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水稻(籼粳杂交稻)产业及稻米市场对江西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启示

2018-02-12文喜贤陈忠平尹建华余秋平方明珍钱国明何强生刘凯丽

江西农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籼米籼粳杂交稻

文喜贤 陈忠平 尹建华 余秋平 方明珍 钱国明 何强生 刘凯丽

(1.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西南昌 330046;2.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江西南昌 330200;3.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江西萍乡 337000;4.江西省鄱阳县农技中心,江西鄱阳 331000;5.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江西余江 335200;6.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江西横峰 334300)

2017年6月,为推进“效益粮油、绿色粮油、品牌粮油”战略,按江西省农业厅领导指示,由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江西兴安种业等单位组成的考察组,对浙江省水稻产业,重点是粳稻生产、稻米消费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考察了衢州市、杭州市、宁波市等地粮食批发市场、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大米超市,与浙江省、市、县农技推广部门负责人交流了水稻产业发展和“籼改粳”工作的经验做法。浙江省稻米生产及供需情况表明:受消费习惯转变,市场效益驱动,粳米正逐步挤压南方籼米市场;找准市场定位,提高稻米品质,籼粳杂交稻发展前景广阔;开拓沪、浙、粤、闽市场,江西省稻米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浙江省水稻生产及“籼改粳”基本情况

浙江省是“长三角”经济发达省份,毗邻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北纬27°12′~31°31′,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与江西省相近(江西省地处北纬24°29′~30°04′),适宜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加大粮食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发展,水稻及籼粳杂交稻生产取得显著成效。

1.1 水稻生产情况 与江西省比较,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虽然体量较小,但是667 m2产量高。2016年,浙江全省水稻种植面积81.83万hm2,总产59.40亿kg,分别占粮食面积和总产的65.2%和78.9%。其中,双季稻种植面积23.91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9.2%。相比2010年,水稻种植面积减少10.48万hm2,总产减少5.45亿kg,占粮食比重分别减7.2%和5.1%。2016年,水稻平均产量为483.8 kg/667 m2,比江西省高79.2 kg/667 m2。其中早稻平均产量为426.0 kg/667 m2,居全国首位,高出江西省42.2 kg/667 m2。

1.2 “籼改粳”情况 浙江省自2005年起大力推进“籼改粳”。

1.2.1 面积增长快 2016年,浙江省粳稻种植面积51.43万hm2(常规稻28.39万hm2,杂交稻23.05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2.9%。其中,籼粳杂交稻种植面积22.55万hm2,比2015年扩大1.43万hm2,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27.6%,分别占晚稻、杂交晚稻、杂交粳稻种植面积的32.1%、66.4%、97.8%。以衢州市为例,全市籼粳杂交稻面积由2008年的146.67 hm2增长至2016年的2.55万hm2,占晚稻种植面积的比重由0.3%增加到42.7%,年均增幅5.3个百分点。

1.2.2 种植品种多 主要有浙江省自育的甬优、春优、浙优等3个系列籼粳杂交品种,以及秀水、宁粳、浙粳等系列常规晚粳品种。尤其以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甬优系列品种应用最广,占全省杂交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

1.2.3 产量水平高 2012年,宁波市鄞州区籼粳杂交品种甬优12百亩示范平均产量为1 014.1 kg/667 m2,创全国百亩方均产纪录。2016年,全省72个百亩方产量突破800.0 kg/667 m2,其中9个百亩方突破900.0 kg/667 m2。籼粳杂交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浙江省水稻667 m2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奠定了基础。

2 浙江省稻米消费及稻谷(含籼粳杂交稻)购销情况

通过走市场、访企业、问大户,重点考察了浙江省稻米购销特点、消费市场、籼粳杂交稻米市场状况、消费趋势和品牌创建等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稻谷收购政策给力 浙江省稻米缺口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据宁波市粮食局调控处负责人介绍,浙江省粮食自给率不到40%,一般在36%左右,而宁波市仅为20%~25%。年均调入粮源120.0亿~130.0亿kg,2016年调入136.5亿kg,自产75.2亿kg,总量211.7亿kg。为保障粮食供给,提高自给率,浙江省在落实国家最低保护价的基础上,配套“订单”收购政策。例如,当地早籼稻除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外,60%~70%纳入“订单”政策收购。省级加价0.60元/kg收购,部分地区市、县还层层配套,收购价为163~196元/50.0 kg。宁波慈溪市在加价补贴0.60元/kg的基础上,地方财政补贴0.46元/kg,对3.33 hm2以上大户再补0.10元/kg,加上县级政府价格直补0.10/kg元及部分运费补贴,收购价在196元/50.0 kg以上。中晚稻实行分类收购,10%~20%规模种植的中稻(一季稻)纳入“订单”收购,加价0.60元/kg收购;优质晚籼基本流向市场,常规晚粳纳入国家粳稻托市收购价范围,155元/50.0 kg。籼粳杂交稻收购价介于早籼和粳稻保护价之间,为137~148元/50.0 kg。宁波市甬优系列杂交稻收购价148元/50.0 kg,比粳稻保护价低7元/50.0 kg。

2.2 消费习惯朝“粳”发展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消费习惯持续转变,原喜食籼米的杭嘉湖地区以及上海市、宁波市等城市,基本以粳米消费为主,配套少量高端有机籼米。杭州世纪联华超市在售大米品牌40~50个,除泰国香米和个别高端有机籼米外,大部分为东北和江苏粳米。与江西省上饶市毗邻的衢州市,粳稻不仅种植面积接近50%,在大米消费上也几乎籼粳各半,成为籼、粳大米消费的过渡带。据衢州柯香粮油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收购的江苏、安徽等省区的粳稻粮源,加工后大部分销往喜食软米的杭嘉湖地区;收购加工的偏籼、长粒型籼粳杂交稻,则销往温州市、台州市、金华市、丽水市等传统籼米市场。宁波市庄桥粮油批发市场83个商户、280余个摊位,大米年交易量约40万t,涉及大米品牌1 000余个,主要粮源为东北、江苏、安徽等省区以及浙江省杭嘉湖平原生产的粳米,重点销往宁波市、舟山市、台州市等地市场,籼米销量不到6%(其中泰国茉莉香米约占0.5%),而且主要为安徽产杂交晚籼,未见江西产籼米。

2.3 稻米价格差异明显 从大米的市场价格看,产地不同、品牌不同,价格差异明显。一是价格高企的高端有机籼米,适宜少众高端消费。例如,世纪联华超市销售的进口泰国香米、部分品牌有机大米,以500 g精致包装为主,售价20.0~50.0元。二是价格高于杂交籼稻的优质常规粳米和优质籼粳杂交稻米,适宜城市居民大众消费。以各类超市销售的东北产地品牌大米为代表,多为5 kg或10 kg包装,平均售价 6.0~ 9.0元 /kg。据了解,部分售价 6.0~ 7.0元 /kg的大米,未必是东北原产地大米,不少是江苏省、安徽省的常规晚粳和浙江省部分优质籼粳交稻米。三是较为平价的杂交籼米及部分籼粳交大米,主要供应学校、工厂食堂、酒店和快餐店等,市场价格为4.0~6.0元/kg。例如,衢州龙游红专种粮合作社专门加工籼粳杂交稻,大米价格以4.4~4.6元/kg供应大食堂及超市。从各类大米销售利润看,据宁波庄桥粮食批发市场负责人介绍,东北粳米利润最高,净利润为60.0~100.0元/t;杂交籼米利润最低,平均不到40.0元/t;江苏、安徽产地部分粳米及浙江省部分籼粳杂交稻米,即使原品牌出售,利润也比杂交籼米高。

2.4 品牌创建显现成效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从浙江市场看,东北大米品牌效应最强,吸引了江苏、安徽产优质米贴牌销售,所占市场大部分为中高端消费群体;江苏省高邮、兴化、宜兴等地及安徽省部分地方品牌大米,物美价廉,较受城市消费大众欢迎,中端市场份额较大。在籼米市场上,除泰国香米外,受消费习惯转变,其他品牌相对较弱。特别是江西省大米品牌,除上饶市、德兴市有个别品牌出现在邻市衢州市场,且走货量下降外,未见其他地方销售,市场份额丢失严重。在籼粳交市场上,浙江省已迈出品牌建设步伐。宁波奉化谷堡种植合作社的籼粳交大米,虽然目前尚未进军高端市场,但中端市场份额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其种植的甬优9号等籼粳交品种,配套良种良法,专收加工,实行品牌销售,创建的“甬山”“甬江源”品牌米以6.6元/kg的价格,定向供应政府机关和学校食堂、星级酒店等,并部分走超市,口感反映好,供需稳定且势头好。同时,还开拓了互联网线上销售渠道,零售也能达到10.0元/kg的好价格。仅此一项该合作社2017年纯收益在20余万元。衢州龙游红专种粮合作社靠种植籼粳杂交稻起步,虽产量大幅度提升,但早期市场销售不畅,在尝试自加工销售后,市场发展强劲,合作社也尝到了“甜头”,不仅逐年扩大了籼粳交品种的种植面积,还带动了周边种植,并将逐年积累的近5 000万元资金投入现代化的加工生产线,主打籼粳交大米品牌,年内即可实现投产。

2.5 籼粳稻购销形势较好 据了解,浙江省发展籼粳杂交稻初期,规模较小、种植分散,曾出现购销问题。经多年快速发展,目前购销的总体形势已由局部滞销转为供不应求。宁波市鄞州区梁桥米业公司是浙江省较大的大米加工企业,大米年销售量20万t,主供宁波市、广州市、杭州市、上海市和成都市等省内外稻米主销区。据公司董事长介绍,公司2009年就开始加工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但每年加工量不多,且加工粮质量难以保证。主要原因是:当地粮库高价(不低于148元/50 kg)收购当季籼粳杂交稻谷,储备1 a轮库出库时,以低价(不高于138元/50 kg)起价拍卖,由此导致本地当季籼粳交稻谷以更高价且不分品种混杂收入粮库,而加工企业都以更低价从粮库竞价购入储存了1 a的混杂稻谷,这一模式已成为当地普遍现状。由于加工企业到手的粮源是储存1 a以后且品种混杂的籼粳交稻谷,难以满足中高端品牌原料要求。鉴于此,该公司提出希望收购江西省当季优质籼粳交粮源,并初步达成来赣考察意向。此外,该公司还经营浙江省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宁波粮网,各地粮源可通过粮网注册会员实现网上竞价交易,这一途径或可为江西省提供粮食交易平台。

3 浙江省稻米市场对江西省水稻产业及“籼改粳”带来的启示

通过考察认识到,浙江省正由传统籼稻种植区发展至今籼稻面积不到40%,由传统籼米主销区至粳米消费线步步南移。而且从消费总体趋势看,粳米消费呈现由北向南、由城市拓展至农村的明显势头,消费倾向逐渐扩展。目前,籼粳交大米消费已发展至宁波市以南和福建省部分地区。浙江省稻米市场的发展趋势启示,江西省水稻产业及当前“籼改粳”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从挑战上看,江西省大米自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籼改粳”成功后,逐渐被东北大米和江苏粳米挤出了上海市场,如今又被东北、江苏、安徽等省区优质粳米抢占了浙江市场。即使仍然存在少量籼米份额,也面临安徽籼米的强力冲击。而传统广东市场则面临湖北、湖南两省的竞争,且实际上本省及以南消费市场也都已面临粳米的蚕食。加之目前江西省杂交籼米品牌较弱、品种繁多且订单收购少、加工企业竞争力不强,赣产大米的市场前景面临严峻挑战。

从机遇上看,在市场转型升级和消费分化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正为江西省有效发挥地理区位优越、环境资源优异等比较优势提供了有利的窗口期和良好机会。一方面,籼粳交大米在浙江省已形成了较大的消费市场,且支撑起较大的价格势差,为江西省“籼改粳”提供了较为强势的市场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在多年“籼改粳”推进中形成的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大户化、技术精准化及口感特色化等产业化发展基础和要素,又为江西省大米集结产业链,整合资源创建特色品牌提供了重要抓手。如何牢牢把握当前“籼改粳”产业发展的好机遇,应坚持“品质优质化、品种本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工作思路,以品牌为引领,以品种为纽带,以规模种植为基础,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良种良法为依托,建立联系紧密、相互协作、利益共享的籼粳杂交稻生产新格局。重点抓好如下5个方面。

3.1 找准定位,分型抢占市场 据交流分析,粳米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主要是其口感柔软、甘甜、滑润、有嚼劲,而南方人过去认为其黏性太重、不好炒饭、还不易消化,且出饭少、不耐饿。然而,现在很多城里人逐渐偏向粳米,认为籼米偏硬、没有嚼劲,但籼米具有蓬松清香的特点,形成了南方人对籼米的消费习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育种专家、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马荣荣院长认为:籼、粳杂交成功,意味着两个亚种间的种质资源可以互通取用,是水稻育种质的变化,必将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具体而言,现在江西省推广的籼粳交品种,如甬优9号、甬优15、甬优1538等已经兼具籼米的“蓬松清香”及粳米的“柔软甘滑”之优点,已经结合籼、粳两者的优点。例如,东北的“稻花香”大米,导入了籼稻血缘的长粒型粳米。未来“大米”概念或将逐渐弱化“籼米”和“粳米”之分。由此推知,如果不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市场需求,适时推进“籼改粳”,势必失去一次重振江西省米业的大好机遇。重整江西省稻米市场出路,需要进行新的市场定位。建议:一“保”,二“固”,三“抢”。一要“保”广东省、福建省籼米市场。位置更近、环境更优,这是江西省独有也是传统的优势,只要品质口感更优或打平手,克服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弱项,就可在“保”的基础上稳步前进。二要牢“固”本土化消费。要在拒外来籼米于省外的基础上,做到要“籼”有“籼”,要“粳”也有“粳”,而且江西产地的粳米更适合长江中下游消费。三要“抢”上海市、浙江省大米市场。一方面,发挥江西省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的优越性,推出一批高端特色“籼米”去切分消费群;另一方面,要组织具有江西省区位特色的优质“粳米”去细分粳米市场。

3.2 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浙江省大米价格差异归根结底是品质的差异。多年来市场反映,用国标或部颁大米品质指标确定的品质等级,往往市场消费者并不是很认账。譬如,此次浙江省市场普遍反映江西省优质稻品种口感偏硬,难以迎合城市消费者需求;而江西省在广东省的市场份额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江西省优质稻和广东省优质稻市场标准的差异。广东省高档优质稻,要求粒型小(千粒质量20 g左右)、长宽比大(3.5以上)、外观好(米饭白度好,大米玻璃质透明)、食味好(直链淀粉含量13%~15%,胶稠度75~80 mm)。因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练好“品质”这个内功。一方面,要注重研究把握消费者的口感偏好,选育出适宜不同口感、食味等偏好需求的差异化品种。进一步降低粒质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或适当延长胶稠度,增加香味。对于籼粳杂交稻,更要探索研究其口感特质,找准其市场竞争力特异性(色、香、味等品质)的市场定位,进而结合地理特色,树立区位差异化特色品牌形象。专家认为,理论上江西省可以选育出具有区位特色的一流优质大米,无论籼、粳。另一方面,在技术上要形成契合江西省土壤、气候和耕作方式的精准化栽培技术和模式,促进稻米绿色、生态、优质生产,确保稻米品质。

3.3 创建品牌,提升产业效益 浙江省市场中大量江苏、安徽产地大米贴牌东北大米的现象表明,品牌是稻米产业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消费整体升级、差异分化加剧和电商快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强化稻米品牌建设才能为稻米产业注入持久活力。而江西省品牌竞争力明显偏弱,粮食品牌2 000多个,但知名度不高、规模不大。作为稻米主产省,仅有“金佳”位列全国十大大米品牌,万年贡米、南城麻姑米等省级品牌都无“量”的优势。因此,必须结合地域特点,确立目标消费群体和品牌核心价值定位,形成特色化品牌文化和市场优势。一要推荐订单品种。江西省逐渐丧失浙江市场,除粳米入侵外,还受品种多乱杂,造成粮源质量参差不齐、供应不能持续等问题影响。必须推荐适销对路的优质稻品种,倡导订单种植和收购,保障适度供应规模,精准配套集成技术,有效管控生产过程,解决粮源质量和数量问题,从而打造稳定的品牌产品;二要培育品牌主体。在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外,要引导和扶持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自创品牌,促使种粮主体实现产加销及品牌建设一体化发展。例如,江西省“籼改粳”可借鉴衢州龙游红专种粮合作社、宁波奉化谷堡种植合作社的做法,在发展初期先与加工企业开展订单种植,逐步向自建加工线、自创品牌过渡,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产业链增值。三要加强品牌宣传。江西省作为传统“鱼米之乡”,稻米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也孕育了一批老字号品牌,但因品牌开发、保护、宣传力度不够,广东省、福建省等传统销区市场日益萎缩,品牌影响亟待提升。

3.4 创新机制,形成产业合力 建立销加产一体化链条式合作机制,协同创新、抱团发展,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措施。此次调研表明,江西省“籼改粳”稻米,一是在市场上有发展空间。目前江西省籼改粳的主推品种甬优9号、甬优15、甬优1538等在浙江市场有良好的消费反馈,有的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供销关系。二是在价格上有合理的供销势差。以2017年底宁波市场看,如果走普通平价市场,以上品种的稻谷可以不低于140.0元/50 kg实现交易,而2017年底江西省田头收购湿谷价在105.0元/50 kg,按八五折水分算为123.5 元 /50 kg,加运费 10.0 元 /50 kg,即为 133.5 元 /50 kg,可获不低于6.5元/50 kg的利润。三是在效益上有叠加空间,即可增产20%以上,出米率可增加8%左右,有5%左右的流通利润,还可通过品牌创造溢价等。在此条件下,8年来江西省“籼改粳”形成的格局是:品种优选集中,区域连片种植,技术精准配套,培训大户生产,已有适度规模。这些基础为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抓手。拟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式,建立由销加产、农科教、企社户产业化发展的联合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探索实施江西大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发展机制。

3.5 积极建言,保持扶持力度 多年来,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技中心、江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的项目支持下,在江西省农业厅的不懈推动下,江西省“籼改粳”稳步推进,为开创粳稻发展好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目前,“籼改粳”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仍需政府大力扶持,建议省财政加大“籼改粳”扶持力度,确保此项工作不滑坡。另外,我国籼、粳稻依然实行差别化的收购保护价,以价差人为政策性判定籼、粳稻质量优劣,不利于克服南方籼稻不如北方粳稻的固有观念,且事实上导致了南北粮农的收入差距,并加剧了北方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因此,建议各级人士大力呼吁消除籼稻和粳稻保护价的价差,还品种和稻米本来属性。树立大水稻思维,打破籼、粳稻种和稻米界限,以市场接受程度和消费者口感选择为标准,将有助于水稻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籼米籼粳杂交稻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水稻籼粳性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判别体系的建立
利用SNP标记进行水稻品种籼粳鉴定
大米加工与品质对特香型白酒酿造指标与基酒品质的影响研究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籼米品种对鲜湿米粉品质影响的研究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大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
籼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糖化转苷工艺研究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