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植入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2018-02-12马迪
马迪
摘要 胎盘植入为产科的危重症之一,可导致休克、严重出血、继发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临床对胎盘植入的诊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降低了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及病死率。胎盘植入发病率虽相对较低,但必须加强其诊治工作,从而确保产妇安全。
关键词 胎盘植入;危险因素;诊治
胎盘植入的发生是由于子宫底蜕膜未得到良好的发育,或子宫内膜受到了创伤导致其产生缺陷等,使胎盘从底蜕膜中穿透,进入到子宫肌层中,变为植入性胎盘,胎盘发生剥离不全,最终引发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健康造成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产妇的生命受到威胁。现就近年来胎盘植入的诊断及治疗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胎盘植入的诊断研究进展
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导致胎盘植入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①剖宫产史: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当接受剖宫产次数不断增加时,发生胎盘植入的概率也将提升。②孕妇年龄在35岁及以上。③前置胎盘: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存在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产妇,其发生胎盘植入的概率6.54%。④人工流产次数在2次及以上。⑤分娩次数在2次及以上。
临床诊断:若胎儿娩出体外的时间超过30min后,胎盘仍停留在体内,用手对胎盘进行剥离时无法探及疏松剥离面或者是无法进行有效剥离,则产妇可能存在胎盘植入。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时,如果在将子宫壁切开前,可见产妇子宫的下段处存在局限性怒张血管,同时存在前置胎盘着床,着床的位置在上次剖宫产的切口处,则产妇很有很能存在胎盘植入。
辅助检查:①宫腔镜检查:采用可使宫腔得以膨胀的介质,对宫腔进行扩张,之后将光导玻璃纤维窥镜插入宫腔中,对宫颈内的情况以及宫颈管的情况进行观察,包括病灶的体积、病灶所处的位置、病灶组织的质地以及色泽等,从而对产妇是否发生胎盘植入进行有效观察。这种检查方式也是诊断胎盘植入最为直观的方法。②MR/诊断:通过开展MR/检查,显示胎盘的厚度增加,同时增加不均匀;胎盘发生植入的部分,其子宫壁的厚度会明显的减小,局部位置的胎盘以及子宫壁无法进行有效的区分,可将子宫壁穿透,对子宫附近的邻近器官造成侵袭;同时MR/检查显示T1W1呈现为高信号,T2W1则与T1W1不同,呈现为低信号,同时存在血肿影或者是出血影。采用MRI对胎盘植入进行诊断的敏感度为78.57%。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胎盘植入产妇的胎盘存在内漩涡,胎盘发生附着的位置子宫肌层厚度明显减小,胎盘间隙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失,且胎盘的厚度明显增加。④AFP检查:AFP检测结果升高,通常情况下为正常的2~5倍。⑤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可发现受到被入侵的肌层位置,平滑肌组织厚度减小,部分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或者是玻璃样变,肌层纤维组织明显增加,存在炎细胞浸润现象,胎盘绒毛无异常表现。
胎盘植入的治疗研究进展
药物保守治疗:①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甲氨蝶呤的用药方法包括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即采用甲氨蝶呤按照每千克体重1mg的剂量进行用药,之后为患者开展血BHCG以及血流大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继续用药。20mg/d,治疗5~7d。局部用药即在为患者开展剖宫产时,按照每千克体重1mg的剂量进行给药,用药仅1次。采用B超进行引导,甲氨蝶呤75m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进行多部位注射用药。②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时,剂量50mg,用药间隔12h,总共进行3次治疗后,将剂量改为25mg,用药间隔12h或24h,共进行7d治疗,然后根据B超复诊情况对用药剂量和时间进行调整。有学者通过将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提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对胎盘植入进行有效治疗。也有学者选取胎盘植入的患者2例,对其采用甲氨蝶呤进行胎盘局部注射,并采用米司非酮进行口服用药,同时采用中药生化汤进行保守治疗,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③采用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氟尿嘧啶属于抗代谢类抗肿瘤药,可对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对核酸的合成起到干扰作用。采用氟尿嘧啶治疗胎盘植入,可促使患者体内的胎盘绒毛发生坏死以及脱落。用法用量:250~300mg/次,2次/周,1个疗程共用药500~600mg。④采用天花粉进行治疗:天花粉注射液治疗胎盘植入的药理作用为:药物成分可对绒毛滋养层细胞进行选择性直接损伤,从而使得绒毛滋养层细胞发生广泛的变性,然后发生死亡,纤维沉着,绒毛血流阻断,接着发生脱落或是被机体吸收。在采用天花粉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皮试,结果呈阴性后,用剩余的皮试液进行肌内试探注射,并观察2h,如患者的心率、血压无异常,则可采用天花粉针进行注射治疗,剂量1.2m。
保守性手术治疗:若患者的胎盘植入面积较小,子宫具有良好的收缩表现,子宫壁较厚,出血不多,可以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若患者的胎盘植入部位与子宫切口较为接近,同时不具有较大的植入面积,则可以为患者开展局部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若患者的胎盘植入面积较大,出血面较广,则可以为患者采用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有学者报道,对胎盘植入可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保守性手术治疗主要是为药物治疗提供时间,故术后应做好药物治疗工作。
手术治疗:对胎盘植入采取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为子宫切除术。该种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胎盘植入较广,子宫不具备良好的收缩表现,子宫壁厚度较小,以及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如果患者年龄较小,有对宮颈进行保留的意愿,则可为其开展次全子宫切除术。但如果患者的胎盘植入位置发生在原切口处,则必须为患者及时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总结
若产妇存在胎盘植入高危因素,则要做好有效的应急准备工作。在对治疗方法进行选择时,需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需求,以及病情具体情况来确定。发生胎盘植入后,对子宫进行保留是有可能的,但应做好随访和病情监测工作,如病情危急则应及时对子宫进行切除,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