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漭水镇低产茶园改造措施
2018-02-12纳正权
纳正权
(昌宁县漭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昌宁 678111)
1 茶园低产的原因
1.1 茶园密度
缺株多,茶丛稀疏,是茶叶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茶丛稀疏,株行距超长、超远,并且有的地方有严重的缺丛现象,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在同等光照强度下,这样的茶园光合作用面积小,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导致茶树的干物质积累少,产量较低。
1.2 茶树长势
随着茶树的逐渐衰老,植株的新陈代谢能力很低,树势衰退。此时茶树出现大量鸡爪枝、枯死枝,无法育芽。而且植株的根系生长速度也在逐渐衰退,对营养的吸收面积逐渐减少,大大降低了茶叶的收获量。
1.3 茶园土壤和水土保持问题
茶园基础差,水土流失严重,也是造成茶叶低产的重要原因。部分茶园由于当初建园时未经深翻改土,在肥料选用时未施有机肥料,管理条件落后,因而造成茶园的土层浅薄板结,而且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均未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求。水、气、热得不到充分调节,土壤营养不足,导致茶树生长衰弱。也有部分茶园未修筑梯层,使得土壤跑水、跑土、跑肥现象严重,茶根裸露,吸收根少,影响地上部分正常生长,导致茶叶产量较低。
1.4 采摘粗放
有些茶园的茶树不但未进行定型修剪,而且实行强采,造成枝稀叶少,导致茶树营养不足,被迫进入早衰阶段,只能保持其生存,不能促进其生长。
2 低产茶园改造措施
2.1 改树
2.1.1 重修剪。主要是针对茶树骨干枝生长正常,但树冠枝长势较弱,缺乏芽稍,生长早期就出现对夹叶,并且出现较多的鸡爪枝,产量低的茶树;或者是树冠部分虽未衰老,但茶树枝条生长高低不一,分枝密度稀,长势差,产量低的茶树;或者是受病虫害危害,部分枝干生长有苔藓、地衣,影响枝干生长和茶叶产量;或者是茶树年龄不老,但由于管理粗放,采摘不合理,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生长势差而没有形成采摘面的茶丛。总之,在采用重修剪这一措施时,一定要注意因树制宜、灵活应用,着重注意两方面:一是修剪高度,二是技术操作要求。掌握适当的修剪高度是恢复树势的关键,剪得过高,效果不好,达不到复壮树冠的目的;剪得过低,树冠恢复慢。修剪高度应随茶树的衰老程度及生长势的强弱而转移。一般以离地面60 cm左右处重修剪为宜。技术操作要求为:如若茶树的树势衰退程度较大,或者树龄较大,应加大修剪程度;而茶树的衰退程度较小,或者树龄较小,其修剪程度应稍轻些。
2.1.2 台刈。这是一种改造衰老低产茶园较彻底的一种方法,是修剪程度最深的一种更新措施。台刈改造后,树势生长旺盛,后期增产幅度显著,但产量回升慢,对当年和次年茶叶产量影响较大。茶树台刈的对象包括:
茶树台刈要选择最适宜的时期进行,春茶前进行台刈,树势能恢复良好的生长,对其长期增产有利,但会导致当年没有收入。春茶后进行台刈,可以避开春茶减产带来的损失,并且可以把握夏季的有利气候因素,多长一个季节的新枝条,为第2年提前开采提供有利条件。但同样存在弊端,因为这一时期是农忙季节,往往容易造成台刈后忽视管理而影响茶树生长。夏茶后台刈虽然不影响当年产量,但是由于台刈后冬季来临,新长的茶树枝条容易受冻。总之,茶树台刈时期的确定,应以在保证茶树生长的前提下,使茶树在短时期内更新数冠,产量损失小,增产幅度大为原则。①树龄比较大,茶树树势衰老,即使采用重修剪也不能恢复树势,或者是即使已经加强了肥培管理,但仍不能使产量有所提高的茶丛;②虽然树势不太衰老,但由于种植过程中长期进行“留顶养标”式采摘,对茶树从未经过修剪,导致茶树的主干高大、分枝极少、篷脚空虚的茶丛;③对树冠低矮,篷高不到33 cm,在地面上密集丛生长量细弱枝条的塌地茶篷;④经多年强行采摘,导致茶树枝条细弱、稀少,生长特别矮小的茶篷;⑤茶树骨干枝病虫危害严重,大量枝条干枯死亡。
2.2 改园
2.2.1 补植缺丛。这是增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茶叶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昌宁县漭水镇茶叶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茶园老化,园内茶树稀疏,缺丛较多,零星分散。因此,提高茶园的种植密度,改变群体结构是低产变高产的重要途径。
2.2.2 改土治水。这也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由于昌宁县漭水镇有好大一部分茶园树冠覆盖面积较小,丛栽稀植,加之长时间耕作不当,常常引起水土流失,石砾裸露,土层浅薄,腐殖质贫乏,土壤肥力低,茶树根系大量死亡。如果不进行改土治水工作,提高土壤肥力,复壮根系,只仅仅改造树冠就等于治标不治本,茶树改造后养分、水分得不到改善,树冠难以恢复,产量难以提高。因此,改土治水工作是和树冠改造相辅相成的措施,是和茶树的养分、水分供应状况紧密相关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3 改植换种
昌宁县漭水镇有部分茶园需要改植换种,有些衰老茶园通过修剪、加强肥培管理等技术措施,能够更新复壮,但超过一定时期,生理机能减弱,树势严重衰败直至死亡。因此,对一些经过若干次改造但失去了更新复壮意义的茶园,一定要进行改植换种,重新规划种植,按建设新茶园的要求,认真选择良种,建好园地。
2.4 加强管理
2.4.1 疏枝修剪。衰老茶树更新后,形成的新枝不如幼苗分枝有规则。因此,在修剪新枝的同时必须进行疏枝,要将低层生长的细弱枝条全部剪去,应做到留壮去弱、留高去低、留稀去密,使其通风透光、养分集中,促其生长。
2.4.2 合理采摘。这是低产茶园改造后树冠管理的重要环节。衰老茶园台刈后,第1年不采,第2年春末打顶采,夏秋茶少采多留,经过第2次定型修剪后,当高度在50 cm以上时,采取春茶留二叶、夏茶留一叶、秋茶留余叶的方法。随着树冠的形成,即可按成年茶树的方法进行采摘。重修剪的茶树,可按重修剪的程度分别对待,一般第1年秋末可以打顶,第2年轻修剪后春茶留二叶、夏茶留一叶、秋茶留余叶[1]。
2.4.3 防治病虫害。衰老茶园中,一般有较多的茶蛀梗虫、茶天牛和苔藓、地衣等。因此,当树冠改造完成后,应立即防治病虫害。
2.4.4 中耕追肥。杂草丛生也是衰老茶园的特点之一。茶园改造后,潜在的杂草种子、草根等得到适宜的条件,就会萌发、滋生、蔓延,所以中耕锄草必不可少。另外,施肥是低产茶园改造后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茶树更新后,正在旺盛的生长过程中,特别需要营养元素的供应,因此一定要合理施肥。
参考文献
[1]浙江农业大学.茶树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