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国家战略储备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2018-05-17吴伯林
吴伯林
(建瓯市林海森林采伐调查设计服务中心,福建 建瓯 353100)
1 试验样地概况
试验样地位于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墩上村,墩上村地处闽江上游,建溪河畔,位于东经118°15′、北纬26°06′,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8℃,无霜期275 d,平均降雨量1 750 mm,气候非常适合杉木生长。福建省实施“三·五·七”全省绿化工程时,墩上村建设的万亩杉木速生丰产林示范片曾引起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
试验地土壤为红壤,坡向东南,坡度28°,海拔130~400 m。试验地林分面积8.13 hm2,具体为82林班2大班6小班,杉木年龄21 a,地被有五节芒,盖度20%,平均高度2.5 m;芒萁盖度50%,平均高度40 cm。
2 试验方法
根据国家木材战略储备要求,分别为在山场的上、中、下坡设置5个重复、3个不同措施的固定标准地15块,3个不同措施分别为对照、林地割灌、林地割灌+施肥。林地割灌的时间为2012年4月,林地割灌+施肥的时间为2012年4月,施肥种类为复合肥,施肥量为每株0.25 kg,施肥方法为水平沟施,在林木上坡方向1.0 m处开月牙形沟,沟深15~20 cm,施肥后覆土。项目实施时对所有标准地设立固定四角桩,并于2012年4月进行每木检尺,测定树高、胸径及蓄积量。3个不同措施在5个不同重复之间的排列顺序采用随机抽查决定。每项措施的固定标准地为667 m2,是25.82 m×25.82 m的正方形。项目实施至2015年4月,再次对15个固定标准地的每木调查测定树高、胸径及蓄积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经营措施对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
不同国家储备项目措施对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3 a林木正常生长平均胸径增长0.9 cm,平均高增长0.8m,平均667m2蓄积量增长1.6417m3;采取林地割灌措施,3 a来林木平均胸径增长1.5 cm,平均高增长1.3 m,平均667 m2蓄积量增长2.944 4 m3;采取林地割灌+施肥措施,3 a来林木平均胸径增长2.4 cm,平均高增长2.0 m,平均667 m2蓄积量增长4.566 2 m3。
表1 不同国家储备项目措施对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
3.2 不同经营措施的投入与产出情况
不同国家林木储备措施的投入与产出情况见表2。其中按照做工工资150元/d,复合肥4元/kg,林木价格1 050元/m3,割灌0.8个工/667 m2,挖沟施肥1.5个工/667 m2计算,则割灌投入为120元/667m2,林地割灌+施肥投入为割灌(0.8×150)+施肥工资及肥料[0.8×150+(74株×0.25kg×4元/kg+225)]=120+299=419元/667m2。
表2中的增长价值是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中的收获现值法(扣除生产成本、税金、利润)得出的。
表2 不同经营措施的投入与产出情况
4 结论
通过以上结果得出,对照、林地割灌、林地割灌+施肥3种不同经营措施有明显的差别,对照区林分结构没有得到改善,经济效益提高不大。采取割灌劈草措施后,林内结构得到改善和调整,增加了林内营养空间,光照条件好,光能利用率高,提高了叶面积指数,林木的增长效益比正常生长经营措施要高。采取割灌+施肥措施,使林地土壤疏松、湿润,林木根系发达,有利于林木营养吸收,促进林木生长,比林木正常生长及林地割灌获取的经济效益更高。
总体来看,实施国家木材战略储备项目,对建瓯市木材生长及储备林业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年来,项目实施面积3 000 hm2,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对于林木结构调整、水土保持及保持生物群落稳定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