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18-02-11吕新博郝妍焱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巴赫金话语经验

曹 惠 吕新博 郝妍焱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对话在汉语中看似是个极普通的词汇,但深究起来却有着深层的含义。“对”本意为“应答”,也可引申为相对、对等。“话”本意为“言语”,可引申为交流、交换、交际的意思。对话的英文单词“dialogue”来自于古希腊的dialogos。Dia意为“通过”,Logos则意味着“言说”。因此,从词源学上讲,中英文的对话都强调平等地交流。对话一词在教育领域也有重要意义,对话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东方的孔子与西方的苏格拉底时期。教育就是对话,是人类经验的传递活动。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充满着对话的因素。克林伯格(1962)提出:“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识。”大学英语的教学也应从对话教育中吸取营养,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难题。

一、教育教学中的对话理念

1、杜威的教育哲学

经验在杜威教育哲学中是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杜威认为经验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因素。“主动的方面,经验即是尝试。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杜威,2001)。但无论经验是主动或被动,只有当其同时具有思维要素时才有意义。而学习在杜威看来就是反省式的思维活动。学习者通过“工具性思维”与环境客体互动,通过“沟通”与他人交往,进而思考自身的经验,反省自我。而语言符号作为“经验之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的学习活动就是一种经验,在这一经验中,学习者与环境交互、同客体对话、同他人对话、同自身对话。所以,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学习者借助与他者的对话不断地生成新的意义,这是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过程。

2、维果茨基的学习观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的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他所创立的社会文化理论近年来在二语习得领域有较大影响。维果茨基人区别于动物的是高级心理机能。这种高级心理机能最初形成于人际交往之间,而后又在活动中逐渐内化。维果茨基提出了“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概念。内部语言即指人的思维的语言,也就是人与自身的对话。外部语言指沟通的语言,是自身与他人的对话。维果茨基认为儿童语言最初是纯粹的社会性的,而后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分化为自我中心语言和交际语言,实现了外部语言的内化。他还提出应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组织学习活动,教师充当“脚手架”的角色。儿童在与教师、同伴的对话中学习新的知识。这也正是对话思想的体现。

3、巴赫金对话理论

巴赫金(1998)认为所有的言语都是对话性的。巴赫金对话理论中蕴含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听者与说者。说者总是在对他人的话语做出回应。任何说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回应者。它不仅预设了语言系统的存在,也预设了自己或他人的先前话语的存在。在这一预设下,他产出的话语使他与别人建立起了某种关联。任何话语都是复杂的多个话语组成的话语链中的一环。巴赫金(2009)认为听者也是积极的对话者,听者一旦理解了话语的含义,马上就会持有积极的回应的态度。他们或同意之,或反对之,或争论之或运用之或准备执行之。听者或许就会成为对话链中的下一环或者未来一环。即使听者不能马上对话语做出反应,但终有一天他们会对这一话语做出语言或行为上的回应。巴赫金认为在学习共同体中,语言学习者感兴趣的不仅是聆听他人还包括对其进行回应,并期待她的回应。这种对话主义的观点正是我们理解的话语共建的方式。

二、对话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1、通过与客观世界的对话自主建构知识

从对话主义的观点来看,学习应该是学生与外部客观世界不断对话的过程。学生通过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建构自己的知识,这种建构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而是双方对话的过程。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他们主动建构起来的。语言教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文化实践活动。书本上的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来源,但是只有学生主动建构,将其与客观世界建立真正的联系后才能形成对话关系,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

大学生已是心智比较成熟的一个群体,如何将其英语学习与其所处的客观世界建立联系是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做的不应只是引导他们的兴趣,而应该创造环境将英语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相融合。比如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实地调研,分析自己所关心的社会现象,而后将其整理为可用的研究报告、建议书、投诉信在课堂与同学老师分享。阅读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成立阅读小组,收集外文网站或传媒中他们感兴趣的娱乐、体育、新闻、学术等相关的信息,在课上或课下借助网络与大家分享。听说教学中帮助学生借助与外教或外国友人建立联系,借助当地地理、人文等优势,成立免费导游社团等等。当英语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生活之时,学生自然而然的会对其产生兴趣,自发学习。

2、通过与他人对话重建伙伴

巴赫金(2009)认为只有通过认识他人才能认识自我。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与他人对话的过程。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学习者可以明晰自己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在对话中与对方多点对立,学习者还可以获得新的思考问题的视角,同时弥补自己观点的漏洞。

学生在他人的对话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分为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对话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掌握话语权,学生处于被动聆听的状态,很少有主动的对话沟通。这一现状限制了学生的话语权与创造性。这一环境中的生生对话流于形式,缺乏深层的互动沟通。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改变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地互动与交流。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创设对话情景,让学生成为对话过程中的主导,与学生共同探索,平等对话。对于对话的方式与方法,教师还要适当加以指引,要让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聆听他人的意见,从中习得与自己有益的知识。

3、通过与自我对话重建自身

学生的自我对话是建立在前面两种对话基础之上的。学习者在与客观世界、与他人对话的同时也不断地在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习最终是由学习者的自我对话实现的。学生通过自我对话将在人际间建构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将实现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学生的自我对话具反思性,学生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检测等活动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反思过程中,学生评估自己在与客观世界、与他人对话中的自我形象。追问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评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自己擅长之处。自我对话促进学生产生一个“新的自我”与“新的身份”。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以习得教材内容和正确答案为目的,这种氛围很难激发学生的自我对话。因此,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我对话,我们必须打破课堂人际关系对自我对话的限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活动,建立一个和谐相处、共享差异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亦没有差生、优等生之分。在讨论某一话题时,虽然学生掌握语言的熟练程度不同,但他们表达的观点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当每个人的表达和个性化都能受到尊重时,学生也就能尊重自己的形象和语言,认识到自己形象和语言的重要性,不断反思自己,进行自我对话。这种深层次的自我反思与对话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重建自我。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对话教育的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大有裨益。在对话教育理念下,学生通过与客观世界的对话构建自己的学习内容,通过与他人对话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通过与自我对话内化学习内容,重建自我身份。三者互为媒介,统一在学习活动之中。要实现这种三位一体的对话活动,构建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必要的选择。这一共同体可以是一个小组或者一个班级。在这一共同体中教师作为对话者、助学者的身份出场,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共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共同体不仅有助于学生施展其创造性才能,也有助于教师在对话中吸取营养,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3]克林伯格.社会主义学校(学派)的教学指导性和主动性[M].柏林:德国科学出版社,1962.

[4]杜威.2001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巴赫金话语经验
重新为巴赫金画像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