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艺术区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

2018-02-11张怀天丁蕾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方山幕府南京

张怀天,丁蕾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 210023)

随着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层次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这些都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发展会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创造更大的效益,从而更快地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①艺术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已建成许多艺术区,较为著名的有北京798艺术区、上海M50艺术区和成都蓝顶艺术区等。作为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主要城市,南京也建成了不少艺术区。不过,与北京、上海等城市艺术区相比较,南京艺术区集聚特色还不够鲜明,仍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从而增强南京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南京艺术区的发展现状

南京是六朝古都,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科研教育重镇。因此,南京艺术区不仅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其发展的源动力。南京艺术区中较典型的有幕府山艺术区、方山艺术营和可一艺术区。

(一)幕府山艺术区

幕府山原为南京的重工业区,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位于幕府山的大量工厂才陆续搬迁到别处。2006年12月,首批艺术家与承包商签订协议,入驻幕府山。几个月内,众多艺术家也陆续进驻幕府山艺术区,由艺术家自发聚集而形成的幕府山艺术区开启了新的篇章。

幕府山艺术区为促进艺术区的繁荣发展,曾大力引进江苏籍、尤其是定居在南京的当代艺术家。幕府山优雅的环境以及工业区遗留下来的空旷厂房都很适合艺术家创作。并且,随着青河美术馆的进驻,南京散落的艺术家纷纷聚集在幕府山艺术区。青河美术馆签约部分艺术家,并进行整体展览策划,成功地受到国内外画廊的瞩目,使得幕府山艺术区声名鹊起。极盛之时的幕府山艺术区是南京的文化地标,艺术区内驻扎着近四十位画家,人们称其为“幕府山画家村”,是当时南京乃至江苏最负盛名的艺术家集聚地。

然而,2011年,幕燕滨江风景区的建设规划使得运行了四年的幕府山艺术区面临拆迁。随着艺术家们不断搬离,幕府山艺术区最终变得异常萧条。如今,幕府山艺术区已不复存在,幕府山艺术区曾经的辉煌也只能停留在回忆之中。

(二)方山艺术营

方山艺术营是政府规划建设的以“打造南京的798”为目标的项目。江宁区政府承诺“两年免房租,两年后租金适中”,将从幕府山搬离的艺术家吸纳入园区。方山艺术营于2012年5月开园,最初仿照798艺术区的模式建设。但在发展初期,园区投资方注重的是艺术家带来的人气和项目带来的收益,对于艺术区的建设管理有所忽视,使得举办的活动质量偏低、非艺术相关的投入占比较大、园区内的设置稍显杂乱,园区内的艺术、服务和管理等机构也稍显不足。

之后,方山艺术营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完善园区内配套设施、积极引进知名艺术机构和艺术交流工作室入驻,至2015年底,已变为南京市规模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同时,方山艺术营依托毗邻江宁区15所高校的地域优势,通过举办学生优秀毕业作品展等形式与高校形成良性互动。目前,方山艺术营通过定期举办艺术沙龙、雕塑展、音乐节、话剧、画展等文化活动,积极提升方山艺术营的影响力,打造“方山文化”品牌。

(三)可一艺术区

可一艺术区位于宝华山麓,由可一画家村、可一美术馆、可园等组成。可一艺术区的建设与发展始终秉持着“维持园区的纯粹性和稳定性”的理念。园区内的艺术家以近乎成本的价格,购买具有50年产权的工作室;加入前期的园区设计;组成村委会,参与园区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可一艺术区与艺术家的这种合作模式,让艺术家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权,保证了艺术区的丰沛创造力和生产力。并且,可一艺术区与园区内艺术家合作,将优秀的绘画作品应用在定制的茶具、马克杯、充电宝等商品上,进行艺术衍生品设计,从而增强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每年四月,可一美术馆都会举办“江南叙事”艺术展。同时,可一艺术区还会举办“可一艺术区春季艺术沙龙”“戏剧音乐艺术节”和现代艺术大展,与其他艺术机构深度交流,促进艺术创作。通过举办艺术活动,可一美术馆积累了大量的人气,使其策展品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南京艺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文分析的三个艺术区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南京艺术区的建设与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艺术区的硬件设施与艺术家的需求不匹配,缺乏管理人才

上文分析的方山艺术营在建设之初并没有艺术家参与其中,这使得艺术区的硬件设施尽管很好,却与艺术家们的需求不相匹配,使得艺术家们难以大展身手,这也成为方山艺术营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之一。其次,方山艺术营在早期缺乏建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专业人员,也使得艺术区的建设管理在很长时间内驻足不前。

(二)艺术区的建设存在同质化

在艺术区的建设潮中,同质化建设频频发生。方山艺术营最初便是仿照798艺术区建设。但是,方山艺术营并没有依靠简单嫁接的同质化建设收获很好的发展效果,反而由于没有深入发掘自身的特色,一度陷入发展低谷之中。

(三)自发集聚形成的艺术区可能与城市规划相悖

随着城镇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许多艺术家自发集聚形成的艺术区由于并不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之中,往往会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悖。这些艺术区或许会与幕府山艺术区一样,遭遇到拆迁甚至强拆。尽管这部分艺术区只是少数,但政府仍然需要注意这一问题。

(四)商业资本的过度介入使艺术区过度商业化

艺术区的商业化一直是一道难关。引进商业资本固然可以优化艺术区的产业链,促进其发展。但是,诸如798艺术区、美国苏荷艺术区等著名艺术区都无法躲开商业化的侵扰。

一方面,部分商业机构在利益驱使之下会进行盲目的投资,致使艺术作品数量激增和价格虚高,加剧艺术区内的不良竞争,阻碍其健康和谐发展。虽然现阶段方山艺术营和可一艺术区等南京艺术区并没有显露出这一问题,但仍需要警惕。

另一方面,商业资本的过度介入使得艺术区过度商业化。画室和展览室不断被纪念品店、小商品店等替代,破坏了园区的艺术氛围;艺术区内房租价格激增,艺术家无法负担房租,被迫搬离艺术区,而流失了大量艺术家的艺术区便沦为商业区或旅游风景区。不过,可一艺术区签售给艺术家产权房的举措在很长时期内规避了艺术区商业化对于艺术家的影响,保证了艺术区的稳定性和纯粹性。相对而言,方山艺术营“两年免房租”的承诺已经兑现,但能否抵制商业化的诱惑,合理控制房租,维护艺术家在艺术区的生存权益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三、南京艺术区发展的建议

艺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顺应市场规律和艺术区的作品是否能经受市场的检验,结合上文中指出的主要问题,文章从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平台方三个方面对南京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供给方——艺术区

艺术品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是作品蕴含的创新与创意。作为艺术品市场供给方的一员,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坚持走创新与创意发展之路,增强艺术区的集聚特色。南京艺术区应长期举办艺术交流或学术讨论活动,活跃园区的艺术创作氛围,促进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鼓励艺术家将金陵文化融入艺术作品中,形成独特的作品核心价值,提升艺术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在艺术品市场中占据一席。

其次,南京艺术区应确立自身的市场定位。由政府主导的艺术区应当注重文化事业的建设,积极培养青年艺术家,并定期举办艺术类活动,培育南京的艺术氛围。由企业主导的艺术区应依据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实际情况,在艺术品市场中提供不同层次的作品,从而丰富艺术作品的供给。

并且,南京艺术区应进一步引进知名艺术机构入驻,通过举办大型艺术展览等活动,提升园区知名度及影响力,打造自身的艺术品牌。

最后,南京艺术区还应明确艺术家的主体地位,积极与艺术家沟通,完善园区内有益艺术创作的配套设施;保持园区内房租价格适中,维护艺术家在园区内的生存权益;邀请园区内的艺术家参与园区的发展规划,打造园区与艺术家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园区与艺术家双赢。

(二)需求方——投资者与消费者

投资者和消费者是推动艺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角色,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消费观,避免盲目投资与跟风消费。政府相关部门应与艺术机构合作举办艺术活动,普及艺术教育,提升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人们的艺术消费意识,从而增加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需求。艺术区也应提供艺术类的体验消费途径,拓宽艺术消费的形式与渠道。

(三)平台方——政府扶持

政府的扶持对于艺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政府能够为艺术区提供资金补助和优越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政府能控制艺术区的市场风险性。并且,政府正逐渐将其职能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不再直接干预,而是引导艺术区的发展。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艺术区发展相关政策,在资金和税收方面给予艺术区扶持;培育有益于艺术创作的宽松内生环境;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维护艺术家和艺术区的权益;提高城市对艺术区的包容性,给予艺术区相关保护政策,避免艺术区强拆问题,让艺术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结语

与著名的艺术区相比,南京艺术区尚有一定差距。不过,在现有的积极政策鼓励下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南京艺术区吸取其它艺术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培育艺术创作大环境,打造文化艺术发展的大平台,引导艺术区健康发展。可以预见,南京艺术区将会在众志成城之下迎头赶上。■

注释:

①魏鹏举.文化创意产业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3.

猜你喜欢

方山幕府南京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南京不会忘记”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沈明臣在胡宗宪幕府中活动研究
南京、南京
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茶 方山紫雾茶
方山大鼓 民间艺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