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驱动自身免疫
2018-02-12刘晓荻,薛惠文
据英国《BBC新闻》(BBCNEWS)(2018-03-16)报道,肠道菌群是美国精准医学瞄准的几大核心研究领域之一,因为它对人体的免疫健康,包括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都可能有影响。
2018年3月9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某些肠道微生物会在容易患这种疾病的小鼠身上引发自身免疫疾病,并在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微生物。
人类的肠道中有一种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影响着我们健康的许多方面。这些细菌被称为肠道菌群,有助于新陈代谢和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肠内壁形成了一个屏障,这对控制肠道微生物至关重要。如果肠壁被破坏,肠道微生物就能进入血液和附近的器官,那么它就会引起疾病。尽管人体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细菌入侵,但微生物有时还是会通过。
先前的研究已经将某些肠道微生物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联系在一起,在这种疾病中,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身体自身的组织。研究人员首先测试了受自身免疫疾病影响的小鼠如何受到抗生素治疗的影响。在未接受治疗的小鼠中,他们在16周时在邻近的淋巴结和肝脏中发现了细菌,两周后也在脾脏内发现了细菌。使用抗生素万古霉素(vancomycin)或氨苄西林(ampicillin)治疗的小鼠,这种致命的增长就被抑制了。
对附近淋巴结、肝和脾的培养进行分析,发现了一种叫做肠球菌的细菌。当无菌小鼠被e.gallinarum所殖民时,细菌破坏了肠道屏障,进入淋巴结和肝脏,并触发了自身免疫反应。
为了检验消耗e.gallinarum是否能够减弱自身免疫反应,研究小组开发了使用热杀灭细菌的疫苗。为易患的小鼠接种了e.gallinarum,但不针对另外两种肠道微生物,减少了自身免疫反应和延长生存期。此外,在接种过疫苗的小鼠器官中也没有发现e.gallinarum。这些结果表明,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不抑制整个免疫系统,从而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停止自身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