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MR兼容”概念论战持续发酵
——是负责任还是博眼球?
2018-02-11陈涵
MRI是重要的临床影像学手段,尤其对于神经系统和软组织病变的评估具有独到的价值。但是,众所周知金属物件不宜带入强磁场环境。因此,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起搏器术后的患者不能进行MRI检查。时至今日,在诸多医院的MRI室门口还用醒目的警示标志张贴着“如有心脏起搏器患者不可进行MRI检查”的字样。然而研究显示,MRI检查高需求的年龄段,正是植入心脏起搏系统的高发年龄段。在这样的需求矛盾下,通过特殊设计的机壳和导线实现“MR兼容”的起搏系统应运而生而且迅速发展,各大起搏器厂商都推出了各种“MR兼容”设备。可惜的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一方面,重新设计的产品势必提高售价,各厂商需要投入新的产品线,业已生产的非MR兼容设备可能大量积压,对于厂家来说是不小的损失;再者,全球既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数以百万计,这些患者是否还能够更换为MR兼容设备,检查需求与MRI安全利弊权衡,也让临床医生倍感头疼。
2017年,医学界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连续刊登了在非MR兼容设备患者中进行MRI检查安全与否的研究文章,最新的一篇文章发表于2017年12月28日,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团队联合开展。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非随机研究,在1 509例植入非MR兼容起搏器(占58%)或ICD的患者(占42%)的患者中,评估用1.5T场强MRI检查的安全性。
研究起止时间为2003年2月至2015年1月,所有患者共进行了被认为是临床有必要的胸部和非胸部MRI检查2103次。对于起搏依赖的患者,起搏模式被程控为非同步模式,对于非起搏依赖的患者则程控为按需起搏模式。检查过程中ICD的抗快速性心律失常功能被禁用。研究者详细记录了检查前后起搏系统参数的变化,同时也记录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如此多的MRI检查并没有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严重不良事件。MRI检查中,共发生9次起搏器自动重置,均为后备脉冲模式(backup mode),其中8次是短暂的。在1例患者的检查中,因起搏器电池寿命不足1个月,自动重置后不能重新程控,起搏器在检查后被迅速更换。MRI检查后即刻起搏系统最常见的参数变化是P波振幅减少(发生率1%)。而在检查后长期的随访过程中,P波振幅较检查前减少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发生率4%),其它还有心房阈值升高(4%)、右心室阈值升高(4%)和左心室阈值升高(3%)。尽管如此,这些参数的改变并没有影响起搏器的功能,并不需要重新程控设定。无论从样本量还是随访时间,该研究的规模已较前有说服力。其结果直指“MR兼容”似乎是个“噱头”。
笔者在日常临床工作中遇到植入条件性兼容MRI(即胸部及周边不能扫描)设备的患者,因需要肝脏扫描但被放射科果断拒绝,因而不得已求助于CT检查,影响病变的观察。有意思的是,一方面起搏器厂家继续为各种新产品打上“MR兼容”的标签,另一方面又在积极申请认证,将非MR兼容的老设备通过认证,或者将条件性兼容升级为全身兼容,或者将1.5T场强升级为3.0T场强。笔者认为,在我国脆弱的医患关系面前,进行非MR兼容设备的MRI安全性研究不太可行,而医者只能擦亮眼睛,看全球范围内这一论战究竟还需多久才能尘埃落定。但无论如何,当笔者作为患者时,可能还是会选择带有“MR兼容”标签的设备,以此抱有更加充分的信心走入检查室。科学和人心,有时候不完全能一致,不是么?
(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