偿占有,对劳动者只是以工资的形式对其出卖的劳动力进行了补偿。如果从社会资本总生产过程即价值的生产和增殖的过程来看,不是劳动者使用生产资料,相反,生产资料驾驭着劳动者,转变成吸吮劳动者劳动的手段,并奴役劳动者,成为了生产过程的主体。于是,社会上出现一种怪象:“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51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付出了体力与脑力,但生产出的产品不是为自己所拥有。相反,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者就越贫困,越容易被实际的生产过程所束缚,失去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最终使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而且为了生存,劳动者不得不定时将自己作为商品出卖,以获得维持自己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生活资料。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劳动者的完全商品化以及对劳动对象支配权的丧失,也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以及劳动过程结束后主体性的丧失。

其次,劳动行为与劳动者的异化反映出劳动者应有的劳动自主性的丧失。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以及延续的基础,在这样的生产劳动中,人们应该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即人们是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从事劳动,体现出的是人的自主性,是一种幸福、一种满足。但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世界中,劳动者将劳动视为梦魇,无时无刻不想着逃离劳动的束缚,劳动失去了那种自主性。并且对于资本家来讲,“工人终生不外就是劳动力,因此,他的全部可供支配的时间,按照自然和法律都是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应当用于资本的自行增殖”。[2]于是“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1]55因此,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者每天所从事的劳动都是一种被动的、强制的,是时时刻刻处在资本家以及监工的控制下,没有任何自主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劳动,长此以往,最后的结果便是劳动者自身自主性的丧失。

再次,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反映出社会对人作为劳动主体的否定。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自由自觉性意味着劳动者在劳动中所应该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即在劳动过程中具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劳动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对劳动的过程以及劳动的结果进行了构思,形成劳动最基本的蓝图。同时劳动者根据当前的实践活动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活动。也正是因为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自主性、创造性,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才真正得以确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在幸福。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对劳动者主体地位和主体能力的反映。但在异化劳动中,人只是被当作劳动者,而非劳动主体。这正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认识“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59劳动者和劳动主体是作为不同的地位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所谓劳动者,是指在一定意义上,尤其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只是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是作为机器的附属物,配合机器完成生产过程,完成资本的增殖。但劳动主体是作为生产过程的主导者,在生产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生产出满足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物品,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得以充分展现。因此只有将劳动者作为劳动的主体才是人的本质的回归。

最后,人和人关系的异化反映出人的工具化和劳动者主体性意识的失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59在异化劳动的环境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是目的和手段,甚至只是物与物的关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与此同时,作为真正的人,独立性和个性也应该是其重要的属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着的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45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物本是客体,但在资本逻辑下转化成了主体,而真正的主体却成为了被物支配的客体。因此,人与人之间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功利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除了“物”所代表的利益关系外,其他的社会关系都被淡化,异化现象由此产生。同时由于资本家在生产中只是将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生产要素,而且是从属于资本的一个要素,这样的关系最终导致劳动者主体意识的失却。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劳动主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反映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劳动成为外在于自身的独立存在,工人变成一种无主体的存在。在异化的条件下,劳动者不再是意志自由的个体,而是由于丧失了生产资料,自身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并最终使自己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附属物。因此在这种体系中的劳动者,没有主体地位,也丧失了作为劳动主体应该有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除异化现象提供了现实指导,也为社会主义社会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保障劳动者自主参与生产生活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提供了路径指南,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除异化现象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消除劳动异化的运动过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异化的制度基础已经消除。但在现实中,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劳动行为异化、劳动产品异化、人的本质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因此,探究异化劳动理论中所蕴含的劳动主体性思想,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除异化现象指明了方向。即通过不断地增加对劳动的肯定,保障劳动者自我实现的权利;通过减少异化因素努力实现人的发展。

首先,要大力弘扬劳动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冲击,也使人们对于劳动价值观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在意识形态与行为上背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因此大力弘扬劳动价值观,使劳动者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经济观都遵循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公共舆论,并将其体现在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中,这就是对劳动者主体地位和劳动光荣价值观的最大肯定。这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以及自利和他利的关系,让资本的发展和商品生产经营者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能够更加合理合法,体现出人文关怀精神;也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使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收入分配政策的恩惠,使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政策和策略不伤害劳动者弱势群体的利益,并能使其利益不断增进。

其次,保障劳动者自我实现的权利。劳动者自身价值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劳动者投身于劳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需要有制度、政策方面的保障,为自我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撑力量。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坚持,使劳动者在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性有了制度保障。但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劳动者还不能真正获得公平的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只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才能使劳动者获得公平的经济权利,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精神文化权利。并且,对资本权利有所约束,以共享理念为价值引导,让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尽可能地扩张和发展普通民众的权益,才能为劳动者在实现自我价值方面提供支撑和保障。

再次,努力减少异化因素实现人的发展。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但只要市场经济存在,资本、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这些产生异化、否定劳动主体性的元素就存在,就不能对商品货币市场和资本实现完全的扬弃。但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我们首先要承认这些弊端,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针对这些弊端自觉采取措施,将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让社会尽可能实现公平、公正、文明,尽可能保障每个人都有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在微观层面,完善使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相应制度,保证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使劳动者从谋生性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得到有效发展;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将劳动者在劳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明晰化,巩固劳动者的权益。通过措施的实施与落实,创造条件使劳动者得到发展。

(二)为社会主义社会确立劳动者主体地位提供了路径指引

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也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程度。而劳动能力的发展要以劳动者劳动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前提。马克思的劳动主体性思想为社会主义社会确立劳动者主体地位提供了路径指引,即保障劳动者自主参与生产活动的权利,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劳动能力和主人翁意识,并能在劳动结束后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

首先,要确立和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来源于广大的劳动者。一个社会要有活力,要实现永续发展,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与创造性的发挥极其重要。因此,一切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以及文化活动都要将劳动人民作为活动的中心。经济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实现就业,劳动者才能使自己的智慧得以迸发,力量充分涌流,劳动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劳动者的收入才能不断得到提高,才能自主参与生产活动,从而过上体面地生活;而政治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保证每个人能够公平的参与政治生活,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实现公平正义;文化方面要发展有益于提升劳动者智力水平,增强劳动者精神动力的文化,使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得到有效增强。

其次,要重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异化劳动与劳动者劳动权益被漠视被忽略有着直接关系。在异化劳动中,体面和尊严不归劳动者所有,他们只追求生存。人的基本尊严是体面的劳动,因此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就要使劳动者有体面的劳动。体面劳动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能够在干净、优雅的劳动环境中劳动,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体面的劳动保护,并能在劳动后享有合理的劳动报酬和劳动待遇,最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为此,就需要完善有关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使广大劳动者在法律方面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最基本的劳动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要努力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增强劳资沟通,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再次,要努力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劳动者创造了社会财富,因此应该拥有对社会财富的享有权。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调节好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实现劳动成果的共享,才能不断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共享发展理念凸显了发展的目的以及发展成果的去向,而无论是目的还是结果,其指向都是人民群众、广大劳动人民。因此,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推动使贫富差距拉大的经济增长方式向共享式经济增长转变。同时,在共享经济中彰显劳动的价值,凸显价值创造者在收入分配格局中应有的地位,使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主体地位和权益得到切实地维护和保障,使劳动者能够正常参与劳动,并在劳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劳动能力,最终享有劳动成果,从而扭转“弱劳动、强资本”的倾向,消除劳动者参与劳动、但不能共享劳动成果的不良现象。

只有不断消除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为社会提供最有活力的生产力,并能保证这种生产力永不“变质”,从而为社会创造风清气正的劳动环境,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者劳动
致敬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热爱劳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