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勘查与开发工程类专业“333”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实践

2018-02-11姚光庆李建威谢丛姣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勘查基地资源

姚光庆,王 华,李建威,谢丛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目前,国家正在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必然要有一流本科教育。在众多工科专业领域,地质类资源勘查工程与矿业类石油工程是属于野外为主的应用型工科专业,社会需求受政策和市场影响较大。资源勘查与开发类专业也面临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时刻,改革方向在哪里,目标何在,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高等关键问题需要做出回答。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为建设目标,资源勘查是其传统优势专业,全国历次专业评估中都名列本专业第一。笔者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一是政策性供给过剩,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严格限制进人,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二是高校在工科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在长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围绕如何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对本专业人才未来需要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理念、教学体系、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在包括“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等10项国家级教研项目支持下,持续不断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一、人才培养现状与“333”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 资源勘查与开发工程类人才培养现状

矿产资源包括金属、非金属、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然形成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物资源。21世纪全球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自然灾害”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都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紧密相关。我校在国内最早成立地质调查与勘探专业,建校65年来,为国家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质量地质勘探与矿产开发人才,广大校友在地质勘探开放一线为国家不同时代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全国40余所高校承办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近20所高校承办石油工程本科专业。面对国际、国内和行业的新变化,尤其是全球化、信息化,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新需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当今,资源勘查与开发新领域不断涌现,新技术非常活跃,主要表现为: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方兴未艾;海洋资源领域刚刚起步;海外资源市场尤其是非洲市场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急需资源能源助力发展;新技术信息化蓬勃发展。这些重要的变化趋势,即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为专业改革创新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如何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和新需求,进一步优化目标、提升培养质量和适应国家需求,成为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新时期,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彰显了国家发展和高等工科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现实急迫性。面对新挑战与新机遇,在资源勘查与开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素质-知识-能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训练、国际化、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都要进一步理顺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 “333”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

地质教育家从来没有停止思考关于地质人才培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地质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也一直不断在谨慎前行中改革试验,持续创新教育机制。20世纪90年代,赵鹏大院士提出中国地质大学应该培养具有“爱国心和责任感强、基础理论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及管理能力强” 的“五强” 人才,这一思想成为地质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指导思想,抓住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这个核心。21世纪,唐辉明教授提出“三观三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国际观、大工程观、人文观;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主要是从产学研到学研产复合型开放型人才。在继承前人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现状,笔者认为从教学过程环节上把握关键要素是人才培养关键,也就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学环节深入有机融合是关键。为此,提出资源勘查与开发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三有、三课、三型”的培养模式,简称“333”人才培养综合模式。

“三有”指培养“ 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 的毕业生,是人才最为重要的本质属性,是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三型”指“国际型、工程型、创新型”人才目标,反映本专业适应社会需要的宽口径与多样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三课”指“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课余科技训练(第二课堂)、野外基地实践训练(第三课堂)”,体现人才培养既有机联系、又相互衔接的三个教学环节,是实现“三有”“三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与教学手段。

“33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体现以学生成才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体现“三课”全过程的有机衔接。这也正是工程教育认证本质要求。践行并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大量教学改革与措施,改革“三课”教学模式、做好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顶层设计、强化各个教学环节融合与衔接是关键。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1. 以学生成才为根本做好顶层设计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能力素质培养计划等需要顶层设计。学校牵头制订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认证补充标准” (2012年)。按照上述专业标准,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于2013年11月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首个接受了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的资源勘查工程认证审核,并顺利通过。

在制订培养方案过程中,贯彻了专业培养标准和要求,通过拟定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时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结构优化;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分比例,完成地质工程师人才培养高标准设计。

开办了以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地质工科基地班、以工程综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矿产调查卓越工程师计划班、以全英语留学生班等多种办学形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实现了多层次实践、多途径培养、多类型办学、差异化的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2. 第一课堂基础地位进一步凸显

第一课堂(课堂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师资力量、教材与课程建设、传统实验室建设、虚拟实验室建设、知识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水平是实现高水平教学质量的关键软硬件要素。遵循“师资、课程、实验室”三位一体实验室建设理念,严格执行培养计划顶层设计要求,全面落实与改进第一课堂基础地位。师资方面主要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员培养增强教学科研水平,95名专任教师,中科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4人,杰青4人,优青1人,青千1人,楚天学者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90.3%,具有一年以上国际交流经历者占教师总数的53.2%。课程建设方面,在前期国家9门精品课程建设基础上,完成了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网上运行正常。近10年来,出版教材28套,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出版以指导实习和实践为目的的教学指导书15部,体现了实践能力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我们突出加强的建设环节,建成包括2个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湖北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代表的系列教学实验室。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第一课堂基础地位,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根基。

3. 第二课堂实现全覆盖与全时段开放

第二课堂(课余科技训练)是课程教学计划之外的补充部分,目的是培养科研兴趣、锻炼实践动手本领、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以学院举办的大型综合第二课堂训练“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养计划” 名牌科技活动项目为契机,全面提升本科生知识、技能、素质,全覆盖广泛的参与度使得第二课堂变个别培养为整体推进,变自发式学习为有计划培养的优秀平台,全时段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国大学生石油工程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在历届学生中形成良好风气和优良传统,一届一届传下去。全覆盖的全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升了学生科研兴趣,是创新素质培养的“源头活水”,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力能力。近五年,本科生获得专利20项,发表科研论文46篇,获得大学生创业计划及挑战杯一等奖等全国竞赛奖9项。

4. 第三课堂基地成为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摇篮”

第三课堂(野外基地实践训练)是教学计划之内,依托校外野外教学基地或者企业产学研基地完成,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过程。野外地质实习基地是我校地质类专业长期建立并坚持建设的优质工程实践基地,被称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大学四年时间,设计了四个年级都有的不同内容、不同地点(基地)野外教学训练,增加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产、接触野外的机会,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研究能力。第三课堂野外累计实习周数达12~14周。

大一学期末,进入北戴河野外实习基地开展地质认识实习,为期2周。大二学期末,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进入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石油工程进入秭归野外实习基地开展地质填图实习,为期4~6周。大三学期末,分别进入大冶矿山或者江汉油田为期2周专业实习。大四学期初,在毕业实习导师带领下,分别进入10余个校企联合产学研基地开展4周生产实习,完成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和设计工作。北戴河、周口店、秭归、大冶、江汉油田是我们专业5大野外实习基地,历届毕业生都经过了其中4大基地的训练后,才走出校园,第三课堂真正成为当代地质工作者“摇篮”。

5. “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

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内首个丝绸之路学院,已成为国内在地学领域接收留学生的主要高校,在校留学生规模逐年上升,2016年底在校留学生930人,其中石油工程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及研究生为196人,占20%。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占全校的80%。石油工程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已经毕业112人本科留学生。留学生毕业后回到本国政府、部落、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关键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

三、创新实践效果

(1)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优化。建立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标准及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并在国内高校推广使用。构建课堂—课余—野外“ 三课”有机衔接理念,开展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构建了新的资源勘查与开发工程类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科学性突出。

(2)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在长期实践基础上,结合系列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持续开展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建了“三有、三课、三型”的“333”的新模式,室内、课余、野外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创新型、工程型、国际型”的目标引领时代特色,对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有重要意义。

(3)人才培养野外基地功能强化。五大野外实习基地功能齐全,累计接收校外(含境外)实习学生超过5000人,良好的软硬件设施、高水平师资队伍、丰富地质现象,受到海内外高校和企业广泛赞誉。

(4)人才培养成效快速显现。创新型、工程型、国际型人才目标基本实现。毕业生赢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国内外树立了地大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通过地质工科长期人才培养实践,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大大加强,工程化知识与技能大大提高,国际化视野和能力逐步提升,各类技能竞赛获奖逐年增加,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及其辐射效应稳步提高。

猜你喜欢

勘查基地资源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我的基地我的连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