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气吸入镇静麻醉下拔牙术的四手操作规范护理
2018-02-12周晶,樊林△,胡渝
周 晶,樊 林△,胡 渝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麻醉科,重庆 401147;2.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1147;3.重庆市人民医院 400014)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拔牙患者最易出现紧张恐惧情绪,严重者甚至出现拒绝治疗或不愿就诊等情况。笑气清醒镇静技术通过让患者自主吸入笑氧混合气体,降低痛觉敏感度,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感到舒适放松,配合手术的进行。笑气清醒镇静技术也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压力,达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1]。其中,四手操作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拔牙术治疗效率,而且能有效控制口腔感染,被认为是口腔治疗发展的方向。
1 临床资料
1.1 拔牙术四手操作的护理程序
1.1.1 拔牙前的护理程序 (1)器械的准备。按医嘱准备拔牙所需的拔牙钳、牙挺、刮匙、无菌干棉球、一次性口腔器械盘。有切开缝合需要时需准备刀柄、15号圆刀片、骨膜分离器、持针钳、带线缝合针、线剪。有去骨去冠需要时需准备高速牙科手机和破冠针。器械准备必须恰当,避免过多地准备无效器械。(2)麻醉的准备。按医嘱准备局部麻醉药物:2%利多卡因或碧兰麻(4%阿替卡因)、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注射器、一次性针头、蘸有0.2%的碘伏棉签, DIGTTAL MDM数字化笑/氧气吸入镇静仪和心电监护仪[2]。(3)牙椅的准备。在牙椅的吸唾器把手、三用枪手柄、控制台及扶手、椅位灯扶手处贴上一次性蓝色防污染贴膜,治疗台铺一次性台巾,头枕处铺一次性头套,牙椅铺一次性椅套,以防止交差感染。连接好一次性吸唾管、三轮枪头。(4)患者的准备。引导患者到牙椅,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拔除的牙位、拔除的数量等,必要时测量血压,清楚无误后方可继续操作。嘱患者平卧于牙椅上,根据拔除的牙位调整至合适体位,围上一次性围巾,连接心电监护仪。详细询问患者传染病史、既往史、过敏史等情况,并及时实告知医师。根据患者的脸形、鼻子大小选择合适的鼻罩。有去骨去冠需要的患者应提前空踩高速牙科手机30 s,三轮枪15 s。
1.1.2 拔牙中的护理程序 (1)笑气吸入的护理配合。将笑气机置于牙椅左侧,将合适的鼻罩置于患者面部,在将要注射局部麻醉药品的部位涂上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以达到表面麻醉的效果。嘱患者紧闭嘴,经鼻呼吸。同时遵照麻醉师医嘱开启DIGTTAL MDM数字化笑/氧气吸入镇静仪,调节笑气水平为20%~30%,患者吸入2~3 min后如无不适,再将笑气水平调至40%~50%,最高不超过50%[3]。数分钟后患者会产生头晕或嗜睡症状,但头脑清醒,能正常对话,此时可注射局部麻醉药物,麻醉药物为2%利多卡因或碧兰麻(4%阿替卡因)。注射前用吸唾器吸去患者口腔中的液体,常规消毒患者口内。协助医师做好解释工作,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引起的不适,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告知患者在感觉不适时可以举左手示意。对出现恐惧表现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安慰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情以配合手术的进行。(2)拔牙过程中的护理配合。穿戴整齐后,洗手或者手消毒,戴上一次性口罩、护目镜,一次性灭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左手接触污染区,右手接触清洁区,避免交叉感染。调整灯光至合适的位置。再次用吸唾器吸去患者口内的分泌物,常规消毒患者口内。在切开翻瓣及用高速牙科手机去骨去冠过程中,协助医师牵拉口镜,保持术野清晰;及时用吸唾器吸去患者口内的分泌物。如需要凿骨,必须提前向患者说明,告知可能引起的不适,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如拔下颌阻生牙时需要凿骨,应用左手紧托患者下颌角下缘,右手握锤敲击,注意掌握敲击力度。如需要劈冠,必须向患者说明,用左手紧托患者下颌角下缘,右手持锤,看清医师持凿的位置和方向,敲击时注意手腕的力量,力求一次成功。医师缝合时,协助牵拉患者口角、止血,用吸唾器吸去患者口内渗出的血液,保持术野清晰,并协助医师剪线。(3)拔牙过程中对患者的观察。拔牙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避免镇静过度。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和鼓励[4]。注意气囊的变化,确保笑气的成功吸入。
1.1.3 拔牙后的护理程序 (1)术后护理。拔牙结束后,用湿棉球擦净患者口周血迹,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已结束。遵医嘱终止笑气吸入,再给予氧气吸入3~5 min。观察患者面色及神态,如无不适可停止氧气吸入,取下鼻罩并协助患者下治疗椅。患者观察30 min后方可离开。(2)术后医嘱。嘱患者口内棉花咬紧1 h后吐出,不可残留(医师特别交代的填塞碘条需复诊时由医师拆除);2 h后方可进食,食物宜冷和软,切忌过辣、过硬、过烫的食物,且尽量不用拔牙侧;24 h后方可刷牙,刷牙时不可触及伤口,以免疼痛;切不可将牙窝内的血凝块去掉,以免再次出血或出现干槽症;忌用舌舔或吸吮伤口,以免引起感染。如有伤口缝合,需告知患者7 d后来院拆线。由于拔除牙齿的创伤大,术后患者一般要肿胀2~3 d,及时指导患者拔牙后用冷毛巾或冰块冷敷患侧,可预防患侧肿胀。拔牙后若有明显的大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遵医嘱用药。
1.2 医疗废物及重复使用器械的处理
1.2.1 医疗废物的处理 拔牙产生的医疗废物由护理人员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要求,分类放置于密闭容器内。医疗废物包括一次性口腔器械盘、手套、棉球、吸唾管、围巾、台巾、头套、蓝色防污染贴膜等,置于黄色垃圾袋中;损伤性废物包括一次性口镜、镊子、探针、刀片、注射针头等,放入防渗漏、耐穿刺的锐器盒中。各项医疗废物不得超过回收容器容量的75%,如达到容量的75%应立即更换回收容器。填好标签,注明内容物和回收时间,贴在封口处,密闭保存。
1.2.2 重复使用器械的处理 高速牙科手机、三用枪等使用后,踩脚踏控制板冲洗水路30 s,减少回吸污染。护理人员清点完器械后,集中收集到污物间,流水下冲洗器械,用小毛刷洗净器械表面上肉眼可见的血污后,保湿密闭存放,等待供应室的人员回收并再次清洗、消毒、灭菌。
2 讨 论
笑气吸入镇静麻醉具有较好的抗焦虑、镇静作用,代谢迅速,安全性较高,可以分散患者对拔牙时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和恐惧的心理,使患者舒适地度过拔牙手术期。笑气吸入镇静麻醉技术操作简便,起效和恢复迅速,易于控制。护士经过理论和操作培训,可达到监测和施行此技术的要求[5]。四手操作在治疗中不仅可保证医师和护士舒适的工作体位,减轻医师疲劳,使其集中精力轻松开展工作,而且使护士随手可取到需用物品,减少走动次数。四手操作“以患者为中心”,缩短了治疗和患者痛苦的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6],更好地发挥了护士工作的能力,增加了护士在工作中的自身价值。
患者常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表现为呼吸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出汗等,严重者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影响手术的进行[7]。目前,牙科常用清醒镇静技术对患者的焦虑进行控制。清醒镇静是对意识水平产生轻微的抑制,同时患者能够保持自主呼吸及对物理刺激做出相应反应。整个过程中患者意识清醒,能配合治疗[8]。
笑气即氧化亚氮,为目前临床常用、安全、有效的吸入性麻醉剂,能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及神经冲动传导,达到清醒镇静效果[9]。笑气用于口腔科镇静有以下特点:(1)镇痛作用。吸入笑气可减轻疼痛但不阻断疼痛,根据治疗需要联合应用局部麻醉药物。(2)抗焦虑作用。减轻或消除有牙科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放松、舒适,以配合手术操作。(3)操作简便,代谢迅速,易于控制。
四手操作的基本体现是1名口腔护士配合1名医师,二人四手同时操作完成全程的诊疗工作。口腔护士不仅是医师操作时的助手,还承担护士的工作,如观察患者变化、健康教育、感染控制等。随着四手操作和口腔护士的出现,椅旁健康教育得到了更好的落实。在拔牙过程和拔牙后,患者常出现生命体征及精神、心理变化,也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虽然拔牙术是有菌手术,亦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重视器械的消毒灭菌。众多专业人员制订了相关手术配合的护理常规,但针对四手操作规范较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
护士经过专业护理培训,熟悉并掌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技能。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表现,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按医嘱配合进一步处理,使医师可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手术操作上,以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护士作为椅旁助手,不仅配合医师完成手术过程,还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学习和掌握各种急救配合技能,更好地完成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牙科恐惧症的患者在笑气镇静麻醉下进行拔牙,通过高质量的四手操作与医师形成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提升工作效率。四手操作能较好地落实椅旁健康教育,有效控制感染,有助于手术治疗的成功,值得推广。
[1]边捷,赵红霞.笑气镇静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应用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10):2188-2189.
[2]朱琳.笑气吸入技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38-1339.
[3]魏玉荣,彭志玉,王新桂.笑气吸入用于阻生牙拔除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9):995-996.
[4]伏艳.笑气吸入镇静技术在儿童正畸埋伏牙拔出术中的应用护理体会[J].北方医学,2014,11(8):136-136.
[5]李佳俞,黎淑芳,邓敏,等.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在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387-388.
[6]王欣琛,王利俊.口腔诊疗中四手操作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6,14(25):2609-2611.
[7]万金玉,朱汉香,刘国胜.笑气吸入与局麻联合用于阻生牙拔除术的护理管理[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10):632-633.
[8]郁葱.口腔门诊镇静镇痛治疗的争议与展望[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6):561-564.
[9]黄健,黄晓瑜,杜新雅,等.笑气吸入干预下心理护理对抗牙科畏惧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2015,43(7):83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