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盐请先看看“盐”之误区

2018-02-13时古

江苏卫生保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亚铁氰化钾咸味饭菜

○时古

现在,大家都知道日均盐摄入量超过6克,会给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带来风险。但在我国,人均每日盐摄入量几乎是6克的两倍。可见,减盐已经刻不容缓。不过在减盐之前,请您了解一下关于减盐的误区,将会让您的减盐行动更科学合理。

误解一:饭菜少盐,没有味道

很多人觉得盐加少了做的菜没有了味道,会大大影响饭菜的口感。其实,我们的味蕾并没有那么挑,有着非常强大的适应能力。研究表明,即使减少食物中25%的含盐量,你也都不会有所察觉。生活中不妨训练一下我们的味蕾,随着盐摄入量的减少,味蕾会逐渐对盐比较少的食物味道更为敏感。在坚持一两个月后,你会慢慢习惯这些减盐食物!

饭菜没味道,不一定是盐放少了,还有可能是你盐放早了,被吸收了。在饭菜快出锅的时候再放盐,可以明显改善这一点,从而达到少放盐而不减咸味的效果;钾离子也能产生一定咸味,食盐中加入钾,在获得相同咸度的前提下摄入的钠就能少一些。家中选用低钠盐,可减少30%的钠吸收,还能增加一定量钾和镁的摄入。钾和镁元素有利于预防高血压、保护心脑血管。

在烹调时,尽量利用食物本身的鲜味,不放鸡精、味精等含钠的调味品。可适当利用葱、姜、蒜、醋等味道代替咸味,满足口感;也可利用蔬菜本身的强烈风味,如青椒、番茄、洋葱、香菇等增加香气。

误解二:食物不咸,盐肯定少

有些食物高盐,但尝起来并不是很咸,这是由于糖等其它调味剂和它们混在一起,把盐的咸味掩盖了。因此,购买食物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看看含钠量是多少,即便是同类食品不同品牌的含钠量也不尽相同。尽量少吃那些高盐的食品,这些都会大大增加我们的日摄盐量。在计算每日钠摄入量时,不要忘记将这些食物中的钠包含进去,否则很容易超标。

甜面酱、耗油、豆豉等,这些日常的调味品都是“含盐大户”,要尽量减少食用。如果不可避免,那就减少或不额外添加食盐;此外,肉类和蔬菜中也含有少量的钠盐。烹制含钠高的蔬菜,如芹菜、茼蒿、茴香、萝卜、空心菜、南瓜粉、小白菜、黑油菜、芥蓝、菠菜等,也可少放盐,避免钠摄入超标。话梅、薯片、面包等零食也都含有较多的钠,生活中也需注意。

误解三:减盐和年轻人无关

很多年轻人认为,只有老年人需要担心他们的盐摄入量是否超标,因为盐摄入过量容易导致高血压。其实,不论什么年龄,吃盐太多都会导致血压升高。特别是儿童时期,食盐过多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习惯于过咸口味,也增加了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从儿童时期就应该开始注意盐摄入量。(健康时报网)

亚铁氰化钾没那么可怕

最近,关于“盐里面加了亚铁氰化钾危害健康”的文章在微博、朋友圈疯传。

其实,亚铁氰化钾是食盐中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抗结剂。抗结剂常出现在各种干粉中,如蛋白粉、咖啡粉等,主要是为了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抗结剂对于食盐尤其重要。因为食盐非常容易吸潮结块,而且结出的块很硬,难以打散。抗结剂的加入使微细的食盐颗粒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很多人闻“氰”色变,担心亚铁氰化钾会在烹饪中分解,释放出剧毒的氰化钾。其实,亚铁氰化钾和氰化钾完全不是一回事。氰化钾里面的氰根可以游离出来产生毒性,而亚铁氰化钾中的氰根,跟铁离子结合得很紧密,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会释放有毒的氰化物。也就是说,氰化钾是剧毒物,亚铁氰化钾的毒性和食盐接近,属于低毒物质,消费者不必担心。

猜你喜欢

亚铁氰化钾咸味饭菜
植物源咸味肽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小小筷子八寸长
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有毒吗
食用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究竟是怎么回事
便利店购买咸味零食增长显著
文明餐桌 不剩饭菜
食盐里添加亚铁氰化钾是灭种计划?
休“咸”一刻
聚丙烯腈-亚铁氰化钾钴/钛球形复合吸附剂制备及其对 Cs +的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