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白冠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与治疗

2018-02-12

畜禽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卡氏磺胺虫体

(1.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畜牧兽医站,江苏 盐城 224031;2. 盐城市盐都区畜牧兽医站,江苏 盐城 224005)

0 引言

鸡白冠病是养鸡临床的多发病,在多雨潮湿的季节尤其多发,南方发病率明显高于北方。鸡群一旦发生本病,整体生产性能会严重下降,经济损失较大。下面以本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以及治疗为话题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以期更好地对本病进行防控。

1 本病简介

鸡白冠病是由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的血液中而引起[1],虫体主要存在于白细胞和红细胞,感染鸡表现鸡冠发白,故得名“白冠病”。住白细胞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的原虫,孢子虫纲,血孢子虫亚目,疟原虫科,住白细胞虫属。我国临床常见的有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2种,但以卡氏住白细胞虫最为常见,临床危害也最严重。本病的传播依靠中间媒介-库蠓,由于库蠓的生活史对温湿度有较高的要求,夏秋季节高温高湿天气较多,库蠓活动频繁,对本病的传播带来很大影响,夏秋季节也是本病的高发期。此病可导致雏鸡和青年鸡大批死亡,种鸡受精率和产蛋率下降,孵率下降,孵出的雏鸡弱,先天抵抗力差,死淘率高,经济效益下滑。

2 住白细胞虫

住白细胞虫临床可分为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2种[2]。卡氏住白细胞虫主要在鸡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刚侵染时可游离存在于血液中,之后逐渐向血细胞中侵袭,进入细胞后多存在于细胞的一端,每个细胞约存在1~2个虫体,虫体逐渐增大成熟,进行早期的配子生殖,卡氏住白细胞虫对鸡血液具有高度破坏力。沙氏住白细胞虫配子体为长形,大配子体大小约23μm×7μm,呈深蓝色,色素颗粒密集,褐红色的核仁明显。小配子体大小约20μm×6μm,呈淡蓝色,色素颗粒稀疏,核仁不明显。虽然沙氏住白细胞虫临床感染不如卡氏住白细胞中多,但鸡感染后伤亡率和卡氏住白细胞虫相当,危害也极大。除了上述2种外,还有一种休氏住白细胞原虫,但在我国境内尚未发现。

3 本病危害

鸡感染后,虫体很快经感染部位进入血液组织,并在其中进行快速增殖,增殖的后代可重新感染新的血细胞,此时如果库蠓叮咬病鸡,虫体可经血液进入库蠓体内,并在库蠓叮咬健康鸡时传播。虫体主要侵害白细胞和红细胞,白细胞主要起机体防御的功能,对免疫信号的传递和免疫反应起到巨大作用,当大量白细胞被侵染后,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很容易受到外界病原的侵害而出现继发感染。除此之外,发病鸡群免疫时,机体对疫苗的反应也大大下降,抗原表位信号的捕捉和处理受阻,无法形成标准的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抗体产生周期延长,滴度下降,从而造成鸡群免疫失败。同理,当红细胞被大量侵袭和破坏后,病鸡会出现贫血,血液胆红素升高,组织供氧不足,代谢机能下降。虫体的感染也会产生内生性致热原,引发体温升高,进而消化酶活力下降,对饲料无法分解和吸收,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生产性能下降。

4 发病特点

鸡群中一旦有鸡感染可很快传播全群,15~35日龄的鸡群高发,发病症状因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差异较大。起初病鸡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粪便不成形,甚至有红粪和过料表现,有的鸡粪呈黄绿色或黄白色,病鸡逐渐消瘦。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鸡开始出现流涎,羽毛松乱无光泽,部分鸡食欲废绝,喜欢独卧一角,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呼吸困难,呼吸道出血,体重逐渐减轻。疾病进入后期后,由于血细胞被大量侵蚀和破坏,血液携氧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病鸡呼吸极度困难,全身无力,鸡冠苍白无血色,整个机体代谢水平严重下降,肌肉眼观泛白,蛋鸡产蛋率下降10%~20%,鸡蛋质量差,破壳蛋、软蛋、畸形蛋、砂壳蛋增多,蛋重不达标,蛋皮颜色浅,着色不均,经济损失较大。

病理变化方面主要表现全身肌肉和鸡冠发白,全身广泛性出血,包括皮下、胸肌、腿肌等部位分布着明显的出血斑和出血条带,口腔中可流出鲜血,各内脏器官也充血出血,心、脾、胰及胸腺可见有大量出血点,骨髓衰老变黄,肝脏、肺脏、脾脏等器官可见到白色结节,针尖大或米粒大小,病健交界处清晰。蛋鸡可见输卵管发炎,卵泡大小异常,优势卵泡不明显。病鸡整体严重消瘦,部分鸡由于免疫力下降而出现继发感染,伴发坏死性肠炎,肠内容物稀薄恶臭,肠壁增厚或黏膜脱落,厚度不一,肠道出血发红。

5 诊断

根据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要想确诊必须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为镜检法,对可疑病鸡群进行随机翅下采血取样,将血液样本滴加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从一侧接触,待血液滴浸满盖玻片的接触侧时,及时推片,推片时要向无血液滴的一侧轻微推,避免造成血细胞的机械性损伤,同时保证血液均匀推平。之后用瑞氏或姬姆萨染液进行染色,高倍显微镜下镜检,如果能看到血细胞中有虫体存在则可以确诊。

6 预防

由于传播媒介库蠓在本病的散播过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预防本病需要首先消灭养殖场及其周边的库蠓[3]。建议每个鸡舍门口都装上灭虫灯,同时,在本病流行的季节,鸡舍内外每周喷洒杀虫药1次,常用的药物有高效氯氰菊酯溶液、胺菊酯喷雾剂、敌百虫溶液、有机磷溶液或蝇毒磷溶液等。

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库蠓、蚊蝇等害虫的繁衍多需要水环境,越是脏臭的死水越可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很多鸡场周边都存在死水塘和水坑,杂草丛生,灌木丛较多,容易滋生库蠓、蚊蝇等害虫。最好定期进行杂草清理,死水塘撒上生石灰防止虫卵滋生,水坑及时填平。周围环境用敌百虫或灭虫菊酯等杀虫药喷洒,如果鸡场曾发生过本病,则更需要加强灭虫管理。库蠓的活动多集中在傍晚比较活跃,杀虫时间选择在18:00—20:00点效果最好。夏秋季节,用6%~7%的马拉硫磷溶液喷洒在鸡舍的纱窗上,防止库蠓进入鸡舍,对本病的预防起到很好的效果。

7 治疗

磺胺药对住白细胞虫的杀灭效果较好,临床常用的有磺胺药如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2-甲氧嘧啶、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噁啉、磺胺甲基异噁唑等。使用时可根据用量选择拌料或饮水大群给药,值得一提的是,磺胺药对鸡的肾脏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使用时最好不要复配其他对肾有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胺类、非甾体类等药物,且在用药期间同时配合使用小苏打,以便碱化尿液防止磺胺药在输尿管中沉积形成结晶尿,从而造成肾脏的损伤。

除了杀虫药外,由于病鸡严重贫血,机体衰弱,需要及时配合使用补血保健类药物,饮水中可添加VC可溶性粉,以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加重。及时在料中拌入电解多维和微量元素预混剂,其中VB12和铁元素都有助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可及时补充外周血细胞,加速机体恢复。对于严重感染且治疗希望渺茫的鸡群,建议直接淘汰,因即使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鸡群后期的生产性能也难以完全恢复,特别是内脏器官出现器质性损伤后,机体的代谢会受到很大影响,蛋鸡难以达到产蛋高峰期,肉鸡料肉比升高,失去治疗价值。

猜你喜欢

卡氏磺胺虫体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奇特的卡布列克数
磺胺醋酰钠合成工艺的改进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
含噻唑环的磺胺母核合成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