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强针刀刺营微创疗法治肥厚性咽炎经验详析*

2018-02-13周蓝飞宋济洪静谢强邓琤琤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杭州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患部经脉针刀

★周蓝飞 宋济 洪静 谢强 邓琤琤*(.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杭州 30006)

慢性肥厚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喉痹一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谓:“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近年来随着气候改变,雾霾加重,本病发病率逐渐上升[1]。由于其病因病机复杂、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多不理想。谢教授认为,五官居头面高巅之位,八面易受邪,本病多因外邪侵袭,火毒上扰,邪聚咽喉,反复发作致使余毒留滞咽喉,久则经脉瘀滞不通,咽喉气血不畅为病。采用针刀刺营放血,丛刺患部可祛除瘀血、泄除热毒,使经络畅通,气血平顺,咽窍开利,则邪去正安,可迅速解除咽部症状。本疗法临床取效快,且微创伤,操作简便,效如桴鼓。兹将谢教授这一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探析于下。

1 旴江针刀刺营治疗慢喉痹溯源

刺血疗法古称“启脉”“刺络”“砭石法”,今又称“刺营疗法”“刺络疗法”“放血疗法”等。谢教授认为刺营应包括刺经脉和刺络脉,但刺络仅指刺络脉却不能相等于刺营。因此,命名为刺营更为妥当。考究刺营法历史,在马王堆帛医书中记载的“以碧(砭)启脉”或为最早的文献记载[2],砭石疗法便是刺血疗法的早期雏形。至《黄帝内经》时期,对刺营法的记载内容则更为丰富,如《灵枢·寿夭刚柔》谓:“刺营者,出血。”《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刺手小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壮者立已,老者倾已,左取右,右取左”。可见,刺营必出血,血出则邪祛,邪祛则病安,通过多次刺营放血,以达治愈疾病的目的。

追本溯源,自古以来旴江医家极为推崇采用刺营微创疗法治疗喉痹。如,元代旴江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口齿兼咽喉科》系统阐述了“一十八种喉风证”,并且专设有针灸治法,如咽喉急症擅刺穴放血救急,如刺少商;咽喉诸症或毒气攻心,刺风府;咽喉急症、牙关不开或伴有潮热作寒,刺合谷;颊肿及缠喉风,刺上星,伴有气急有热刺足三里;口齿蚀生疮,刺承桨;喉风伴赤眼,挑耳后红筋,刺攒竹。这一时期,由于旴江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的出现,形成了旴江五官针灸流派的临床特色,促进了喉科刺营法的临床应用[3]。

明代旴江名医龚廷贤提倡针刺放血救治咽喉急症,在《寿世保元·卷六·喉痹》[4]中强调“至于走马喉痹,何恃此乎!其生死人反掌之间耳。其最不误人者,无如砭针出血,血出则病已……大抵治喉痹,用针出血,最为上策……《内经》火郁发之,发谓发汗,咽喉中岂能有汗,故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喉痹危急,死在须臾,牙关紧闭,病人大指外边指甲下根,不问男左女右,用衣针针之,令出血,即效。如大势危急,两手大指俱针之,其功尤捷……一人,喉闭,肿痛寒热,脉洪数,此少阴心火、少阳相火二经为病,其症最恶,惟刺患处出血为上,因彼畏针,先以凉膈散服之,药从鼻出,急乃愿刺,则牙关已紧,不可针,遂刺少商二穴,以手勒去黑血,口即开,仍刺喉间,治以前药,及前吹口散吹之,顿愈。”

旴江刘瑾,传承席弘、陈会针术,所重校《神应经》记载了“咽喉肿闭甚者,以细三棱针藏于笔管中,戏言以末药点肿痹处,乃刺之。否则病患恐惧,不能愈疾”[5]。可知,刺营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喉科临床,疗效显著。

清代旴江黄明生、黄石屏等医家精于刺营法治喉症。黄明生之徒郑梅涧(新安医家)传承师学,推崇黄明生喉科针术,擅用刺营法治喉症,郑梅涧所著的《重楼玉钥》一书,对咽喉证尤重刺营放血,并以出血多少和有无出血判断疗效及预后。如《重楼玉钥·卷下·喉风针诀》云:“若针路无血,乃风热壅塞,则受郁邪日深,最为险症,多致不救。”《重楼玉钥·喉风诸方》更是独创“火刺仙方”[6]:“治一切喉痹,缠喉胀满,气塞不通。命在顷刻者,须急用之……令病患张口,急刺于喉间,俄然吐出紫血。”由此可见,针刺患部放血是治疗喉痹的重要方法。

2 谢氏针刀刺营法中医机理探讨

2.1 通经活络、调和气血 “痹”者,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也。大凡痹病的发生都与脏腑经络气血瘀阻有关。《灵枢·小针解》云:“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针灸大成》谓:“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灵枢·官针篇》曰:“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7]。咽喉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大多直接或间接循行于咽喉内。通过针刀刺营法祛除瘀血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则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2.2 祛邪解毒、平衡阴阳 《重楼玉钥续编·总论喉痹大意》云:“火郁发之,发谓发汗,然咽喉岂能发汗?故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血汗同源,“出血与发汗,名异而实同”,放血同时带有发汗,汗发则热毒可随之而泄。可见,刺营放血疗法可起到发汗解表的作用。《素问·调经论》有:“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亦含祛邪解毒之意。《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说明刺营法具有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之作用。谢教授认为,咽喉居高位,需赖经脉流畅,气血津液上奉滋养,阴液上承离不开阳气催动,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使咽喉得到源源不断的精微物质的滋养。

2.3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痹”者,不通也。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久痛入络”。《千金翼方》云:“诸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宣通。”《灵枢·刺节真邪》云:“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说明络脉有病可以阻断和压迫经脉,妨碍气血流通造成上下虚实的偏颇。一旦去除瘀阻络脉,则消除了对经脉的阻断与压迫,气血运行畅通,则虚实平复。《灵枢》认为刺营即“宛陈则除之”之法,应用针刀刺营微创疗法,直击病邪,可起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

3 谢氏针刀刺营法西医机理探讨

谢教授认为,咽喉是脉络汇聚之处,当热毒痰火上壅,或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均可通过经络系统殃及咽喉,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为病,因此局部脉络痹阻是肥厚性咽炎的病机关键。《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喉痹》解释为:“喉痹,痹,不仁也,俗作闭,犹闭塞也。”

现代医学认为,刺营放血能刺激骨髓的造血机能,使循环中的幼红细胞增多,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营放血治疗后微循环中的粒线流加速,红细胞聚集化解,红细胞往返活跃,血氧含量增加,微循环瘀滞、组织供血不足与缺氧状态改善,表现出一系列良性变化[8]。现代研究表明,对局部血液流动的改变,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应变化。丛刺放血破坏了局部血管的完整性,而这一变化是活化内皮细胞的首要因素,活化的内皮细胞可引起复杂的生理病理效应[9]。

刺营放血,通过放出一定的血量,排出炎症局部代谢有毒物质,可发挥对神经体液的凋节作用,改善微循环,改善血管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充血、水肿,从而达到消除炎性增生组织的目的[10]。目前,针对刺营放血现代机理研究,多以动物为实验对象,也有少量从临床入手,主要研究对象为血液指标、血管功能以及内分泌免疫调节等。从现有文献来看,刺营放血现代机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观察内容较为局限,观测指标相对单一。谢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到,刺营放血原则为“宛陈则除之”和“血实宜决之”。刺血出血程度主要因病症、体质、四时阴阳、气血多少而异。绝不能按图索骥,要圆机活用,辨证施治。

4 典型病案

患者李某,男,36岁,职员。2017年7月26日初诊。主诉:咽梗不利咽异物感3年余。诉咽梗不利,咽异物感,痰粘难咯,偶有咽部刺痛感,咽干不欲饮,夜寐打鼾,寐中易醒,恶心胸闷,面色偏暗,肌肤甲错。检查:咽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色紫暗,咽后壁见颗粒状隆起的淋巴滤泡丛生。体温:37.2℃。舌质暗红、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稍曲张,苔微黄,脉弦。诊断为慢喉痹(慢性肥厚性咽炎);证属血瘀痰凝。治宜祛痰散结、活血利咽,具体可采用谢氏针刀刺营微创疗法,即:丛刺咽腔患部,嘱患者张口,医者一手持压舌板压定其舌头,暴露口咽部,另一手持3~5寸长毫针或扁桃体手术刀,以丛刺法轻浅点刺咽后壁5下左右,点刺淋巴滤泡各一下(每次选3~5个淋巴滤泡),点刺咽侧索各2下,直刺深约1mm,疾入疾出,微出血为度,嘱患者将血咯出,再用锡类散少许喷患部出血处。每3日1次。调护:忌忧思,禁发物及辛辣香燥食品,避风寒。

按:本案乃血瘀痰凝所致慢性肥厚性咽炎,久病入血,久病属瘀,咽梗不利乃气血运行不畅,然久病必虚,以药物内治,把握不当,恐血瘀未祛,而正气更亏。谢教授以针刀丛刺患部,速祛瘀血,疏通经络,泄热解毒,减轻局部红肿压力,散结消肿,使经络通,气血畅,咽窍开,则邪去正安,再以中药锡类散患部外用,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祛腐生肌,能起到很好的修复患部受损粘膜的作用。

综上所述,谢教授认为刺营放血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泄热解毒、散结消肿、祛邪安正的作用,能迅速开咽利窍,疗效卓卓。遵《黄帝内经》所载“结者散之”之旨,刺患部出恶血,直泻其热毒,使经络通,气血畅,咽窍开,则邪去正安。亦正如《外科发挥》所言:“治喉痹,以刺患处,出血最效,否则不救。针少商二穴亦可,不若刺患处之为神速耳。”因此,谢教授在临床也会根据病情兼以三商穴及耳轮三点的综合刺营疗法,三部配合,相得益彰,可增强宣泻热毒、消肿开闭的作用,这沿袭并发展了传统喉科针法,而且为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开辟了捷径。

猜你喜欢

患部经脉针刀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夏天热卖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大黄治疗银屑病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