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对高数的兴趣

2018-02-12董斌斌

新一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高职教学

董斌斌

摘 要: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高等数学课程,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准备,但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里,对高数的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本文主要讨论激发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这一课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将高数融入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高职;教学;激发兴趣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数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学习高数,锻炼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

人们对高职院校的理解不准确,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更多专门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属于大专文凭,但在社会上的一些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不如高中毕业的学生,一些举办学校的企业也是把高职举办的既不像大专也不像职业教育,教师的教育方式上也处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与现代教育联系到一起,致使高数教育在高职院校里不温不火。在这种情况下本科难以解决的高数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难解决。

(二)教学因素

很多院校在对高数课程的安排上不够重视,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够合理,导致高数的课时越来越少,教学管理制度也越来越松。各个专业对学科要求的差距较大,作用在教学上差别就更大,教师在教学时应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无法应用到专业中去,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会感到学到的东西不能满足专业需求,而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又理解不了。

(三)生源因素

大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高数知识很薄弱,对一些抽象的问题理解不上去,加上进入大学后对学校高数课程的节奏和学习方式不能尽快习惯,课后的自制能力差导致对高数的学习情况较低,更多的学生认为数学的学习很枯燥,而且与专业没有关系,不在高数上浪费精力。

二、如何提高高数教学的质量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授课,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辅助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或者音乐等新型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将平时难以理解的高数问题通过辅助的教学形式分解开来对学生进行讲解,类似一些数学概念、图像、公式等用视频做出来,方便学生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地参与课程中来。

(二)分层教学

高数教学的内容相比其他学科来讲相对稳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和观念都要与时俱进,高数教学的层次体现在传统的讲课方式变成一对一的讲课方式,从老师单一的讲课方式变成师生共同讨论的课程。复杂的学习内容变成简单化,抽象的问题更加直接化,这样一来,对培养学生高数素养有一定的好处,使学生更加合理科学的思考为难题,面对高数问题时自有逻辑的解答,也锻炼了自身的思考方式,从应用的角度来讲,重视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这种直观的地理解从抽象的数学概念中把学生释放出来。

(三)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在教学中要按照系统来教学,尤其是高数教学,在教学时教师对概念解释后金直接进入教学中,学生还无法理解就已经开始解题,造成很多学生跟不上的情况,在解题时无法细致的解析和运用公式,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被影响,导致成绩的下降。教师在解释高数概念时,可利用模型或图片等把抽象的概念条理化直观化,方便学生的理解,为了解学生的想法也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诱发学生考虑问题,让学生处带着疑问和目的进行学习和理解,把问题的关键先列出来,再用概念进行分析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渗透性,在奥绿一个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联想到很多个问题,从而从理论中走出来,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是知识点更系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运用高数知识解决问题是传统高数教学的弱点,而高数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也更深层的普及,得到广泛的应用,摆脱了传统教学中一味学习理论知识的困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入实验的环节,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学到本专业应该学到的知识,而不是统一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层的理解高数概念的意思,对学习高数有重要的影响,学生也会喜欢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对高数的理解也可以不用拘泥于课本,对学生来讲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锻炼思考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利用理论知识求得答案,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讲课前设置一个精彩的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对课程的内容有一种想进一步学习了解的想法,对于整个课堂的掌控能够起决定性作用,在讲课中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动画吸引学生的先注意力,对教学方法上可以多集中教学方法。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本质,并将其进行假设与合理的简化,并结合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进行问题的抽象处理,以提炼出数学模型,最终转变为数学问题。

(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是学习高数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先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对立准噶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出来,教师要放下姿态与学生公平的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促进作用,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强迫学生接受知识,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在學习高数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相关措施

(一)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情况对症下药,针对学生接受的能力,制定特殊方案教学,使学生不再感受压力和被迫学习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习,并理解学习高数的快乐和好处。对于一些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来讲,教师要一对一进行讲解,避免学生在大环境下随波逐流的学习。

(二)注重思维的发展过程

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是非常不受重视的,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又是极其重要的,在讲课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对思维模式的训练和抽象问题的直观化等,重要的不是使学生学会高数,是要学会用科学合理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做社会全能型人才,如今高数的应用不拘泥于数学之一学科中,涉及了医学、化学、军事等,运用好高数对高职的学生来讲更加的容易找工作,对哦未来的发展也有好的影响。

(三)关爱教学

高职院校对高数这一学科的的态度一直不是很明确,学生毕业以后对社会上企业的要求无所适应,课本上的知识无法运用到工作上。教师应提前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课后积极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解学生内心直接的想法也是教师制定方案时的重要基础,学习上的困难教师应权利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上,学生有困难,教师也要尽力帮助学生解决,使学生感到温暖,利用教师自身魅力使学生对高数产生兴趣,这一点在教学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总结

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讲,多数都不愿意学习高数这一学科,激发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实现高数教学的目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海鸿,杨芳萍.利用微课激发学生高数学习兴趣的应用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08):98-99.

[2]于娟,徐玲.浅谈激发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J].科技视界,2015,(18):135.

[3]李少文.利用网络资源优化高职高专高数教学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3):262-263.

[4]辛冬梅,闫志来.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课程改革研究——以高等数学实验教学为例[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6(03):96-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高职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