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人的培育

2018-02-12张建

关键词:自然界责任感校园

张建

(广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143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破解当前中国发展难题的着力点,其中,绿色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南,侧重于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革新既有的发展观和发展体制,突破原有发展思维的藩篱,培育具备生态意识、担当生态责任、践行生态实践的多元发展主体——生态人。为此,我们需要回到理论原点,探寻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质,厘清生态人的内涵,并试图从教育的视角为生态人的培育提供方法论意义的思考。

一、绿色发展理念:趋向人的本质的新发展观

绿色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发展,是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反思和扬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彰显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的发展理念,突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理念,同时又高扬人的发展旨趣。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来看,发展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进而产生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文明形态。与之相伴,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也逐步更替,从原始社会的原生性发展到“以物为中心”和“以财富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又到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最终以绿色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最高形态。

绿色发展理念克服了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试图在价值观层面消解人与自然的绝对对立,从而不断丰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并非天然处于对立状态,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的关系。”[1]但是伴随着近代西方哲学对于理性的高扬,特别是自“人类中心主义”命题产生以来,哲学中主客二分理念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这种共识具体到人与自然关系中就表现为二者的绝对对立,即人对自然的征服,具体到社会发展理念上就表现为“以物为中心”和“以财富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与之不同,绿色发展理念同样强调人的价值,但并非简单地把人的价值等同于或者寄托于资本价值,而是通过尊重自然价值、肯定自然价值的方式呈现出来。

绿色发展是真正符合人的本质的发展观,是对人的发展的再反思。绿色发展,顾名思义,既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又要突出绿色意蕴,即彰显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当代发展的理念已然摒弃了传统只见物不见人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而是侧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甚至更加强调发展的人本维度。绿色发展,归根到底,应该是符合人的本质的发展观。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议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草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将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2]其中,第一个阶段人表现出对自然的恐惧与臣服,自然界被异化为神,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仅仅表现为生存;第二个阶段人类开始征服自然,自然异化为人类的奴隶,发展观同样异化为以物为中心、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从而忽略了对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的关照;第三个阶段回归到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强调了自然界和人的双重解放,自然界既不再是控制人的神也不再是被人奴役的对象,发展不再是压迫人而是为了人。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实质上是最为符合人的本质的阶段,而绿色发展理念恰恰是以和解人与自然为特色的发展观,是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一致的发展观。[3]

二、生态人:绿色发展理念的主体诉求

如上所述,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生态文明的最高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准则,更是契合了自然本性、人的本质的全新发展理念。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并非是对人类早期崇拜意义上的对自然界的完全妥协,而是在尊重自然界的前提下理性的发挥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被动地位转化成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又并非完全否认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征服自然背后的价值诉求——追求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将生产力的发展与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价值观恰如其分的耦合了起来,即将人对自然界征服者的角色转换为自然界的守护者。我们认为绿色发展理念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发展观的革新,而是契合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摒弃了传统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全新发展理念。在这个意义上,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与实践,首要的任务是解决主体问题,培育具备生态思维方式、认可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生态责任的生态人。

生态人,乃是人学发展意义上的一个当代概念,与传统的自然人、经济人相区别,其核心理念是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旨——对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展开思考,侧重从社会关系及其生产的角度分析人,从而对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与价值做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回答。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早已对生态人做过详细的论述——“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为此,我们不妨从生态思维、生态责任感、生态实践等角度探讨生态人的内涵。

生态思维是生态人的内核。生态人是为了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全球生态灾难的产物,是人类思维方式,特别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思维转变的重要表征。生态思维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类发展观两大方面。按照马克思对人的发展三大阶段的划分,人类早期属于对自然界的完全依赖阶段,人对自然界只有恐惧、敬畏;之后伴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以及科技革命的到来,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推动下,人与自然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征服,而且这种思维方式一直贯穿整个人类工业文明时代。实际上,人对自然的恐惧或者人对自然的征服都是传统西方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产物,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片面强调自然的价值或者人的价值,从而遮蔽了人的丰富性,塑造出了片面发展的“单向度的人”。同时,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带来的是畸形的发展观,是以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的发展观,是只求经济增长数量而忽略发展质量的发展观。与这种思维方式和发展观不同,生态人的内在本质表现为整体思维模式,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即马克思意义上的“人即自然”和“自然即人”。在发展观上,生态人主张绿色发展、主张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环境,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即习近平意义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生态思维的内化就表现为生态责任感,可以说生态责任感是生态人的内化。陈会昌在《道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责任感“也称作责任心,指自觉地把分内事做好的意识。它也是集认识、情感和态度于一身的品德特征,不仅指人们面临责任时产生的特殊道德情感,还包括对责任的理解和认识(责任观念)以及相应的行为(责任态度或负责的行动)。”[6]进一步讲,责任感是人类主体对于自身在社会发展中所应承担责任的一种积极意识,它可以引导自身积极履行对自然、社会、他人的责任。它是一种内心的道德律令。生态责任感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生态责任并且对其有强烈的自律意识,是对于生态保护义务和责任的一种积极的内心情感体验。其核心是人类坚持责任伦理的整体性和长远性,认识到自己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即将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开发自然环境,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生态责任感教育与实践:生态人培育的现实要求

人的改造与培育乃是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因素。生态人的培育同样如此,既需要政府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又需要社会高扬生态文化与绿色发展观,更离不开学校教育对于生态文明的关注。在此,我们仅从高校生态责任感教育的视野对大学生生态人的培育略作探讨。

利用校园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生态责任感教育。开展校园微博、微信绿色宣传活动。微博、微信具有关注、评论和转发三大功能。“微博‘关注’、‘评论’、‘转发’的功能使其无比强大的交互性得到充分展示,而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密切结合,又使其快捷性和移动性得到了全面的体现。”这些优势使得微博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校应该借助于微博、微信开展大学生生态责任感教育。一是利用微博、微信的“关注”功能,吸引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高校可以开通校方微博,还可以邀请校领导、学校的教师以及辅导员开通微博,通过微博发布与生态环保有关的信息,及时向大学生传送生态环保的信息,引起大学生的关注;二是利用微博、微信的“评论”功能,引导大学生对热点生态问题的探讨。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主动通过微博发起社会热点环境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担当组织角色,在讨论中丰富大学生的生态知识,引导他们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学校的一些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的评论,引导他们为学校校园的绿化以及环保工作提建议,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形成生态责任感;三是利用微博、微信的“转发”功能,创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些学生认可度高的名师,可以转发社会上生态环保人士的一些言论,这样利用自身的名人效应,使关注的学生继续转发名师的微博,在学生中产生转发效应,形成人人重视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氛围。通过校园广播、报纸等传统校园媒介以及微博等网络新媒体,高校将生态责任感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有利于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提高。

利用校园绿色环境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马克思认为环境对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的支持。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景观、文化设施、校园绿化等,是校园环境的物质形态,是校园绿色环境的直接标志。优美的校园建筑,尤其是由环保材料建造的一些校园雕塑、环保节能的新型图书馆等,都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满足感和快乐,从而形成正向的生态责任情感。校园精神环境同样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感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精神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提出的目标口号、指导思想、思想政治道德要求以及在校内形成的舆论、风气、时尚、潮流等大众心理现象。”这里主要指高校的生态文化环境。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责任感、养成理性的生态责任行为的有效动力。为此,高校领导和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提升自身的生态责任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这就要求其坚持身教同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此外,高校可以加强对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以及开展相应的环保主题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固定下来,进而形成全校重视环境保护的生态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总之,高校在重视课堂教育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从而强化大学生生态责任感教育,使其在无形中树立生态责任意识。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3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5]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30.

[6]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37.

猜你喜欢

自然界责任感校园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的一秒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例说“自然界的水”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