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创新

2018-02-11刘红兵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活动

刘红兵 吕 涛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言

从钓鱼岛事件国人的强烈愤慨,到南海局势、洞朗事件的理性应对。从小学生听到国歌伫立敬礼到十月一日《国歌法》的正式实施,理性爱国已成为时尚和主流。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国家实力快速跃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美丽中国跃然眼前,复兴伟业触手可及。中国,花团锦簇,蒸蒸日上。但在爱国的问题上,仍有一些同胞或有意或无心地惹是生非。不久前四名中国青年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前穿仿制的二战日本军服照片引起网民强烈谴责。①香港少数球迷一而再、再而三地嘘国歌。②爱国,是个人感受,是情感和心灵的归宿。爱国,也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有国家层面的制度规定,对麻木的、迷途的、挑事的灵魂就要通过教育、矫正使之警醒、回归正途。

本文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角度谈谈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创新。

二、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爱国是每个人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甚至对立的方面。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心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将爱国主义放到历史发展的具体链条中去进行评价,尊重历史,不苛求古人,既充分肯定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又要看到历史局限,从爱国主义的丰富表现中升华出爱国主义的普遍情怀。

三、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的现状

爱国主义教育温暖人生、催人奋进,实践教学本应该让活动火起来,让话题热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但由于实践理念不成熟,措施不到位,常常未尽人意。有这样的情形:实践中,人们激情澎湃,慷慨激昂;活动结束,心情平复,爱国情感递减,甚至冷漠忘却。至于活动有没有入心入脑,效果持久不持久就不知道了。大学中的“三多”现象,即大学生党史、国史知识一鳞半爪的多;对理想信念、英模人物没兴趣的多;不爱上思政课,夸大社会阴暗面的多,应该与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错位有着重大和密切的关系。

理实结合不理想,教师不能帮学生打通理论节点,即爱国爱什么?我要怎样做?活动没有提升到精神层面,转化为基本素养,外化为优良的行为。实践活动大体就是:叽叽喳喳说说,简简单单做做,了了草草收兵,完完全全过场。学生像木偶、道具,表面乐乐,内心茫然。实践效果不明显、不理想的情形依然固我,翘课、脏话连连、不诚实、浪费严重、不自重等,相当多学生根本就不懂“爱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检验一个人爱国与否的试金石”。谁之责?教师没有讲到位,学生没真正领会,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办学机制都应该进行反思。

思政课教师常年工作在第一线,教学科研双肩挑,事业家庭一身担,工作压力大不说,还得应付各种各样的评比检查。实践教学中为了完成工作量,用心用情不够,创新创意不足,流于形式走过场。此种情形,教师要反思改进,学校要真正关心关爱思政课教师。

以上种种,有思想意识问题,有教育方法问题,还有师资队伍管理问题,如果不加以改革创新,不用新的实践理念来指导实践课教学,那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不强、亲和力不足、实效性不显的现状就不能改变。

四、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爱国主义实践创新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4]党和政府对高等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始终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寄予殷切希望。

加强爱国教育,培养爱国情怀,是长期学习、实践、升华的结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那些实践之后“静悄悄”,“附加值”不高、“实践链”不长的活动,究其原因,还是实践理念问题。孤立搞活动,容易搞成“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搞成“买椟还珠”——舍本求末。鉴于此,思政课实践活动要取得理想结果,真的要进行一番思考,苦心孤诣,才能开拓一片天地。

1、理念创新

安徽某高职学院思政部十余年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活动,他们提出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用发展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设计、组织实践课。活动前充分准备、做足功课;活动中身心体验、境界升华;活动结束余音袅袅、落地生根;最终,让活动的影响渗透师生血液和灵魂,成为素养。

他们提出通过“变”、“升”、“美”三阶段完成实践活动的创新。孤立的、一成不变的实践课套路不能再搞下去,“变”就是改变、提高,树立新实践理念,探索新实践路径,让暮气沉沉变得无影无踪,让凌乱闲散得以整合,让“到此结束”成为过去。“升”即在现有基础上境界跃升,水平提升。教育就是规范、合规的过程,和谐是美,规范是美,美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该院领导和老师们努力探索实践教学规律,目的就是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实效性,最终达到化物育人的目的,实现教育的大美。

2、思路创新

(1)改变点式思维,形成“链式”→“面式”→“立体式”思维模式。活动前,“学生畅谈”、“大家准备”;活动中,“身心投入”、“收获感动”;活动结束,“意犹未尽”、“心向往之”。把活动“搞大、搞靓”,产生辐射、渗透和滋润功能。让教育到位,效果保鲜,影响扩散。

(2)区分重点难点。重点:单一搞活动难以为继,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让众多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大实践作用,把控细节、流畅环节、项目联接。其二,对爱国主义内涵的准确把握,譬如,爱“国土、文化、同胞、国家”,细心体会爱国主义的内涵,活动才能搞到位,不至于搞片面;其三,青年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遵纪守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学习就是爱国。难点:光实践没长进,问题依旧。原因是实践量不足,没有引起质变。最终导致内化不足、外化不强、转化不顺、变化不显。

3、过程创新

结合“基础”课、“概论”课理论教学,该学院突出了“爱国”内容的培育和践行,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运用辩证思维开展教学,努力使学生动起来,让活动“火”起来,让同学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让活动基地持久、高效地发光、发热。他们把创新分为几个阶段,每一步都有目标任务,层层递进,最终达成目标。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加强爱国教育,培养爱国情怀,通过专题班会、网络问卷调查找出问题。通过座谈分析成因:如何让实践效果持久,如何入心入脑,进一步外化为行动。

用发展、联系的观点指导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做到长期与定期结合,集中与部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内与外的结合,延长“教育链”,放大教育细节,回放感动一刻,回味激情岁月。活动上宣传栏、进微博、登博客,“寻找烈士老乡”、“吟诵领袖诗词”、“唱红歌”等形式就是新实践理念的具体体现。

第二阶段:明确目标,补差补缺。爱国是情感、思想和行动的总和,缺一不可。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论缺陷,完整、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不同阶级、不同立场的人们,爱国思想、爱国行为有时对立,甚至冲突,作为中国公民如何弘扬爱国主义,怎样才算真正爱国,要理解内涵,吃透弄准,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做好。

具体来说,提升爱国认知、情感,努力外化为行动。找找身边的人和事,哪些不符合爱国主义的要求:有人不能完整唱国歌,有人不参加升国旗,有人侮辱同学,有人好妄议中央,个别人违法犯罪,给这些人补差补缺。课上补、课下补;集体补、个别补;理论补、实践补;有形补、隐形补,让他们思想归队、归位。

第三阶段:整体提高,长期巩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朝朝暮暮的事。做到尽善尽美,非得长期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爱国是诸多重要内容的一点,在巩固此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在三个层面,即“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才能对核心价值观有全面的理解掌握。内化有基础,外化才能做得好,转化才顺利。

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用发展、联系、综合的思维模式设计和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做到:活动提前备,网上资料汇。凡事要虑及,脑筋运动会。目的要记牢,气氛很重要。眼耳口手身,身心都调动。现场当课堂,感动变行动。动与静结合,观察思考忙。实践链延长,轻易不会忘。总结加感想,实效来度量。慎独还自省,日新又日新。全员齐参与,欢声笑语沸。

五、实践教学具体做法举例

例一,活动要有预案。开预备会,把学生编成组,预备会上集思广益,把活动目的、目标、过程、注意事项、活动纪律讲清楚。把活动内容、分工、先后程序讲明白,营造活动氛围;编成小组,提高活动效率,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学生了解合作。安排合适的任务,为学生创设表现机会,如任命正负组长、旗手、演讲人等;现场展示即结合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发表即兴感言,组织诗朗诵,唱红歌等;请讲解员讲图片、实物背后的故事。上现场课,挖掘内涵,组织同学谈体会。现场课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解读、支撑、证明理论。总结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写体会、发新闻也是在总结和放大实践效果。

例二,实践内容丰富。如前所述,安徽合肥及周边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多,有大蜀山烈士陵园、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安徽好人馆、李克农纪念馆等在内的近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活动全覆盖,校内实践如集中看电影,演讲、辩论、红歌赛;校外实践如选拔同学到基地活动。活动有特色,如现场教学,穿插诸如“吟诵领袖诗词”、“寻找烈士老乡”等,气氛庄重、热烈。效果很明显,多年后,学生谈起实践活动,难掩兴奋激动之情。学生成长快、获得感强烈。

例三,老师讲清细节。参观者在金寨革命博物馆和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活动看到的都是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两个馆展出的内容区别在于革命时期不同、战争规模不同、阶段目标不同。金寨馆反映的是星火播撒时期鄂豫皖革命斗争,渡江馆反映的是革命之火已呈燎原之势,国民党统治风雨飘摇之际,新中国曙光渐露之时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前后相差近二十年。后者是前者曲折发展、人民奋力抗争、广泛参与的结果,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相同点是革命目标和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都相同。

例四,打通理论节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伴随人的一生。从“爱国”起步,为向“敬业、诚信、友善”拓展提供了善的理论原点,好的思想前提,宏阔的思维架构。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导向,培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的好公民。唯有如此,和谐社会才能早日到来,社会主义强国才能早日实现。

六、结语

实践安排有长短,育人大业无尽头。运用辩证思维,树立新实践理念,使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跃上新台阶,迸发新亮点,展现新面貌。活动与育人结合,追求长效,帮助学生树立“三观”,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提高法律意识和守法的自觉性,是高校开设思政课的终极的目标。思政课教师任重道远。

注 释:

①上海警方通报男子抗战纪念地穿日军军服拍照:3人被拘新华网-news.xinhuanet.com/...-2017-8-23

②香港球迷“嘘”国歌何止无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11-20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M].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教社政[2005]5号。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活动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