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光效在经典二维动画三维化中的应用
——以《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为例

2018-02-11田瀚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圣斗士光波光晕

田瀚

(南京财经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南京 210046)

2014年公映的《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以下简称“三维版”)是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系列作品的第六部剧场版。这是该系列作品第一次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出现,与原作相比在画面风格、人物设定、场景设计等各个方面均有较大变化。尤其影片中运用了大量三维光效,使得该片与之前的二维系列作品形成较明显的视觉效果差异和画面风格变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如作为同系列动画作品,三维和二维版光效在片中的作用及效果有何相似之处,形态上有哪些传承关系?本作光效有哪些创新之处,这些创新在片中起到的效果怎样,又能否彰显这系列作品的优势?下面我们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就三维动画中光效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发表些粗浅看法。本文所讨论的光效,指的是影视特效范畴内的光影运用,不单纯指影视作品中的光影。

一、用反光、泛光和水平光晕提升画面视觉效果

显而易见,《圣域传说》中的光效大幅增强了画面视觉效果。全片几乎处处都用各种光效修饰了画面,比如圣衣的光泽、角色面部的美化和场景的渲染。从技术上说,反光、泛光和水平光晕等几种光效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先看反光。反光是使很多物体在画面中形成大面积的高光区域,它在《圣域传说》中主要更多应用在圣衣上。圣衣是本作的特色之一,根据故事中所述,圣衣是由神秘的超金属制成,是有意志的生命体。为表现圣衣这种特殊的质地,漫画版用具有不同纹理和颗粒感的网点纸表现圣衣的质地,做得非常成功,但漫画作为黑白稿,终究很难更逼真细致地表现金属。二维版动画中是用高饱和度的色块和线条刻画,虽能有效区分角色,但并不能很好体现圣衣的金属感。反光在三维版大量运用后,圣衣的质感表现较漫画版和二维版有了显著提升:其一是加强了真实感。《圣域传说》借助三维技术,除材质贴图本身的逼真效果外,做到让圣衣不仅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而且细腻程度可以达到随着人物身体的转动,圣衣上的高光部分也在不断变化。甚至角色手上冒出的火焰光,也能清晰地倒映在圣衣上,给观众带来触手可及的感知效果。其二是三维版反光被主观夸张,以追求类似电影的艺术效果。三维版反光的特点是反射强烈,远超真实世界中的强度,多数物体的高光位置都被创作者刻意夸张,不仅在白天耀眼夺目,甚至月光和夜晚的天光也会在圣衣上造成比光源更明亮耀眼的反光。这种处理手法类似摄像中的曝光过度,使动画片出现摄像机光圈开得过大、闪光灯光线太强或底片的感光度过高的效果。但同时创作者又让这种画面中的强对比控制在画面局部,而不至整个画面泛白。这种手法虽导致影像失常,但也让圣衣产生了一种特殊金属质感。

除了反光效果外,水平光晕的大量使用,也在塑造圣衣特殊质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水平光晕是由过去电影里的变形宽银幕镜头造成。变形宽银幕镜头的作用是先将影像做水平方向的压缩,再在放映的时候把画面里的景物用变形镜头还原,这时便会出现水平光晕,这实为老电影的一种技术缺陷。当技术进步后,很多软件渲染的电影和电子游戏里依旧刻意使用了这种光效,以模仿类似真人影片的拍摄,追求逼真效果和电影感。《圣域传说》中水平光晕的使用多是在强化圣衣的神秘金属质感,方法是在圣衣高反光处再加入水平光晕,让其更显耀眼。以武器为例,三维版中瞬的锁链在自发光效果之外,首次加上了水平光晕的效果,在黑暗中舞动时好似笼罩一层荧光,且在其周围散落无数琐碎光点,十分绚丽。圣斗士系列作品中人物的战斗多是通过拳脚,装备有武器的角色不多,武器被添加了水平光晕之后,给人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结合全片的实际视觉效果看,水平光晕在三维版的频繁出现虽营造出一种特殊的画面氛围和风格,不过它在部分场景里稍显泛滥,片中几乎所有出现光源或反光的地方都会多少用到它,有时同一镜头中甚至连续出现数个水平光晕,这让画面显得过于珠光宝气,有些喧宾夺主。

相比之下,泛光在《圣域传说》渲染场景方面便做得更好。泛光是高度漫散射的光,没有清晰的轮廓,产生的阴影柔和、透明,看上去像一个不产生阴影的光源。泛光的这个特点使它非常适合用于修饰画面,但受限于成本和技术,泛光在早期的动画片中很少用到。《圣斗士星矢》系列直到2002年出品的《冥王哈迪斯十二宫篇》中才开始大面积使用。但随着近年来技术的发展,泛光特效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三维动画和游戏领域,《圣域传说》中是将泛光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一是运用到圣衣上。和反光不同的是,泛光使圣衣看上去像笼罩薄薄一层雾气,更加瑰丽。二是用在人物脸部。使用之后的效果类似相机镜头的星光镜拍摄,或和软件磨皮后的效果相同,让人物脸部变得唯美而朦胧,更具美感,这点在表现本片中女性及正面角色特写镜头时被大量使用。三是用于场景,特别是有正面角色的场景。如月光下星矢和纱织在桥上聊天的场景,纱织救治星矢时场景等等。这些朦胧的泛光,都让画面变得更加柔和,很好地渲染了剧中温馨、祥和的气氛。

二、用多种形态的光效丰富角色动作设计

熟悉《圣斗士星矢》系列作品的观众都知道,作为一部幻想类热血动画,该作虽然含有大量人物的激烈战斗,但它却不以动作设计见长。该作最早以连载漫画形式出现,漫画因是静态画面,加上每期20~30页的篇幅,对打斗较难细致的绘制,作者车田正美为故事中每位角色设计了一个到数个绝招,让他们用一击必杀的方式与对手一决胜负。角色不仅绝招多姿多彩、花样百出,发绝招时的画格常用整页甚至跨页的巨大尺寸绘制,用大量丰富的细节刻画配以华丽的背景展现人物的动作。这种提高单幅画面“含金量”而压缩角色动作数量的战斗方式丰富了画面细节,加快了故事节奏,不用绘制大量的动作场景就能在有限的画面将战斗过程讲述得精彩纷呈,不仅让漫画作品扬长避短,也成为该作的一大特色。

不过,这种只强调角色单个动作的战斗方式如果照搬至二维动画中,不仅在动作上单调乏味,且受限于成本,也做不到漫画版那样细致。但如果在战斗中增加大量的人物动作,也会大幅增加绘画张数,导致成本提高。因此,二维动画版的战斗采用了更聪明的做法,即战斗过程仍以人物的绝招比拼为主,但在角色动作中加入大量的光波特效以充实战斗细节,夸张人物动作。二维版光效形态多样,包括多种冲击波、闪电、光球、震荡波、激光、漩涡等等,这些光效在战斗场景很好地烘托了战斗气氛,取得了不错的视觉效果。但限于成本和技术,即便加入大量光效,二维版的画面精致和细腻程度仍和漫画版有一定差距。比较该系列作品的剧场版,从1987年的第一部至2004年的第五部,画面特效未有实质性提高,直到2014年《圣域传说》的出现。

相比较而言,三维版战斗场景中的光效要复杂得多。二维版角色战斗时发出光波的绘制大多为两三层光效的叠加,繁琐些也不过四五层,而三维版光效常由数层甚至数十层组成,拥有丰富的层次和细节。这种制作精度的提升体现在色彩上,就是很多光效由多种不同颜色的光层层叠加,变得绚丽多彩。从光效在战斗场景中起到的作用看,光效的应用已经几乎贯穿了一个角色动作的全过程。如三维版在人物准备发出绝招之前,会让有的人物身上闪烁点点光芒,用多种光效萦绕在其四周来渲染气氛,以夸张人物的蓄力过程。角色们打斗中发出的各种光波运动变化多端,运动方式绝少重复,有直线、弧线、散射、喷溅和螺旋式运动,也有在画面中或构成一条条斑马线,或交织为一张张网,或多种运动方式交替进行。光波的形态也不再单一,而是除光波主体外,还往往会有多个分支,形成一道至数道长长的拖影,拖影的方向也飘忽不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光效之所以会形成让人眼花缭乱的运动,离不开镜头的大幅度调度。如影片里多会使用快速的推拉镜头让画面中的光波主体在瞬间出现从远景到特写的景别对比,又或者使用弧移镜头配合弧形轨迹的光波运动,这些镜头使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大为增强,较二维版更具视觉张力。

三、注意将光效与角色个性塑造相结合

《圣域传说》全片93分钟,内容紧凑,节奏很快,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新观众分清出场的二十多个角色,就必须加强他们各自的特点。这其中光效的合理运用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加强光效与人物专属色的联系。该作一直将各个角色与某些特定颜色进行固定搭配。这样不仅让动画片色彩缤纷,而且有助于加强各个角色的特色,提高他们的识别度。如星矢作为主人公,红色一直是其代表色,红色也反映了这部热血题材系列动画的主题。二维版的各版本中,虽然星矢的造型一直在不断变化,但红色的战斗紧身衣搭配白色圣衣的设定一直未改。三维版在延续了这个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光效将之进一步强化:①在各个角色的圣衣上加入自发光的装饰纹样,纹样颜色遵循了从二维版即确立下来的人物配色。这些纹样效果与圣衣的金属质感形成强烈的对比,特别在黑暗中绚丽夺目,观众能轻松识别出各个角色。②三维版每个角色的圣衣上都笼罩着一层泛光特效,不仅像星矢这样的角色,黄金圣斗士们脸上的面具合拢后会放出不同的彩色光芒,这在他们合力出击时不仅十分具有节奏美感,而且有效地区分了他们颜色近似的金黄色圣衣。③人物所发出的光波颜色多与其专属色彩一致,当两个角色发出的光波碰撞在一起时,光波的颜色相互交织、混合在一起,不断变幻,能让观众看出角色的实力强弱和战斗的胜负进程。

其二,星座形象的应用在本作被大大增加。该系列作品独具特色之处,是将每个圣斗士和他们守护的星座联系起来。因为星座多为仙女、天马、天龙等人物或动物,从漫画版开始,角色发出绝招时便会用其相应星座的形象作为背景以渲染气氛。星座形象及相关背景的绘制比主体角色更加写实精致、栩栩如生,很好映衬出发招的角色。在二维动画中这些星座形象的绘制精度却只能相对简化,运动也较简单。三维版则在角色战斗时,直接将这些星座形象和人物绝招特点相结合,使用光波幻化为各星座的动物或人形,再由角色发出。如天龙座紫龙发出的冲击波便会幻化为一条蛟龙向敌人发起攻击。这条龙由蓝色水柱构成,既符合紫龙在庐山瀑布旁学艺的经历,也与其蓝色的圣衣在色彩上相吻合。同样,在凤凰座一辉发招前,其全身先是燃烧起火焰,火焰渐渐幻化为一只凤凰的形象后升空,再突然向敌人飞出,非常炫酷。总的说来,三维版将角色的“小宇宙”攻击产生的光效具象化,这极大丰富了原本相对单调的绝招动作设计,光效不再是简单的几何外形和战斗画面中烘托气氛的辅助元素,而成为了独立于角色动作之外的欣赏对象。这样在人物动作之外,影片通过各种目眩神摇的光效让观众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角色力量的强弱和战斗的胜负。

结语

随着当代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经典作品的新作在视觉效果方面的提升显然更容易受到他们的认可。正如光效在《圣域传说》中的运用,不仅延续了早先系列作品中的效果,而且创作者们充分运用想象力和新技术,创造出众多二维版未有的新光效,并将之巧妙地融合到众多角色和场景中,显著提升了画面的整体质量。这种提升当然要归功于三维动画这种表现形式为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特别是大幅增强的画面空间感给这部经典作品带来极为丰富的变化。

不过《圣域传说》尚不满足于此,它让三维光效在片中不只是一个花哨的噱头,而是很好地将光效与角色的个性塑造、动作设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这些原作中的闪光点用三维动画这种形式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对经典作品的延续和发展,我们既不能只停留在注意创作形式的变化和制作技术的进步,也不能只是将注意力放在画面制作的美化,而是更应该像《圣域传说》这样,找准经典作品中原先的优势和特色,并利用三维动画这种形式将之进一步优化和放大,这才是我们国产动画更应该关注和借鉴之处。

猜你喜欢

圣斗士光波光晕
圣斗士与古代天文学
圣斗士阿嬷
Netflix版《圣斗士星矢》将于2019年播出
圣诞节的灯光
纳米材料应用浅析
凝固的光
“圣斗士星矢”23年后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