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22例临床及MSCT表现分析
2018-02-12闫明辉应丽丽朱建平
闫明辉,应丽丽,朱建平
阴茎癌是阴茎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曾是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为10%。随着生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发病率不断在下降,现发病率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似,成为罕见的肿瘤。笔者对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2例阴茎癌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2例阴茎癌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年龄35~93岁,平均(69.09±14.01)岁;病程2个月至3年;包茎18例,包皮过长4例。临床表现:阴茎头部菜花样或团块样肿物19例,包皮远端环形增厚1例,包皮赘生物1例,龟头丘疹样组织伴糜烂、破溃1例,伴脓性分泌物5例,伴恶臭2例,伴疼痛者2例,伴包皮不能外翻1例。共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8例,其中双侧者5例,单侧者3例。
1.2方法 CT检查采用Philiphs Brillians 16螺旋CT进行扫描,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和增强检查。扫描参数: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 mm,采用2 mm图像重建,球管电压120 kV,自动毫安选择,螺距1.0。所有检查采用双期扫描,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射碘海醇80~100m l,速率2.5~3m l/s,注射后约30 s开始行动脉期扫描,约70 s行静脉期扫描。所有患者均行层厚2mm、层距2 mm薄层重建,并行冠状位、失状位及多平面影像重建(CPR)后处理。
所得CT图像由两名副主任医师阅片,重点观察阴茎有无病灶、病灶位置、数目、形态、大小、密度、有无钙化、有无坏死、增强后强化程度、病灶侵犯海绵体状况、双侧腹股沟和盆腔有无肿大淋巴结及淋巴结的强化程度。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变,其中20例表现阴茎头部菜花样或不规则团块样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欠清,直径15~111mm,平均(43.09±20.47)mm,平扫CT值23~ 58 Hu,平均(40.68±8.01)Hu;2 例阴茎头部无明显肿块,仅增强后小片强化影,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7例可见坏死(封四彩图3)。增强后动脉期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14~48Hu,平均(28.50±9.72)Hu;所有病例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17例静脉期 CT值高于动脉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侧6例,单侧2例(均位于左侧),盆腔淋巴结肿大1例,最大直径约31mm,增强后肿大淋巴结轻中度强化。未发现远处脏器转移。
病理结果: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11例,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6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2例,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转移性中分化腺癌1例(原发病灶为前列腺癌),Paget病1例。病理显示海绵体受侵18例,尿道受侵6例。
3 讨论
阴茎癌是一种起源于阴茎头、冠状沟和包皮内板黏膜及阴茎皮肤的恶性肿瘤,是阴茎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阴茎肿瘤的90%~97%[1]。长期包茎及包皮过长被认为是阴茎癌的诱因[2],本组病例均有长期包茎及包皮过长病史。部分病例可由白斑、皮角、增殖性红斑及尖锐湿疣等癌前病变恶变而来[3]。此外,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PV)、吸烟、阴茎损伤、性伙伴数量与阴茎癌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阴茎癌从病理类型上按 2004年WHO阴茎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学的分类将阴茎癌分为阴茎鳞状细胞、Merkel细胞癌、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皮质腺癌、透明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而将阴茎Paget病和阴茎Bowen,s病归于癌前病变,其实这两种病也都属于特殊类型的阴茎癌[4]。鳞状细胞癌是阴茎癌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占95%。本组20例病理为鳞状细胞癌,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仿,有1为转移性中分化腺癌,原发肿瘤位于前列腺;有1例为阴茎Paget病,比较罕见。
本组病例主要CT征象为阴茎头部菜花状或不规则团块样肿物,边缘欠清,大部分病灶密度较均匀,未见钙化,但部分病例(7例)出现明显坏死灶。有文献报道阴茎癌密度均匀、未见坏死[6],与本组病例表现不符。增强后病灶轻中度强化,动脉期及静脉期持续强化,坏死区域无明显强化。通过三维及 CPR后处理重建可直观显示海绵体受侵情况(封四彩图4),正常海绵体与病灶分界不清。CT增强检查不仅能评估腹股沟淋巴结,也能评估腹盆腔淋巴结,对于已发现的肿大淋巴结,要及时活检已便确诊。与CT相比,MRI有更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其能更好显示肿瘤对深部组织如海绵体、尿道等的浸润情况。本组病例不足之处在于检查前没有注射前列地尔造成人为阴茎勃起,所以阴茎局部的细节结构不能得到充分观察。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阴茎癌范围、浸润和转移情况,确诊只能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
典型的阴茎癌病例通过临床检查,其诊断并困难,CT检查不仅对原发肿瘤诊断及浸润情况有较高价值,还可以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对其作出定性及定量诊断,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信息,并可对疗效及预后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