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12姚尚信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

姚尚信

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新型教学环境下,通过多媒体对各种教学情景的创设,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历史学科 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方法和手段,作为师生教与学的方法与手段的融入,就要充分体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多媒体已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以前,很羡慕人家学校的老师都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可自己一窍不通,心想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那样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久学校配备了电脑。于是开始学起来,每一课都精心设计,当然也花费了不少时间,我也能用多媒体教学了,而且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课件制作中,是多媒体技术使我的教学方式更新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无一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的运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的引导下去体会、理解知识。例如:在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课中,启蒙思想很抽象,光靠老师讲,学生始终无法理解,况且思想文化课对学生来说有些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好。运用多媒体,就容易多了,播放一段启蒙运动的视频,加上不同的字体、颜色,再配合教师适当的讲解,学生在看得乐呵呵的同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课“模范人物”的学习中,学习“解放军好战士-雷锋”时,让学生观看电影《雷锋在1968》,体会雷锋精神,就像雷锋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通过多媒体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四.提供形象的材料,丰富感性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和领会。多媒体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例如讲述“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央红军的長征是本课的重点,要想掌握红军长征路线很难,可是通过大屏幕展示“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利用多媒体设计动态的长征路线,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真正体会红军经历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征。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总之,这一年多的时间使我学到了许多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也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使我的课堂充满了生机,给学生们带来了快乐,为他们营造了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是我知道的仅是皮毛,还要加强学习,把我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课堂中,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快乐。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