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8-02-12解柔刚韩文娟王文挺武胜昔
罗 层,解柔刚,韩文娟,王文挺,武胜昔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院 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暨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32)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医学科研的目标是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阐明相关疾病的机制。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科研的生力军,医学科研的特点赋予了医学研究生们应具备更突出的创新思维、更全面的科研素质、更严谨的学术作风和更坚韧的探索精神[1]。医学人才的培养周期长,难度大。医学科研的探索性强,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而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又日新月异,这些都对医学研究生的科研之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医学研究的这一特点,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开设了《医学研究生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这一门课程,旨在培养一支卓越的医学研究生队伍,为中国的医学研究贡献力量。
1 医学研究生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本课程从总体框架上分为4个部分进行重点讲授:第1部分是基本知识篇,重点介绍医学科研的内涵、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概况等;第2部分是科学精神篇,重点介绍学术道德规范、学术不端行为和医学科研伦理知识等;第3部分是科研素养篇,重点介绍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第4部分是知识拓展篇,重点介绍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政策和常用的医学研究方法等。据此构建集理论知识、学术道德和科研能力于一体的医学研究生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课程新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全面的创新型医学人才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医学研究生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课程体系的组成要件
2.1 基本知识篇——医学科研的内涵及医学研究生培养概况
对于刚刚迈入研究生阶段的懵懂医学生,本课程首先介绍医学科研的内涵和医学研究生培养概况等,以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了解、认识医学科研以及医学研究生培养相关知识。
1)医学科研的内涵:医学科学研究是探索人类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人口素质的策略与措施的开拓性活动。由于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所以医学被认为是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医学科学研究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培养医学人才的必要措施。
2)医学科研的特点:医学科研除了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①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以人或动物为研究对象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②研究工作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对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针。③研究目的和结果的社会公益性:医学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的健康,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如牛痘的发明使天花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消灭,抗生素的发现使无数受病菌感染的垂危人重获新生。
3)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概况: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科研的生力军,医学科研的特点赋予了医学研究生们应具备更突出的创新思维、更全面的科研素质、更严谨的学术作风和更坚韧的探索精神。目前,中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逐步形成了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并行发展的态势[2]。学术型学位,以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旨在培养医学研究生独立从事原创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专业学位,以培养医学实践能力为核心,旨在培养医学研究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
2.2 科学精神篇——学术道德规范及医学科研伦理
医学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一趟求知的艰辛旅程中,淡泊名利、耐得住清贫和守得住寂寞,凭的是什么?凭的是科学的信念,是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本讲将重点介绍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学术道德和医学科研伦理?
1)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华罗庚曾说过:“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科学精神就是不断创新探索的精神。出生在波兰的法裔物理化学家居里夫人就是这一精神的最好体现。居里夫人在当时极其艰苦简陋的实验环境中不断探索,最终成功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教研组组织全体研究生观看《居里夫人》电影,让同学们直接感受居里夫人那种锲而不舍和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2)学术道德: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家的道德品质比单纯的智力成就具有更大的意义”。近年来,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教研组紧抓时机,以小岛方晴子造假和学术论文集中撤稿等事件为例向医学研究生深度剖析研究生阶段易犯的抄袭剽窃、篡改数据、署名问题、一稿多投和同行评议造假等学术道德问题[3],告诫学生引以为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3)医学科研伦理:医学科研伦理主要是指导医学科研人员从事医学科研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学科研伦理尤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此之前,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做一名好医生的伦理诉求。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利用战俘和平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医学人体实验。法西斯的罪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谴责。为了防止悲剧重演,创立了关于医学人体实验的基本伦理准则。教研组将重点围绕医学科研伦理的基本概述、人体实验伦理、动物实验伦理和尸体解剖伦理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旨在引导学生在伦理范围内开展医学科学研究。
2.3 科学素养篇——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除了理论知识学习外,还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系统掌握过硬的科研能力。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在科研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医学科研选题与设计:选题是医学科研的起点,也是关系到科研成败和成果大小的关键性问题[5]。实验设计是对科学研究具体内容和方法的设想和计划安排,是整个科研过程的纲领。本讲主要介绍选题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以及如何进行实验设计,以期通过此讲使研究生在课题开始阶段有计划,不盲目。
2)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是每一位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素养。通过阅读文献,可以掌握一个领域的已有知识,了解其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向。本讲主要介绍文献阅读的基本方法和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
3)课题实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研课题的实施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前期准备,同时,严谨的实验操作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是科研课题实施的中心环节。本讲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重点进行介绍课题实施的重要过程。
4)数据采集与分析:本讲将详细介绍原始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各种医学统计学方法对观测数据的数量特征进行客观如实的描述和表达,绘制直观的图表。
5)实验记录:实验记录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对所获得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和真实反映,是科学成果的重要档案资料。实验记录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溯源性和档案性的重要特点。本次课主要围绕实验记录的重要性和如何规范书写来进行介绍。
6)论文写作与发表: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即根据研究事实与统计分析结果,采用科技语言、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并按照一定的写作格式撰写成文在公共期刊上发表。本讲主要围绕科技论文的概念、特点、构架以及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等方面重点介绍。
7)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学术交流的形式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活跃学术思维。本讲重点介绍学术交流的意义以及通过实例介绍如何做一场成功的用于学术交流的读书报告。
8)课题申请:医学研究生在完成实验研究内容的同时,也要对科研项目的主题思路、科学问题和实验设计等有所了解,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为将来独立开展课题设计、承担科研任务奠定扎实基础。本讲主要介绍国家级主要科研项目类型和科研项目的撰写指南。
2.4 知识拓展篇——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政策、常用的医学研究方法等
除了上述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外,还通过讲座的形式向研究生宣讲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政策,包括国家学位条例暂行办法、研究生培养及学术道德规范相关文件规定、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以及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同时,医学研究涉及行为学、形态学、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光遗传技术及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等多种技术方法。为此,本讲将讲授从分子到行为、从形态到功能和从电学到光学的系列技术原理及操作,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技能水平,为进行课题研究打牢基础。
3 问题与展望
经过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近两年来的实践尝试和不断总结,教研组成功建立了一套集理论知识、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于一体的全方位的《医学研究生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课程新体系。在课后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发现,其已经成为深受学生认可和欢迎的新颖教学形式。今后教研组将不断完善课程设计,与时俱进,为培养创新型的医学研究生队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