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山药新品种苏蓣2号试种示范及栽培技术

2018-02-12蔡汝韬余伟华甘志忠

江西农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炭疽病块茎种薯

蔡汝韬 聂 芳 余伟华 甘志忠

(江西省德安县农业局,江西德安 330400)

苏蓣2号是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合,以“浙江太湖紫莳药”经辐射育种的方法,于2013年育成的中晚熟优质短块状紫山药新品种,2015年12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鉴定编号:苏鉴蓣201502)。2017年,德安县农技推广中心引进该品种,在宝塔乡耀祥生态农业家庭农场试种成功。该品种适应性强,栽培用工少,种植经济效益显著。

1 特征特性

苏蓣2号生育期偏迟,从出苗到成熟需170 d。播后29 d出苗,50 d齐苗,苗势壮。其块茎呈长纺锤形,表面密生须根,表皮褐色;肉紫色,色泽鲜艳,肉质柔滑。块茎直径4~6 cm,长15~20 cm。单株块茎数两三块,平均单株块茎质量0.75 kg。该品种适应性广、抗性强,轻感山药炭疽病,耐涝、耐渍能力强。

2 经济效益

10月30日统一采收测产,实收平均2 491株/667 m2,单株块茎质量0.75 kg,平均产鲜薯1 868.3 kg/667 m2,售价10元/kg,产值18 683元/667 m2;扣除成本5 500元/667 m2,纯收益1.3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

3 栽培技术

3.1 精细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田块,以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深耕晒白,整地做畦。畦面宽50 cm,畦高30 cm,沟宽30 cm,畦面要整平整细。

3.2 种薯处理 播前选取无病伤种薯,去除表皮泥土,切成长约5 cm、质量40~50 g的薯块,拌上石灰或火土灰,将切口晾干后播种。切块时,用75%的酒精进行刀具消毒,以防病毒(菌)感染。

3.3 适期播种 清明前后播种,采用单株单行种植方式。株距30 cm,行距80 cm,密度2 700~2 800株/667 m2。在整好的畦面中间,开好20 cm深播种沟,先将复合肥施于沟中,覆盖2 cm厚碎土,再排放种块,盖上细土,做到种距、盖土均匀一致。用种量130 kg/667 m2左右。

3.4 黑膜覆盖 播种后,在畦面覆盖幅宽100 cm的黑色地膜。覆膜时要把膜绷紧,四周压实,在膜上每隔2 m用土块镇压,防止大风毁膜。出苗时要及时破膜露苗,以防叶片接触地膜受灼伤。采用黑膜覆盖,比白色地膜增温、保湿性好,防草、除草效果更佳。

3.5 搭架引蔓 出苗后及时搭架引蔓向上生长,一般用细竹竿插搭人字架,架高1.6~2.0 m为宜。支架要插牢扎紧,防止被风吹倒。山药茎蔓一般都能自然伸长上架,为避免相互搅团,也可顺势引导茎蔓均匀盘架。

3.6 科学施肥

3.6.1 施足基肥 结合翻耕、播种施用基肥。翻耕前均匀撒施腐熟菜籽饼100 kg/667 m2于地表,然后深翻30 cm,使土肥充分混合;播种时按100 kg/667 m2用量,在播种沟内埋入45%硫酸钾复合肥(方法见适期播种)。

3.6.2 及时追肥 茎蔓满架期,追施高浓度复合肥25~35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生长后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和尿素两三次,以保叶防老。

3.7 灌溉排水 4-6月,遇到连续阴雨和暴雨天气,要及时排出生产田块滞水,防止涝害。7-8月,如遇连续7 d以上的伏旱天气,要及时喷灌或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

3.8 病虫防治 山药主要受山药炭疽病、褐斑病、青枯病、病毒病和蛴螬、地老虎等病虫危害。重点防治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5%咪鲜胺乳油75 g/667 m2对水50 kg/667 m2喷雾,发病严重的隔7~10 d再喷施一次。防治病毒病主要选用不带病毒种薯。播种期或苗期用5%甲萘威颗粒剂拌种或拌细沙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3.9 适时收获 10月底,植株停止生长,地下块茎已充分成熟,选择晴好天气开始采收,打霜前应全部采收完。采收时注意尽量不要伤及块茎表皮,不使块茎折断。

猜你喜欢

炭疽病块茎种薯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
西北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的收获与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